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课堂:父母如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担任今天的领读者,跟大家分享《家长心理学入门》第三篇第九章《榜样》第188页智慧父母课堂:父母如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
中国有一句俗语“身教重于言教”,指的就是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教”,《 说文解字》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通俗地说,“教” 是上行下效。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父母与被教育者——子女之间,这种上行下效的作用尤其明显。“身教”胜于“言教”,原因有三点:
第一,孩子对父母有崇拜心理。孩子对父母有着天生的崇拜心理,总是喜欢效仿父母。这个年纪的孩子,大人讲的道理不一定听得懂,但大人怎么做,都能看得懂。在孩子处于三四岁的第一反抗期时,父母以身作则的做法会更大限度地影响孩子。
第二,青春期反抗心理。孩子到了青春期时,自己的思考能力逐渐加强,对于是非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不再愿意人云亦云,期望和成人一样得到公平对待。
第三,可接近的榜样,可复制的成功。媒体上的榜样仿佛高不可攀,但是挑战父母却容易得多。因为多数父母只是比孩子强一点点,挑战起来难度不太高;而且,父母就在身边,没有距离感,有些孩子亲眼见证了父母成功的历程,会觉得“你这样可以,我又不比你差,那我一定也可以”。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有时候夫妻争吵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争吵,在孩子面前争吵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父母吵架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父母吵架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容易让他产生恐惧、悲伤、无助等消极情绪。父母吵架是对孩子社交技能的一次错误训练,可能让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办法。如果夫妻双方的关系的确难以调和,也应该尽量为孩子着想,理地对待冲突,尽量对孩子解释清楚,向孩子保证不会不管他。既不能对孩子数落另一方的不是,借机把恨意和报复的种子撒进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不能因觉得对不起孩子而溺爱孩子。
2.家庭教育中夫妻应做到一致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夫妻双方应在认识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夫妻双方应及时沟通,并达成共识。当批评孩子时,双方应态度一致,不应该一方讲原则,严格管教,而另一方则纵容溺爱;在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上,双方不应互相推诿,而应尽己所能,给孩子以最大的帮助,不存在以谁为辅的问题。夫妻双方还应十分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论,尤其是事关孩子的是非争论。因为父母之间的不一致会让孩子难以建立明确的是非标准。如果成了习惯,孩子就极有可能养成虚伪等不良习惯,有时还可能导致对父母某一方的仇视与对立,为家庭的幸福埋下祸患。
因此,父母双方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主动走进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在父母的双重教育下健康成长。
3.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离心”倾向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生理日渐成熟,视野也逐渐拓宽,自主意识逐渐形成,童年时代的百依百顺已不复存在。这时,孩子对人生和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认识,萌生出世界观中的“自我”价值,与父母的主观臆断、传统家教发生碰撞,产生冲突。作为家长如果不注意孩子这种独立人格的形成,不重视他们向成人过渡的新变化,仍按儿童时期的习惯要求他们,孩子会很不适应,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距离感”和“离心”倾向,必须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进行积极的“协调”和正确引导。要尊重孩子的这种独立意识,充分信任他们能把握好自己的行为,要创造与之交流谈心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自觉流露出心中秘密。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一个生活空间,应注意把握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变化,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家庭洋溢着宽松、民主的气氛。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