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变成了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反而少了很多空虚,变得充实起来。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再也不用顾虑很多的去放肆完成。
周末,一天分给书店,一天死宅家中。
下班后,去跑步、在家看剧,早早的就睡觉,没有人打扰。
衣服脏了,攒上一周再洗,也不过是一缸洗衣机就完事,再也不用一次性洗三四缸衣服,晾晒的时候也不用争执谁去。
地脏了,就拖一下,能撑一周。锅碗瓢盆吃完饭就积极的清洗,尽量不会过夜。
想吃什么,自己随手一做,简单又健康,不会因为两个人一起吃饭你争我抢的不小心就吃多。
日子过得还算闲适。
一个人会更坚强,但是一个人也会更脆弱。突然间的孤独感,就像进了冷藏室,寒气瞬间包裹了全身,抱着胳膊,打着哆嗦。
“寒冷”使人变得矫情、玻璃心。
虽然,当时选择了一个人居住,就应该有勇气承担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但是,真遇到了不可预知的事情,还是往往变得懦弱迟钝。
01
楼上住了一中一老两个男人,近期开始了持续的夜晚敲打地板。首先上去询问他们不承认,就给物业打电话,物业表示他们家老爷子瘫痪在床,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夜晚起床敲打。然而打过电话之后,敲打继续。无奈,上楼沟通,本着平和沟通,冷静解决的态度,谁知对方蛮横,不但不承认自己敲打地板,还骂我神经病。
看着光着膀子,已近中年,气势汹汹的对方,我站在门外的脚不由得往后倒退了几步。第一反应不是生气、愤怒,而是害怕,害怕自己的孤立无援。
回到家,卧在沙发里,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但是想一下,不能矫情过火啊,想化悲痛为力量,举一下哑铃,谁知道,举着举着,就泪流了满面!
不是说,一个人要完成更好的自己吗!现在遇到这种小事情就觉得撑不下去,真的不是我喜欢的自己啊!
02
我从小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当众讲话。
上学的时候,为了逃避上讲台讲作业,轮到我的那节课,宁愿请假不去,也不会上讲台。
2011年,作为毕淑敏的四位读者之一去青岛见作者,在吃饭的桌子上谈论她的那本书,其他三位各自说了自己的意见,轮到自己,脸红脖子粗,憋了半天说:暂时还没有想法。
上班的时候,公司内部会议,让每个人发言,尽量把头放低。
....
然而,所有的这些,在一个人最孤独的日子里,反而去拼力要做好,并已经初见成效。
因为同事离职,领导让我尝试公司的产品宣讲,站在一两百人的面前,走到前面去把公司的图书亮点讲给客户,这件事情对以前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一件害怕的事情,如果不去放开胆子尝试,这个坎永远都过不去。不管心里怎么害怕,我硬着头皮先答应了下来。赶紧整理资料,熟悉产品。第一次,紧张到要命,几乎是念着稿子下来,他们说还有提升的空间;第二次,紧张到忘了说什么,大脑暂时性空白,同事在边上补充提醒,还是需要继续加强;第三次,已经可以脱稿,还是紧张,下来之后,客户对我说讲的不错,自己知道差的太远;第四次,小的场地,站在大屏幕前面,给几十个人介绍产品,紧张冒汗,然而这次却是相对放松的一次。
我明白,之后肯定也会紧张,但是不会害怕了。
前段时间,和朋友去KTV唱歌,我是地地道道的五音不全,通常情况下唱歌的时候要开原唱,磕磕巴巴,谨小慎微的唱完一两首就会坐在那一直听别人唱了。然而,我发现,这次去KTV,我竟然能够很自若的不开原唱,不管好坏,自信的唱完了好几首。我的内心意识到,这和我的演讲经验非常有关系,我在为了演讲而努力的过程中,它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我!
03
一直想要实现文案变现,可惜,我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无限拖延,连电脑都懒得打开。
从去年到现在,算了一下买各种的线上文案、写作课程,花费有一万多了。竟然没有一个从头到尾认真学习完成,也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去练习一篇。
只是内心焦虑而已,以为买完课程就算是学习了,就安心了。其实到头来,和当初没有相差两样。
前段时间,之前认识的广告公司的朋友,让我帮忙写一篇招募文案。实际上知道自己的两把刷子,但还是先应承下来。
那几天,不停地上网查资料,临时抱佛脚的看相关书籍,总算是写完了几篇。也许是对方碍于情面,也许是写的真的有那么一两点对她有所触动,总之,使用了。最后,给了600元。这600对我来说,比每月工资到账都让我开心,一连告诉了好几个小伙伴。
有些事情,只要下定决心,行动便是最好的解药。
04
回到今晚的那件事情上来,遇到了蛮横无赖的邻居,惹得自己哭鼻子。这件事情真的就无解了么?
不会的,我会继续抗争,如果不行就继续找物业,找居委会,找城管,找警察,最后我会买来“神器”以毒攻毒。如果实在不行,我还可以搬家啊!
我怎么会因为这件小事,就让自己置于委屈巴巴的状态!
未来,要努力、要尽力、要拼劲全力才行啊!
在此,我要立一个flag:7月15日之前,体重要瘦到100斤(目前是106)!如果,我连上台讲话都克服了,文案变现也实现了,这个体重也是会做到的!
我不想让任何人来同情,可以有真诚的祝福!
我的未来,是抽象的彩色,阳光遍洒,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