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作者: 爱心小岛2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12:22 被阅读70次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文:渤海居士

曹公雪芹,名霑,字梦阮,满正白旗人,其祖累世为官,位至显贵。至曹公蒙冲时,迭遭巨变,家道由是中落。

曹公少聪慧,览群书。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居古都六朝金粉之地,养江南千年文化之气;映秦淮万般风月之心,明佳人百种优柔之意。

公字梦阮,不效阮籍穷途之长哭;公号雪芹,确为傲雪凌霜之芹藻。

遂绝仕进之意,寄情于天下;仍怀忧民之心,忘我于江湖。

举迁西山,长庐沽酒;顾影四壁,箪食瓢饮。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流离苦寒中,回望人种种;岁月已近夕,恍然疾如梦。

沥血为翰墨,伐心为寸管;前世积德行,今生成慧胆。

凝三界之五彩,聚九天之七情;尝人间之百苦,试炼狱之千刑!

笔落疾风泣,书成夜鬼哭;阿房今竣役,霎时蜀山兀。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千载何以来,未闻如此赋;百代传至今,方见情僧录。

殊为可叹者,曹公之大作;堪与日月辉,可比星辰烁。

有井水处皆阅此书,而公终不能于其中得一文,以资家用,是以老景唐颓,贫病而终,凄凉之态,不忍卒闻。

《红楼梦》,绝世神作。

其以如此之瑰宝献世者,当世又可曾以毫厘而奉之?虽享身后之无上哀荣,与其生亦能何补?悲哉曹公,惜哉曹公,哀哉曹公……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公于康熙五十四年生(1715),当是时也,万里之外有夷英吉利国,颁有《安娜法令》。凡文品之创作者,皆得彰其名而获其利,由是该国文化大兴,民智而国强。始侵五洲之地,方役四海之民,终成世界一极,遂号日落而国不落!

又百余年,英夷蛮主遣坚船利炮,陈兵我中华国门。

烽烟顿起,矢石俱下,万民水火,天朝梦魇。

何以?不修礼法,不识潮流;不尊仁志,不做推究。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何者?视菁华为刍狗,畏谏言如猛兽,虽泱泱大国,万马齐喑,焉得不败。

夫天下者,国之所平;国者,家之所治;家者,士之所齐。今士皆受辱,自修亦难为用。

红楼尽成梦,木石已缘断;家破映国亡,风月可为鉴。

惜曹公,不世之才,不得偿于今日。

然逝者已矣,多言何益。惟遥寄公之六魄,立言传世,有史则有斯人,无杜也。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背景注释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情僧录》。

《红楼梦》第一回记述道:“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后又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也许可以说,中国历史上除了司马迁作《史记》,再没有人像曹雪芹这样以全部的深情和心血投入于一部著作的写作。但他去世时,全书仅完成前八十回,并留下一些残稿,这些残稿后来也佚失了。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作者曾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绔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这一段自白包含三层意思,并由此构成小说中最重要的三层意蕴:一是家族在腐败中走向破落,繁华成空;二是个人的禀性趣味与家族和社会的要求相背离,以至人生失落,无所归依;三是回顾如梦人生时,唯一值得怀念的,是一群“闺阁女子”,因此最令人悲悼的,也就是她们的悲剧命运。

在特定的环境和遭遇中,当个人的价值难以实现甚至无法确定时,在异性中追求感情的满足,并通过对爱情的体验乃至幻想来感受生命的美好,这是古今中外文学反复描述的人类生活现象。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红楼梦》正如书名所提示的,是写了一场由女性的光彩所映照着的人生幻梦;又正如作者以“悼红轩”为书室名所提示的,是写了对由女性所代表的美的毁灭的哀悼。但是,《红楼梦》却不能简单地视为言情小说。

女性的美好、爱情的可贵,正是作为以男性为代表的社会统治力量和正统价值观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所谓“美的毁灭”,也不仅是难以预料的命运变化所致,而更多的是由于后者对前者的吞噬。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作者反映了广大的社会生活面和深入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从而赋予这部小说以深刻的意义。

《红楼梦》的全部故事情节是在贾府的衰败史上展开的。

——渤海居士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原宗教学院)客座教授。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公众号:云水禅心菩提文苑;道玄斋

相关文章

  •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文:渤海居士 曹公雪芹,名霑,字梦阮,满正白旗人,其祖累世为官,位至显贵。至曹公蒙冲时,迭...

  • 哭红 (2)

    悼红轩中生生不息。 悼红轩中,风吹木叶,风吹灭灯盏,风呼啸而来,西北的方向传来马蹄的声音,扣着蝴蝶的翅膀,扣着木门...

  • 哭红 (3)

    悼红轩里大雪纷纷。 悼红轩中,曹雪芹凝神静听,听到了雪落在地上的声音。雪花飞舞在他的眉前,雪花纷纷,落满了台阶之上...

  • 悼红轩辞——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曹公雪芹,名霑,字梦阮,满正白旗人,其祖累世为官,位至显贵。至曹公蒙冲时,迭遭巨变,家道由是中落。 曹公少聪慧,览...

  • 悼红轩辞,莫道凡心难了,不语情愁幽扰……

    原创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曹公雪芹,名霑,字梦阮,满正白旗人,其祖累世为官,位至显贵。至曹公蒙冲时,迭遭巨变,家道...

  • 悼父辞

    辛劳思虑一生,苦不尽堪言,忆往昔之不易,竟几度凝噎,此去经年,忆思多少年华不再。 鬓白皮皱此身,思未完后世,叹...

  • 悼秋辞

    悼秋辞,惜春至,素樱绯棠砖墙赤。流光潜藏,伊人悄逝,风华会泽引归迟

  • 赤子丹枫 情景登峰(最佳自由诗散文诗)

    2018.10.20,«情景诗»联合«古体新风»«儿歌与童趣»«花树诗草»«散文诗»,邀请有兴趣者就该照同...

  • 赤子丹枫 谢君添红(自由诗)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10.20,«情景诗»联合«古体新风»«儿歌与童趣»«花树诗草»«散文诗»,邀请有兴...

  • 赤子丹枫 谢君添红(自由诗续)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10.20,«情景诗»联合«古体新风»«儿歌与童趣»«花树诗草»«散文诗»,邀请有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悼红轩辞(古体散文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hv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