赶中午终于切完了肉,一头猪的肉,除了骨头,和留了十斤左右五花肉,全部切成片拦臊子。
这是外甥女苗苗的婆婆家,她婆婆去新疆帮着老大带孩子去了,今年一年只有她公公一个人在家。前几天杀了猪,家里没人收拾,上周苗苗就给我说让我请两天假来帮忙。
听苗苗说她婆婆家离镇上还有点距离,这来了才知道距离倒不是很远,如果有车还好,没车那就是一个不方便。要上一座山,上到顶再下山,走一阵就到了。车道很窄,仅能容一辆车通过,如果会车,我感觉得技术好的人开才行。
我和姐姐切肉,姐夫看锅,后来又来了个亲戚帮着看。有多少年没这么切过肉了,切着肉就想起小时候。那时候家里每年养猪,杀猪那几天也是很忙,除了拦臊子,还会挂些腊肉,平日里吃,一直要吃到过年。
拦臊子是爸爸和妈妈的事,我们是打下手,跑腿拿东西什么的。我们做得臊子要把油里的水拦干,妈妈会一次次地拿着纸在油里沾沾,然后点着,听有没有呲呲的声音,如果声音大说明还有水分。
肉臊子出锅后一人舀半碗,瘦肉劲道而有嚼头,肥肉炼掉了油,吃到嘴里肉筋筋的,还有点沾牙,有点Q弹的感觉,非常好吃。
而这边不吃腊肉,把肉全部做成臊子,他们做臊子更像是炒出来的,应该还保留有水分,不会像我们做得那么干。有专门盛臊子的缸和桶,做好后也要吃上一年。苗苗平日里吃得臊子都是婆婆给带上去的。去年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也确实帮她省了不少猪肉钱。
终于切完了肉,我以为下午就要走得,结果都说不走,要明后天才走。不能走就只能安心呆着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下午没事干,便围着炉子喝罐罐茶,茶罐里放点茶叶,还有红枣,在炉子上熬着喝。我一直很信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入乡随俗能让你很快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包括你的脾胃。
苗苗的公公拿来一罐蜂蜜,一看就是很纯的土蜂蜜。老人说最近都在变阳的路上,吃点蜂蜜润肺化痰,可以好得快点。于是,茶水里加点蜂蜜,我喝了一下午,喝得我一点饿意都没有了。
晚饭做得火锅,看见肉已经腻得不想吃一口。刚好有一大盆粉条,这洋芋粉条也是定西独一无二的特色,本来我是不吃细粉条的,因为小时候就把细粉条当作虫子,死活不吃,长大后也一直不吃细粉条,吃到肚里总觉得恶心。我一直只吃宽粉。
今天很奇怪,苗苗给我夹了点,吃到嘴里不是那种烂软没嚼头的感觉,很劲道,不由得就吃了一碗。这粉条都是自己做的,和别的粉条不一样,即便剩下第二天吃,也不会像别的粉条被泡得没有样子不说,绵软的没法吃。它依然根根分明,劲道和嚼头依然在。
八点太阳就照到了院子,看着暖融融的太阳,还想晒晒太阳,可风却让你一刻都不想停留。呼呼地吹着,门帘总是被吹得被掀起来,对掩的门也总是被风毫不留情的吹开,冷风瞬间能让屋子凉得坐不住。
这儿空气清新,可能是空气好、氧气充足的缘故,我总想睡觉,中午就睡了一个多小时。冬天中午我基本上是不睡觉的。苗苗直接睡了大半天,说困得不行。
最开心地莫过于朵儿,她一会儿说去喂羊,一会儿又去看牛,跑得不亦乐乎。在城里被圈在楼上的孩子,到了乡里简直是自由的天堂,除了到处是土,总会弄得灰头土脸,身上衣服也脏的快,其它没有什么危险,不怕有车,不怕被陌生人领走。
还有一只叫贝贝的小黄狗,从我们来就亲热的摇尾巴,跟谁都示好,一副和平使者的样子。连小老二抓它的嘴,它也是老实地躺在地上,让随意抓挠,不吭不哈,乐得小老二呵呵地笑。
做客异乡,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也算是给最近几个月枯燥的生活一点小小的调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