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要从上周说起。
上周四开市场大会,给各分公司下发指标书,作为本地最大一个分公司的负责人,史工也签字领了责任书。
但是史工对收入指标数字不理解,上周五就问我这任务怎么分配的。巧了嘿嘿,今年指标是财务定的,规则很简单,按去年实际完成数同比增长,于是跟他解释了,并把财务报表转发给了他,以为没事了。
周末去公司取车时碰见史工,又跟我说了指标做得不对的事,语气略有指责之意,我再次解释了规则,他称财务的去年实际完成数和他统计的数不一致,这…我就不知道咋回事了,心想不管怎样指标都发下去了,难不成你要全盘推翻?于是借机开溜。
今天一早例会前史工叫面总,周姐和我去他办公室,指着他统计出来的数称指标有问题,周姐不耐烦:那你应该把财务的人叫来一起核。史工估计也跟高层说过,于是会后把市场,财务以及系统维保开发员叫到一起讨论。
史工的思路是:你看,我现在统计去年的完成数有这么多,你们却那么少!
财务:你加上税了吗?
史工:……啊……我加上看看…(加上后差距明显缩小了)
财务:这不是差不多嘛!我们还统计了延伸服务的费用你是查不到的。
史工:不不不,按道理来说你们统计包含了延伸费用,我这里不包,你们的数肯定比我大,但现在还是我的数大,肯定有问题!你们的数是从哪里取的?
财务:每个月的收入报表相加得来的呀!每个月也和各个分公司确认过。
周姐插话:你要验证的话,得一个月一个月去导数据,按月来比较,不是全年和全年比。
史工:好!我现在先把你们财务每个月的收入数据加起来看看~~
于是开始捣腾,我们和财务有点没好气儿地看着他忙活,财务妹子时不时提醒:“错了!你要加的是不含税的,点到含税去了!”
由于史工手脚不够麻利,经常点错,浪费大家时间,我有点看不下去,就跟周姐悄悄说我来加吧。周姐赞同,要求史工按月查他系统的数即可,财务报表由我来验证。
于是,史工中午赶着把他那边的数据按月提了出来,我也把财务的报表按月相加了,确认和总数没错。但是,史工每个月的数字都比财务的多,最终差距几百万,史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懂为什么自己查的数和财务的数对不上。他本来想针对个别分公司提出异议,结果发现所有分公司的数都一样不准,所以无从下手,最终只能放弃,称“就这样吧!”
下午周姐了解事情进展后告诉我一些细节:系统开发时她有深度参与,当时一些报表的提取口径是多方反复确认的,一张报表里面的某个数字可能又经过多张报表的叠加计算,很复杂也很庞大,每月初运行一次收入报表统计都得要跑一天,所以不能保证时时刻刻提取出来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可能其中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其余也会跟着变,只能以当时提取的报表数据为准。而且很多资深的开发工程师已经离开,目前管理的系统的人并不懂当时研发的逻辑架构,所以无法倒推验证。
听后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财务的数没问题,每个月和分公司确认过的数你都不信,非说自己现在提取的数据是对的,史工你咋那么能耐捏?
作为受大BOSS独宠的“先行者”,史工这短短三四年内连续升级,从部门技术口职员跃身成为掌管全省市场运营的负责人,大刀阔斧“改革”,由于不注意方式方法,得罪了不少人。聪明者投其所好顺利得到关照,谈不拢者则被告状穿小鞋,或调离或忍气吞声熬着。眼看大BOSS今年到了退休之际,史工被捧到什么位置还不得而知,去年是他定的经营指标,有不少分公司抗议不合理,故今年在高层坚持下改为财务定,史工肯定心里不爽,所以想找茬推翻,宣扬自己统计的数字更准,以便巩固地位。可惜,结果未能如他所愿。
作为一个小兵,本和他无太多牵涉,但我们的面总对史工亦步亦趋,经常在他指示下做出一些有失偏颇的决策,所以心里还是希望史工的权力不要太大,市场工作稳扎稳打进行更好一些吧~~
今儿就聊这么多吧,打卡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4437/a77a0439703fad8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