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雍也篇》|| 口才与美色

《论语•雍也篇》|| 口才与美色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2-10-24 22:12 被阅读0次

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意: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只有宋国公子朝那样的美貌,在当今的社会里就难以避免祸害了。”


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鱼,善于外交辞令,能言善辩,有智慧会说话。一个知道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运用口才来达成目的的人是极聪明的一种表现,也是自身智慧的一种象征,即使孔子一向不喜他称之于巧言令色的行为,他也承认这种才能在春秋时期是发挥着大作用的,有时甚至左右着国与国之间的平衡与战争。

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卫国的美男子,因美貌而引发内宫祸乱。名声也是非常的不堪。只有美貌而没有才情与智慧,没有能够拨乱反正的口才也是非常致命的灾难。不过记载中宋朝因为貌美在乱世中竟然活得好好的,想来这美色也是了得的,也必然有自己的心机在其中,所以另一种说法把美色与口才并列,也有一定的道理。

孔子本身这段话应该是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的一种哀叹,做为儒家思想的坚定贯彻执行者,与他所向往的君子行径相逆反的这种注重口才,美色误国之类都是为他所不齿的。

张居正注解,孔子说:“方今世道不古,人情偷薄,不好直而好谀,不悦德而悦色。故必言词便佞如祝舵,容色美好如宋朝,然后可以取人之悦。若不有祝蛇之佞口,宋朝之美色,则无以投时俗之好,人将厌而弃之,求免于今世之憎恶,亦难矣。”
夫巧言令色本尧舜之世所深恶者,春秋之时,乃以为好,则习俗之浇漓可知,圣人所以伤叹之也。有世道之责者,可不谨其所好尚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风向,孔夫子一心坚持正道,所以感怀颇多。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确是奇才倍出,什么招都能使出来,乱则乱矣,实在是个十分缤纷多彩的时代。而运用口才运用美貌,在诸多手段之中,也觉得是常规了。特别是现代所指的美丽,并不仅仅指外貌的美,美人在骨不在皮,更是有一种内在的涵养与沉淀于其中的。

所以孔子尽管对这样的行为不满,也发出自己的呐喊,但在那样的在环境下,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用的。他能做的是修炼自己的内心,培养更多的学生,以使得他所认为的正统儒家思想能得以更广泛的传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与弟子的认知,延伸相互的格局与见识,为后世留下希望的火种。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 口才与美色

    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意: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只有宋国...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6.8∽6.10day77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雍也篇》——雍也第六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6.5∽6.7day76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雍也篇》——雍也第六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

  • 《论语》——雍也篇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

  • 《论语》雍也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

  • 论语·雍也篇

    6.1.子曰:“雍[1] 也可使南面[2] 。” 译文: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做一方长官。” 6.2.仲弓问子...

  • 论语(雍也篇)

    雍也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释义:孔子说:“孟之反...

  • 《论语》雍也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雍也篇》,先恭诵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 《论语·雍也篇》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论语·雍也篇》的学习。本篇和上一篇《公冶长》内容基本一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 口才与美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yg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