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无论有多波折,也要对自己负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8245/7eddf6be4966d830.jpg)
培训导师专门对另一个老师说,课程培训结束后,你来交接我的工作,我的电子资料单独发给你做参考。
站在导师附近的她,听到导师的话心里一惊,虽然培训中心对她的工作安排有新的考虑,但这个项目她一直以主训的岗位跟进,从常规上理解,她交接这块工作更名正言顺啊。
她脑子里快速闪过了很多念头,导师是单位外聘的讲师,难道是因为之前源于自己对导师人格的充分信任,曾经把另一家单位给自己的邀请入职信息透露给导师,请他给自己提供点参考性意见,他反而对自己有了质疑?
她心里有不快,有疑惑,有委屈,有对导师不能一分为二的做人的愤怒,更有对那个交接工作同事的妒忌。一瞬间,她又回到了过去一无是处的无助无力的感觉。
她深吸了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脸色微红,走到培训导师那儿,鼓足勇气,语气缓缓地说,请把资料也发给我吧,不管将来单位安排我做什么,之前一直跟您学,以后多学一点对工作也是好的。
她不容置疑的口吻,让主训导师一愣,也感染了身边另一位同事,她立即随声附和说,导师,就是,发到我们三人微信群吧,我们一起继续学习。
导师说,好吧,那一定要注意保密啊,这些电子资料都是有知识产权的。
她松了一口气。虽然说,有些事情,原本相信可以水到渠成;但事情的发展如果是事与愿违,依然可以主动争取获得的。
职场是讲理、讲制度的场所,你是要有理有据地争取,不抱怨、不放弃,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哦。
做事,以完成为导向,对完成负责。
单位安排她和同事小乙一起主持一个新的培训项目,依然她是主训,小乙辅助管理。
第一次主持组织这个项目,尽管她很用心准备,全力实施,整体效果基本达成,但终归因为流程不熟悉,经验不足,在一些细节上执行不到位,她对自己的表现还是不怎么满意。
活动前,她大体筹划了一下项目的主要任务。第一次跟小乙合作,她跟小乙商量说,今天项目最后的微信公众号总结发文,你来写吧,你之前写过很多相关文章,有经验,我之前没写过不会呢。
小乙说,这个公众号发文很简单啊,我跟你说说,你立即就会啦!
项目活动开始后,她就一头扎入项目的铺排中,没有再和小乙继续讨论公众号的问题,她以为既然说了,小乙自然事后会发文的。谁知,当天晚上,她查看单位微信公众号,小乙并没有发文。
按照单位规定,为了项目迅速宣传及反馈的需要,当天的项目必须当天发文。
她心里很堵,反思自己沟通的短板在哪里。看看已是晚上九点钟,跟小乙沟通还来得及。于是她跟小乙电话说,小乙,今天的项目发文麻烦你来完成吧,明天上班时,再麻烦你教我怎么排格式,怎么发文吧。
她自我反省,跟同事沟通时,并不是自己交代了就完事了,同事有不同意见,没有干脆回复时,一定要重复,并获得回馈信息。
自以为是,任事情自然发展,不是对事情负责到底的态度。
同事配合,不能被他人情绪带偏
她和小乙组织的户外活动项目,参与者大多是十岁左右的男孩,好动又调皮,男孩子一旦到了户外,格外兴奋,经常会乱跑乱跳到处撒野,甚至捡起石子、树枝彼此之间制造事端。
所以,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她和小乙分别看管几个孩子,首先确保孩子们人身安全,然后进展项目。
跟小乙分派看管的孩子时,小乙立即说,不行不行,这个孩子太皮,我看不了!
作为主训,她的主要精力并不是看管孩子,她的主要任务是把项目主持的有效果。而小乙才是配合管理。
可小乙这么干脆利索地拒绝,一时之间她竟然失语了,你小乙不看孩子那干嘛呢?
她恼火地很,可面对那么多家长孩子,又能怎样呢?她脑门上瞬间闪过了无数的小黑线,面对这样不配合的队友,她也想撂挑子不干了。
她还是压住了自己的火气,对小乙说,这个小孩子就是挺皮的,确实很操心,那让我来管吧,活动开始后,我带流程,项目活动的物资道具你根据进程负责发放,然后你再负责回收吧。
她在家里是个乖乖女,凡事父母安排后,她习惯不打折扣地执行。所以与同事相处,她也习惯地征询他人意见。
职场是讲究秩序管理的,很多责任不是商量出来的,而是责权利对等分配的。
她从踏入职场起,心中的小女孩逐渐成长,慢慢长大成为对自己、对事情、对他人负责的成年人。
这一切的成长,源于她不断进取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