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灿烂明媚,从年前开始基本不见天日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上午带着孩子去了江洋畈生态公园,参观了杭帮菜博物馆,中午赶回去做饭,午觉,下午三点半的时候出门上兴趣班,都是处于开心快乐的状态。上完兴趣班,已经快六点了,我们骑着小毛驴往回走,一路和女儿聊天游戏,也是快乐的。因为电车中间没电了,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到小区。走进小区之后,
我说,“我好累,实在走不动了。"
女儿说,”那让爸爸来接我们。”
我说:“爸爸不在家吃饭,晚点回来。”
因为最近爸爸陪着她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家的时候基本都是吃饭和睡觉,或者刷手机。孩子的兴趣班,上幼儿园,晚上散步玩耍都是我在陪了。他们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突然,女儿问了一句“如果我死了,爸爸是不是就要我了”。我的心里突突了一下,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死了....”.我重新问了一遍,是什么意思,孩子想了想,“如果我死了,爸爸是不是就会想我了?”
我的内心波动很大。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逻辑,觉得要得到爸爸的想念和关注,要用“死”来作为代价。作为一个五周岁不到的孩子,我不知道她能不能理解“死”的概念,因为我们没有遇到过“死”,平时也没有怎么输入“死”的意思,可能最多的就是电影或者动画片里面会有看到,再者会谈论到爸爸妈妈,或者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会有生老病死之类的。
而今天,孩子竟然以“如果我死了”这样的一个假设,突然让我难过。我不敢去深问,我只能告诉她,”爸爸妈妈是爱你的,我们需要你,我们希望你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快快乐乐的生活。妈妈还想要跟你一起逛街,一起买东西,一起出去爬山,一起看大海,一起旅游,如果可能还要一起去南极冰山......"
而在昨天的中午,我正好看到一篇文章,提到“隐性单亲家庭”,指父母的婚姻存续中,一方在孩子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在家庭角色上的事实性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经商等),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
这种“隐性单亲”一般不被社会关注,但是问题不亚于显性单亲。儿童心理专家表示,父亲角色在家庭生活中的缺失,近几年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父亲长年不能陪孩子的“隐性单亲”家庭。父亲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长期不能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动,是造成孩子不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种不自信将表现在孩子与社会、家庭接触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性格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我相信现在中国这种“隐性单亲家庭”并不少见,或孩子父母自己选择这种生活,或经济压力,或者其他压力,总之最受伤的应该是孩子吧。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而不能一家人一起,我们不做评论。而那些明明有条件,有能力可以一家人幸福相聚的呢?有时候,手机不离身,孩子在边上请求一起玩个游戏,打人推三阻四,或者让孩子去找另外一个家长,而另外一个家长也是如此,长期以往孩子还会找你吗?有时候,因为觉得孩子事情多,招架不住,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事也要往外跑的,难道就没想过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不再需要你?
我们能够陪伴孩子的也就那么几年,即使孩子再“不懂事”,“难缠”,那也就这么几年。我们的所作所为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知道谁是真心的陪伴是耐心的爱护。谁都不想若干年后,孩子重复我们的路,而那时,我们却去责怪孩子的”无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