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读不懂童书,可能人都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在周国平校长《书信的力量》中,周校长写给老师们的信中有一封信的题目叫《要读点童书》,里面说到了《一百条裙子》这本书,他在介绍了这本书的大体内容之后,说的是“这让一群来不及写信道歉的孩子感到后悔和羞愧。从这些书中,我们能够看到平时学校生活中学生的一些影子。”读了这几句,我似乎才明白这本书要说什么。前两年,寒假时我也布置学生读过,我也买了这本书和学生一起读的,只是当时我似乎没从中读明白多少东西,以至于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只记得故事大体情节,却想不起来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天蓝色的海岸》也是。好像是前年寒假,张祖庆在它的一篇文章里推荐这本书。我买来读了,却不确定这本书到底想表达什么。当时我想的是,难道这本书是告诉人别惧怕死亡吗?后来在张祖庆老师的一个视频中,在张老师的讲解下,我才明白了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意思——生命短暂,爱要及时说出来,不要等失去了,来不及表达了再去后悔。
还有《犟龟》。记得好些年前,江洪春老师来我校作报告就说到过这个故事,那时是为了讲作文续写举的这个例子。后来我终于也买了一本。买来才发现这是本绘本。我一气读完,了解了故事内容,却不很明白它要表达的最终含义,后来读魏智渊老师的《教师阅读地图》,才在这本书中看到魏老师对个故事的解读——只要上路就会遇上庆典。
有这些书我又想起曾经在明霞教师成长联盟的一次周四分享时,内蒙的一位老师讲到了一本绘本,听完她的讲述,我才明白原来这本书是讲这样的意思。
回想起女儿小时候,那时候只知道给孩子买书让她看,我也跟着看,但我从不和孩子交流。所以有些书我到现在都没记住当时那书我读明白了啥,比如《小王子》。
现在想想,有些儿童文学类书籍,我只匆匆读过去了,大体了解故事内容了,那书到底要表达什么,我却不曾去仔细想过,所以自然也接收不到童书所起的作用。
所以,当周国平校长在《要读点童书》这篇中,说到童书“也可以成为对我们有用的教育类书籍”时,我才发现我在这方面的欠缺。
感谢周校长,感谢阅读,让我能从又一个角度去了解教育的方式,去了解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