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宁为玉碎的少年,与相约瓦全的世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宁为玉碎的少年,与相约瓦全的世界

作者: 非刀尺君 | 来源:发表于2016-04-01 00:48 被阅读361次

当你在林中遇到了那个青年,

他的眼中已熄灭了青春的火焰,

你可曾感叹。
——普希金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电影的名字很不讨喜,简直让人误以为是部蒙着血污和暗影的悬疑侦探片,兼之背景又放在我们全然陌生的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以及望而生畏的236分钟的超级时长,这些都为电影天然设置了一道道高耸的门槛。但是,上述的门槛,应该由是我们后来的观众自己跨过——以这部电影的伟大程度,如果放着他擦肩而过的话,简直可算是人生憾事。

电影很长,但是在我看来,讲的却很简单,就讲了少年,与这个世界。他们彼此遥遥对望,冷眼观照,中间一道鸿沟天堑,就像是摩西分开红海,壁立天渊,无可逾越。

电影的主线,大致是被称作小四的少年(张震饰演,角色名也叫做张震),在一个由学生帮派、「一刀切」管理且压抑人性的学校、温情而惨淡经营的家庭以及其他各色成人所组成的「世界」里,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

小四的话不多,但是倔强,厉烈,宁直不屈。

班里有个人物叫「滑头」,靠着一对拳头恃恶横行。

考试的时候,他盛气凌人:「待会给我抄,我X你妈啊!你不给抄待会试试看!」

小四沉默,却以行动坚拒。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倔强,眼前愈是面目狰狞的威胁,愈要锋芒毕露地回以瞪视。

X你妈,你再说一句试试。

抄起球棒,劈头就干。

少年人禀赋里自有一股血气,冲破了斗牛,遇着那骑善欺弱的恶人,便要替天行道,除恶务尽。

你看,这是小四,长腿阔步,走路带风,闷着头认准了直道往前。你若是挡了他的去路啊,一抬头,星眸烈火,漏出个一星半点,便要燎天噬地。

便是少年的模样,咬牙切齿。

电影里还有一个人物,我也很喜欢。

他们叫他「哈尼」,是那些学着黑社会混帮派的「小公园」少年们公推的老大。他在电影里甫一登场,海军服,喇叭裤,面目清秀,惊艳四座。

——按照旧时评书的说法,那是阵中杀出了一员银袍小将,生的剑眉星目,颧方耳大,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端的品貌非凡,人材出众。

他说了电影中最理想主义的一段台词,简直就是少年版的《独立宣言》。

「有本武侠小说叫做《战争与和平》,里面有个人叫做老包,一个人就敢去堵拿破仑。」

然后,他真的这么做了。

他一个人跑去找死对头「眷村」帮,「眷村」帮的老大叫做「山东」,他被「眷村」帮人围着,反手就给「山东」一记耳光,悍然不惧。

「人多是吧?来呀,一起上啊。」

如果说,小四是典型的少年,哈尼就是完美的少年,他是一群松垮土黄的校服中众星拱月的海军服,怒马鲜衣,光彩耀人。我听说电影导演杨德昌还亲自为这个角色配音,简直是偏爱到有恃无恐。

——可惜哈尼终究没有善终。他与「山东」在暗夜的林荫道下和谈,车灯一闪,背后的黑手一推,他做了血溅街头的轮下鬼。他长得那么帅,却偏偏死得不好看。

电影里还有一个「少年」,那是小四的父亲张国柱。这么说会有些奇怪,但是导演说过,年轻从来无关数量,而是一种品质。有些人30岁就躺进了坟墓,但有些人就是可以令人艳羡地葆有着这样的品质,一路穿越嚣扰的岁月人世。

他会教育小四:

「如果一个人还为他没有犯过的错误去道歉,去讨好的话,那这种人,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啊?」

「读那么多书,就是要在其中找出一个以后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还不能很勇敢的相信它的话,那做人有什么意思啊?」

「你要相信,你的未来,是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

那是真正的「少年之心」啊,将书上学来的道理奉为进退的圭臬,笃信「事在人为,命由已定」,方枘圆凿,是非分明地跋涉在世事的洪流里,纵历危厄,不改其志。

可惜张国柱后来变了,他被成人世界的政治手腕所玩弄,关在一个空旷破旧的房间里通宵写认罪书,包揽着不属于自己的错误,天亮的时候有人进来告诉他,你可以走了。

他肉身重获自由,心中的少年却被杀死。

还是说回小四吧。我们说他是典型的少年,但其实他身上有哈尼和张国柱的投影,一个身教,一个言传。所以就算忽略掉电影标题自带的世纪大剧透,从哈尼和张国柱的经历,我们也几乎可以猜到小四的结局。

其实小四很棒了,他差一点就躲过去少年们宿命的覆辙,学校令人窒息的不人道管理,学生帮派的刀光剑影,官二代小马带他去领略的「寻开心」等等,但是他有命定的劫数,他遇到小明,躲不过了。

我们现在人看小明,很容易冠上标签:「绿茶婊」,简直量身定造。

但其实她也并非是天性如此啊。她大概自幼丧父,和做佣人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又罹患肺病,时不三五就要辗转流落,寄人篱下。在她很小的时候那个病弱的妈妈就会目光殷殷地跟她说:「你可要快点长大,妈以后可是全都靠你了。」她是那个年龄段中的异数,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压,饱尝所谓世态炎凉的滋味。

她是被成人社会的风刀霜剑雕刻而成,是「那个世界」的代言人。

然后,小四与这样的小明相爱,他们的价值观根本云霄泥壤。

所以,无需再去探讨在电影的结局,小四究是出于何种动机,会忽然将肋差插进小明的身体。

因为宁为玉碎的少年啊,绝无可能与这个相约瓦全的世界和解。

电影并没有在小四杀死小明后就结束,其后,还有警察局冲突、判决甚乃小猫王送磁带等情节。私以为这才真的是令人观之骨冷的部分。

少年人提剑燃烧,以身自殉,呐喊着冲向世界,可是临了却发现世界不是狞厉威猛的巨人,世界不惊不惧,世界只是一台风车,你冲或者不冲,他都只自顾自地转着,转得云淡风轻,转得合节中音。

所以,你看,这就是杨德昌式的残酷青春,这部电影讲了三个少年,不自量力地与世界为敌,而后一个死去,一个低头,还有一个被关进用以驯化不服的机构(监狱)。末了,他还要告诉我们,你不过是一厢情愿,世界从来不曾与少年对抗。

少年那么小,世界看不到。

所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真是一剂猛药,他引每一位跋涉过那段与世界为敌少年时光的观者扪心自问:我是否曾经也是那样的愤怒如公牛的少年,又是如何变到了今时今地的模样苟活于世,再回忆起少年时代的那些坚持是否会又自嘲幼稚又心潮万千……

关于电影本身的部分就到此为止。

我倒是以为电影的结局透露的讯息过分悲观了。

就像美国作家塞林格所言——我知道的,他那句关于成熟和高尚事业的论调被说滥了,那我引用另一句:

「长大是必经的溃烂。」

但是,在经历溃烂之后,我仍坚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一群人,他们散落在芸芸世界的各个角落,混迹于最热闹的人世街头,他们迎来送往,言笑晏晏,他们精力充沛,应对如流。

而在每一个月圆的深夜,他们解开浸汗的领带,撕开拘束的西装,对月长嚎,月光下他们胸口有火蹿耀,就像是一粒鲜嫩澄黄的溏心荷包蛋。

依旧倔强,依旧愤怒,依旧要烈火燎原,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的,他们与世界,壁垒分明,绝不同流合污。

——我以为少年不死,否则这个世界何以改变至今。

相关文章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宁为玉碎的少年,与相约瓦全的世界

    当你在林中遇到了那个青年, 他的眼中已熄灭了青春的火焰, 你可曾感叹。——普希金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电影的...

  • 电影截图(1)

    to film.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燕尾蝶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电影看点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http://pabulika.com/a-brighter-summer-day/ 一曲...

  • 2019-01-14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慢悠悠的看完一个故事,很喜欢这个故事。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少年杀人的背后

    一、为什么小四最后会杀小明? 直接原因:小明的背叛与价值观的被否定 他是被“你不要想改变我,你太自私了”这句话给惹...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2016-12-23 阿爆 湖州美食记 杨德昌的。这部电影其实我还没有看完,断断续续看间隔有好几年了,有点长,不是...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我看过时间最长的一部电影 也是看过的一部最细腻的青春片 年少的张震很是俊俏 小猫王也是深入人心 可惜 小明辗转于多...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一部非常好的青春片,生硬的拍摄反映那个时代的苍白,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充满着不安,在迷茫里寻找着出路,鱼龙混杂的盲...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是我看过的最疼痛的青春故事。 4个小时的片长,一个时代的缩影,一群人的青春年少,一群人的苦闷挣扎。 影片画面有一...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我们更无法改变世界,即使我们用生命作为代价去激起了一点涟漪,大海终归是归于平静。在历史的车轮中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宁为玉碎的少年,与相约瓦全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oe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