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看你,好像不开心一样?”
“没有啊!”
“那也不见你跟大家说话?”
“不知道说什么,他们聊的内容我没话说。”
然后那人就开始苦口婆心对我劝说:“做人要开朗点,融入这个圈子,,平时他们都是爱开这种玩笑(黄色的粗俗带生殖器官的那种),多跟他们一起开开玩笑(不敢苟同这种是玩笑),开心点,多交朋友,多聊天,也不用把什么都埋在心里……”,噼里啪啦地讲了一大堆他们的道理。
我不爱说话,不爱笑,并不代表我是不开心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而且我对这种粗鄙庸俗的玩笑话内容一点也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尤其还要我融入那个圈子参与其中,这是我怎么也做不到的。
也许我这种内向、腼腆,不善与人交流的性格,给人的印象是孤傲、清高、格格不入的不好印象吧!他们就认为我是不好相处,封闭自我,不开心。
曾经,我也很烦恼这种不善言辞,不懂交流的性格状态,也想改变这样的性格,也认为这样子的我是很不好,甚至有一时段的心里很讨厌这样的自己。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和变化,对于我现状的性格状态,我内心不再排斥、不再厌恶它。心里慢慢地接受这种性格的自己。
每当有人对我说,你要改变你的性格才行,我都置之不理,我已经了解清楚我自己是怎么样的人,能不能改变我心里也很清楚,这种性格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我也很清楚。我现在已经不讨厌它了,每当别人都说我内向时,我心里暗暗地较劲,其实不是内向,我只是文静内敛而已,文静内敛比内向好听多了。
为什么我不用“温柔”一词来形容自己呢,尽管我心中有很多很多温情,很多很多爱,但我不愿意表露出来,开始是不懂怎么表达,后来是不会表达,这不代表我就不温情没有爱了。
“温柔”这只是我给他人的一种表象,其实我一点也不温柔,别人对我定义“温柔”时,我都会诚实地说:我不温柔。不管别人信不信,我就是那个不温柔的我,已经很实在告诉你了。
我特别不喜欢那种看见你一点点外表,就给你下一个定义或者评价:你是个温柔的人啊,你是好人啊,你很好啊之类的。
那也是你自己意淫别人是这种人而已。真正了解一个人,不但要长时间接触,也要看他(她)在成功和失败的情况下他的一种表现和状态是个什么样子,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就像很多情侣之间吵架常说:“你变了,你不再像以前那样温柔,你变得不可理喻……”等等一些指责对方的话。无不是第一印象给对方留下的,当你看到对方身上有你喜欢的好一面,你只会看到你喜欢的那一面,不喜欢的一面大脑自动屏蔽掉。
相处久了,心里不再那么喜欢的时候,不好的那面就会不由自主地从脑子里跳出来。然后就有了你怎么变了,怎么不像原来那样那样,对对方的期盼也变成了失望。
年龄越大就越觉得,性格无论是开朗的优势,还是内向的劣势,这都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不再因为别人的需求,而去迎合做一些违背内心的行为。
当我不融入这种损人利己、满嘴粗口的玩笑话的圈子里,他们就会认为你是自视清高、独来独往,在他们眼中你是不好的,异类的,不正常的。
这种夹带着攻击性黄色笑话,是一种粗鄙俗气,甚至我觉得是心理阴暗、扭曲的人才会乐此不疲。
在我的生活环境里,很普通,很平凡的农民家庭,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也绝对不会说这种粗俗不堪的话。从小家里就教育不准说粗口话,一直以来那些粗口话真的说不出口。有时候遇到一些人和事让你愤怒到要爆粗口的时候,依然是说不出口,只能在心里暗骂几句:“靠、TMD、顶你个肺啊。”
所以我跟别人吵架是吵不起来,不知道怎么去骂人,常常被人骂得多,别人说了难听的话,也不知道怎么去怼回去,不能像别人那样张嘴就能一串串溜出来。不会吵,也很讨厌吵架,因为总是争不赢别人。
经常有人对我说,作为社会人,如果不成熟点,圆滑点,在社会上很难混得开的。
这话我也觉得很有道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境界,就算我修炼一辈子也无法到达的层次。无论如何我做不到,学不来如此高深的境界。
曾经我也试图这样去做,后来越发觉比我不合群时的状态更糟糕,更累。也没有在我生活和工作上带来什么有效的作用。所以就干脆不去做任何改变:合得来即好,合不来则散。无需再刻意去维持一些无效的社交。
对于那些我融入不了和不想融入的圈子,不再想去在意那么多,也不会去试图改变自己。我可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逛街,一个人静静看书,一个人发呆,一个人一天不说话都不觉得闷。
这种状态下的我,很好,我也很喜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