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这钱不能借

作者: 曹将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23:14 被阅读221次


    (一)老同学的微信

    张华收到了老同学的微信。

    长时间不来往,一来肯定就是有所求。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那几行字的时候,他还是有点震惊:

    可不可以借我 10 万块,我想投资一套房产。不过不会影响你的现金流,只用去银行办个信用贷,之后我来还。

    “当时我有点哭笑不得。那如果他忘了还,那我还要背个「不良信用记录」。“

    最后他选择了忽略掉这条微信。

    那天下午他还是有点纠结,这个决定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少了一个朋友。

    “少了就少了吧,这样的朋友说不定以后给你挖更多坑!”

    其他小伙伴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马上帮他开导。

    其中一个补充了句:

    你现在没房。他通过你的信用借来钱,炒房赚了,还你本金,你亏;如果市场下行,炒房亏了,没钱还你,你也倒霉。所以,没必要纠结。

    (二)老何的钱,一定会借

    不过对我来说,老何的钱,一定会借。

    一方面是老朋友,知根知底;另一方面是上次的经历,他很靠谱。

    为什么这么说?

    上次他向我借钱应急,交待完背景后,马上摊开「协议」:三个月还,按照 6% 的利率给利息。

    当时礼节性地回复说:你太客气了。

    但内心却是很开心,这比大多数货币基金高,不亏。

    等到三个月到期,收到短信,银行卡钱到账。

    紧跟了一条微信:谢谢老蒋,钱已汇,本金 XXX ,利息 XXX 。

    那天晚上,用他给的利息,请了朋友吃饭。

    (三)从预期到信任

    之前看一篇文章,里面提了个观点很有意思:你要多向周围的朋友借钱。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

    人和人交往的基础,是信任关系。而信任这件事,需要有事件来论证。

    今天你向 A 借了 100 元,明天按时还给他,这相当于为信任提供了论据。

    将来某天,真正有急事时,他人也愿意向你伸出援手——因为你有信用。

    信用的基础是信任,而信任则是一种预期。

    有了良好的预期,之后的决策就自然而然。


    (四)不只是借钱

    其实,信任这件事,不只是关于借钱。

    刚入职的朋友经常会有疑惑,空有一身才华,却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如果站在领导的角度,你的才华是「你觉得你有才华」,但我不知道啊。

    所以,我只能先给你一些基础的,你去证明能做到。一来二往,才能慢慢加量,逐渐接手更重要的事务。

    小事是论据,论证你靠谱能干,大事便顺理成章。

    又比如维持友谊。

    一个同事和她的闺蜜保持了 10 多年的稳固友谊,堪称「钢铁姐妹花」。向她取经,她说了一个共处基本原则:永远 AA 制。

    比如一次旅行,某人管账,做好记录。结束时在群里说明花销,其他人马上转账。

    “不让朋友吃亏,是友情长久的基本保障。”

    通过 AA 建立好了预期,大家共同践行,以后再有活动,不吃亏,欣然参与,友谊长存。

    (五)我是小结

    借钱这件事,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往来,我们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论据,证明自己是靠谱的人。

    偏方是平时借小钱,急事借大钱。但其实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入手,比如他人帮忙后记得感谢。

    而信用这件事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新入职的员工做好小事,证明自己踏实能干;和朋友相处时尽量 AA ,不占便宜。

    不用友情来绑架经济利益,是做人的本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好意思,这钱不能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qa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