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5526/bd741771ddd8f4c1.jpg)
叶逍遥的菜谱,林风看过了,却并没有按照叶大师告诉的方法去尝试。她煮了一碗方便面,做了一个简单的三明治,就当做了午餐。
林风想,真的想了解一个人,就不应该过早地接受他的恩情。
同样一件事,一个陌生的人做和一个有恩于你的人做,你对他们做事的结果会有不同的评价。因为,感情一旦介入,就会让人失去了客观、公正的判断力。
你面对着的往往不再是这件事,而是这个人。
反之,一个你记恨着的人,就算他做了大功德,你也未必会说他一句好话。
决定真相的,应该是真相本身,而不是亲疏远近的情感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5526/2ddad04acb7076a5.jpg)
前一晚,贝尔和林风的长谈,让林风放下了对叶逍遥的一些冷漠和戒备,虽她并未对叶逍遥有何想法,但说到“勇气”二字,她认为自己确实应该放下这种“拒人千里之外”保护自己的方式。
就算是修行,也应该是去万丈红尘里去历练,而不是找个杳无人烟的清净地去躲避。不经红尘,又怎能放下执念?
然而,林风想,既决定去了解叶逍遥,就应该以客观的角度去真正深入了解他。她不希望自己因叶逍遥的细心、体贴而阻碍了自己对他真正的认识。
林风一边吃饭,一边仔细看叶逍遥画。她不确定这是叶逍遥画的,也许,是他另外那两个朋友。林风不会画画,但偶尔也会对画作进行一番欣赏。
人们总以为幸福就是自己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譬如金钱、权利、朋友……但有没有想过,幸福也可以是让时间在有那么一刻里变得缓慢或静止。例如,对着湖水独自发一会儿呆,看着画儿安静欣赏几分钟,或者站在厨房里,用一两个小时熬一锅浓浓的酱汤,听汤在锅里“咕嘟咕嘟”翻滚着冒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5526/f2edc9a9c9f289c4.jpg)
一个努力向上的人,固然可贵,但一个懂得在盛名之下,飘然而去的人,也不简单。这几年,林风作品的越来越出名,随之而来的赞誉和贬低也越来越多。
在人群中,林风觉得越来越失去了自己。她忽而有点飘,忽而又低到了尘埃里。她自认自己是心静之人,把一切名利、赞誉和攻击都看得很淡,但事实证明,她把自己想得太过理想。
她终于理解了苏轼和佛印的那则故事。有一日,苏东坡派书童把自己刚写好的一首诗送去请佛印品评,该诗如下——
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5526/8cd1b37ed9089124.jpg)
然而,佛印和尚却回了苏东坡“放屁”二字。于是,苏东坡气呼呼地立即坐船去找佛印理论。苏东坡到了金山寺,却见禅堂紧闭,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的是“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八风”指的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影响人的情绪。苏轼自以为修习佛理已深,已是融于内心,再不受好坏情绪的影响,但最后证明,他并没有修炼到家。
这件事说明,明白道理,不等于在现实中,你就可以做到。当你期望得到别人认可时,当你享受别人的赞扬时,你就很难再接受别人的指责了,因为,你把自己已经交到了别人手里,别人对你的赞誉和贬损都会影响到你的情绪。
林风从城市来到农村,一则是因为感情受挫,二则她是想让自己从人群中抽离,反思自己近几年的所历所感,整理出一些新的想法,让自己的写作和人生都可以再攀得高一点看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65526/046ba5313a37b805.jpg)
写后记:
我是一个道理很明白,但操作很困难的人。
没有人真正能把一切都看淡,但我们可以去努力。
“你想开些,大度点!”这句话我最后悔。因为,我不是他,怎知他受的委屈?事情搁我身上,没准我还不如他。
人群能给你的,也能毁了你。但从人群中逃离,你懂得的道理就未必深刻。世界给你痛的时候,是让你更清醒,而不是让你逃避。
最好的状态,是在出世和入世间自然地切换。儒家和道家,都应该学一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