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逻辑思维里面,有一讲是罗胖对论语的评价,抽象事物如何转变为解决现实问题。
R:
作为一本书,它只是孔子当年教书的课堂笔记。但是,这本书越到后来,就越成为中国的政治纲领。那就不一样了:政治纲领要落地成为行为规范,就有大量的技术问题必须解决。
举个例子:孔子特别主张,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有人问他,我守一年行不行呢?孔子回答说:父母去世刚一年,你就吃好的,穿好的,你能不能心安呢?你要是觉得心安,你就去做吧。你看,这个口气,像不像一个劝我们学好的邻居老大爷呢?我们要是不听劝,他还有点气鼓鼓的不高兴。所以,孔子谈的是一个朴素原则。
但是随着孔子和《论语》的位置越来越高,这个守孝三年,变成全社会的行为规范,那就麻烦了。一般官员,父母去世,他应该辞官回家守孝三年,这叫“丁忧”,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是武将正在战场上呢?一听爹妈死了,马上就扔下正在打仗的部队回家?不行吧?朝廷只好下令,不许走。这叫“夺情”。好了,既然可以辞官也可以不辞官,这中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
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明代的张居正。他刚刚上台执政,改革大业刚刚展开,小皇帝对他很依赖,正好这个时候张居正父亲去世,他被“夺情”,没有回家守孝。他该不该呢?反正这件事后来成了明朝后期影响深远的重大政治事件。
另一个正好相反的例子,是清朝的曾国藩。咸丰7年,他带着湘军在前线跟太平天国打仗呢。一听父亲的死讯,二话不说,丢下队伍回乡奔丧。气得左宗棠写信去骂他不负责任。那曾国藩做得对不对呢?你看,原则好定,但是一旦到了现实生活中,全部变成了很具体的技术问题。
《论语》写得好,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就在这里。在孔子之前,儒家的经典早就在了,所谓《五经》。关于国家、个人的那些原则也都成型了。但是怎么把抽象的原则,变成一套可操作的技术活儿呢?《论语》其实就为这些原则划了三条辅助线。
换成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愿景、使命、价值观。所谓愿景,就是我们努力要成为的样子;使命,就是我们努力要做到的事情;价值观,就是我们在选择关头的标准,相当于指南针。
我们一一对照,看看《论语》都给出了哪些。
愿景,我们希望成为的样子:社会要天下大同,个人要成为君子。
使命,我们要努力做到的事情: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等。这些词虽然不全是孔子提的,但是在《论语》中已经基本成型了。用时髦的话说,这叫行为的“正面清单”,大家往这些方向努力。
价值观呢?就是我们做选择的标准。比如《论语》里说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不要主观臆断,不要绝对肯定,不要拘泥固执,不要自以为是。还有那句更著名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行为的“负面清单”,在选择关头,不要怎样做。
你看,有了三种线,儒家的那些抽象原则,在实际生活中,就被转成了一些可以具体讨论的技术活儿。实际上,今天的公司也是一样。组织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光靠愿望是没办法管理的,就一定要制定愿景、使命、价值观。
I
what: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总会有很多抽象的定义,抽象的观念,但是面对现实社会的运作,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所以抽象的东西需要作为一种指导来引领我们前进,需要一个媒介来传递抽象与现实之间的链接。
why:能比较正确的应用这个抽象,解决现实问题
how:将抽象的事情,分解为三步
一、确定愿景,我们希望成为的样子,对于一个大的整体,或者整个战略地图我们的希望的场景。
二、使命,我们要努力做到的事情,确定好颗粒度,在愿景的前提下,这个颗粒度需要在这个使命方向上做到哪一步。
三、价值观,我们做选择的标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有很多分叉口,我们需要如何取舍,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并不是哪些对于错的问题。
where:面对一切抽象事物,都可以试着去按照这三步来分析是否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