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周:1-3节
分析标题秒赞,便是一本赋能的工具书,是一本快速获得秒赞的实战秘籍。打开目录,看看标题就很有购买欲,肯定是读过秒的,很快就收到了我的一键三连。
我凭记忆写下的目录
第1节 视频的24招
第2节 文案的27条
第3节 终极海报秘籍
翻书重新看的实际目录
第1节 想要别人看你的视频,先看这24招
第2节 写社交媒体文案有多简单,看这27条就知道
第3节 轻轻松松写海报,终极秘籍在这里
两份目录的差距在哪里?我看到的内容和作者想让我看到的信息,一致吗?作者达到目标的了吗?我认为已经达到。
首先,我注意到其中的数字24,27,终极。数字很容易刺激到大脑,让人们自然进行记忆和区别,印象分已经拿到了。不是30 ,不是90 ,而是24,27。
其次,是标题给予读者目标的获得感。前半部分给出问题和预期结果吸引眼球,后半部分给出答案提供帮助。这种具备针对性,聚焦性的标题,我是禁不住想要点开看看
最后,内容案例丰富,金句频出,大脑不容易疲劳,反而更加专注。比如说,世上无难事,是方法又是座右铭。时间的作用宇宙最强,既能抚平创伤又能促进销量。
《秒赞》这本书的前3节我是一口气读下来的,然后还笑出腹肌。和《金字塔原理》的阅读感受大相径庭,可能这本书是国人著作,又是新作,更接地气。
读完前3节,脑子里接受了很多数字,这也正是作者提供的一个原则,做到心中有数。作者指出利用数字令事情变得具体清晰,凸显事物的重要性,增加权威性和可信度,增加获得感,引发好奇心。
除此之外,我觉得心中有数还有一层意思,是指创作者要了解自己的对象,甚至要假想对象就坐在面前,他的职业,偏好,需求,位置等等,这些信息都要了然于心。一切文案标题海报全部是为了对象目标服务,而不是自己个人观点的输出。
比如说,文案/视频/海报,一定要知道谁在看你------对方渴求什么----让对方看到自己可以做到什么-----大脑的接收之后----引发评论-----建立关联-----反馈行为。
这样是一个走通闭环的流程。发内容不难,难的是为双方都创造价值,得到自己想要的价值。我过去发视频会抱怨没有人看,现在找打答案了。因为视频是给我自己看的,自娱自乐,并没有给他人提供帮助。时间宝贵,别人为啥要看你呢?正如真正看见始终是内在的事情。创作者一定要和受众联合起来才能产生化学反应。
期待后面的精彩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