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求学加上工作已经有七个年头,每年回家的次数用一只手就能数得出来,好不容易回去一趟也待不了几天。
有人还专门拿这个话题进行了研究,把能跟父母相处的时间进行了统计:假设父母现在60岁左右,如果能活到80~90岁,那么按照我们每年回家10天,那么总的时间是:20~30×10=200~300天。看了不禁让人感慨不已。
背影自从去年学习了健康管理和公共营养的课程,我在打电话回家时跟父母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比如我会劝我爸少抽点烟(虽然他也不一定会听我的);我会让我妈在吃早餐时少吃腌制的下饭菜(潮汕人早餐喜欢白粥配杂咸);我会跟他们说多吃点鱼禽蛋奶少吃畜肉和猪油……
但我知道,已经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过来的,除非身体真的出了点状况。
前段时间,家里人跟我说老妈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腹痛,跟去年出现过的一次症状相似,腹痛过后就跟平常无异了。去年我没办法说服她去医院做个检查,但这一次我觉得真得带她和老爸,去看看医生顺便做个全面的体检了。
重视体检根据爸妈对自己身体的描述,医生给出了一些体检项目的建议,包含了常规项目以及中老年人需要重点筛查的项目,像内外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B超、血脂、血糖、心电图等。我爸由于有胸闷的不适感,所以加了心脏的彩超、我妈由于出现了腹痛,所以重点查腹部彩超和CT。由于职业的敏感性,我还加了几项肿瘤标志物的筛查。
所幸爸妈的体检报告出来后,除了一些小问题并没有出现我所担心的其他情况,体检结果基本都正常。不过说实话,假如没有这次体检,我是怎么也不会怀疑到他们的血脂问题上来的,因为我爸妈都是比较瘦的人,平时给他们量血压也还正常,但是两个人都有些血脂偏高,所以中老年人的血压、血糖、血脂等关系到心脑血管健康的定期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动态心电图铺垫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给在外打拼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关于父母体检的建议。
1、跟父母唠嗑: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电话唠唠家常,了解父母的日常起居、身体状况、吃喝拉撒之类的,因为从这些琐碎的信息往往可以看出父母身体的变化,比如最近胖了还是瘦了、胃口怎样、有无身体不适等。
2、建立健康档案:重视每次体检的报告,将每年体检的报告都收集存起来,给父母建立健康档案。即使体检结果没有异常指标,这些报告也是很有价值的信息。当我们将好几年的体检报告一起看时,有时候就能发现一些指标正在逐年变化,变化趋势如何?这些指标可在下一次体检作为重点的筛查项目。
爱心3、体检前准备:当做到了前面两步,我们对父母的身体状况就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带上父母上正规医院心里就有点底了。当然了,体检之前也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父母配合好,比如体检前不要暴饮暴食、注意休息。像生化体检项目比如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这些,还需要在空腹情况下抽血检测,所以在体检的前一晚10点后就不要进食了,去医院前可带点早餐和水,假如医院没有体检早餐就可以在做完空腹检查后,及时吃点东西。
4、与医生有效沟通:医院的体检中心一般会安排医生给客户做体检项目的说明和后续检查指标的解读。尽可能带上近年来的检查报告,再跟医生描述目前的身体状况后,医生就能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体检的方案。假如之前没做过体检,那么第一次的检查项目会比较多,但有些项目是不需要每年都做的,比如乙肝二对半检查结果是表面抗体阳性、抗原阴性,那么基本可以放心了,几年复查一次即可。
乙肝二对半5、体检报告解读:体检报告拿到后,可以找体检中心的医生做个解读,我们也可以顺便了解一下这些检查指标的意义(去之前有个大致了解会更好)。假如出现异常的指标,那么可以多问问医生,这些情况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诊疗,或者在日常生活上应该如何干预。
6、学习必要的医学常识:趁着这次体检,我们就多了一次跟医学知识接触的机会,医学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也是目前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多了解一些医学常识,就能更好地与医生交流,帮自己和父母纠正不正确的生活习惯。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不能列出详细的检查项目,这篇文章只能作为一个大致的参考,但是中老年人需要预防的疾病大多是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几个方面,另外也需防止意外摔倒、心理问题等。
呵护健康最后,希望在外打拼的你,除了重视父母的身体健康,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