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彼岸

作者: 晨曦载曜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21:15 被阅读0次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在《隙碎笔》看到的一段话,开启了最近一个月常常萦绕在我脑海中的议题。

第一次看戴老师在百讲导赏的电影是《中央车站》。约书亚和朵拉踏上了寻父之旅,百经曲折辗转,最终却并未找到父亲,但是两人都在旅途的过程中找到了爱与港湾。父亲并未找到,暗示了终点的不可及性,即路途的永恒性。只要我们还存在于相对的物质世界里,我们对于绝对的真理永远都是趋近而不是抵达。

哲学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发展的,而是正因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才存在。我们常常由一个不太高级的问题跳到另一个高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往往并不是被解决,而是问题被改变了。而这个不断发问的过程,恰恰让我们在精神意义上是活着的。

神的世界是绝对的世界,是精神的世界。神是太极,宇宙中除了它,没有其他东西。所以它没办法通过寻找参照物来认识自身。因此它为了经验到自己的身份,创造出了物质层面的相对的世界。相对的世界的所有二元对立的概念,好与坏,善与恶,其相对概念的界定是人为的。而对立的本质又是统一,比如若要让爱存在,与爱相反的东西也必然存在;若要“我”存在,与“我”相对的“非我”必然存在。我们人生的彼岸是永恒的爱,而人生又是因为永难达到这一彼岸而存在。我们无法逃离相对,而我们又是不断通过体味“相对”,来窥见“绝对统一”的一隅。

人类社会中可以被现代科学或其他途径证明的“客观事实”,事实上都是某种程度的“主观信仰”。假设真实的客观世界是一个完美的大球,那我们只能通过不同的工具、感官来感知、观测这个大球。人类可以观测的角度是非常局限的,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不过是大球的某一个低维的切面,形状不一定是规则的。永远无法主观地认识到完整的客观世界,只能各自选取切面,自以为是真实客观的世界罢了。真理无法被具象为任何单一的形式,因此真理才是一切。

想起《铃芽之旅》里的一个画面,东京都市傍晚的街头熙熙攘攘,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一切如常。蒙太奇式的画面切换,天空之上盘旋着一个巨大的黑色“蚓厄”,而“蚓厄”的坠落就会引发地震。由于男女主的特殊身份和因果,只有二人能看到“蚓厄”,并且要在它坠落之前将它关起来。

很多玄学也许是未经证明的客观事实,维度限制导致我们无法感知到很多事物,因此我们更加应该保持尊重和开放的态度。

相关文章

  • 道路——此生彼岸

    这里的道路,不是长安街、燕顺路的道路,是通向彼岸的道路,是超越的道路。 不是从此处到彼处,而是从此生,到未来。 我...

  • 彼岸花开

    16.3.12彼岸花开 彼岸的花儿早已盛开 随风起舞 呼唤我去采摘 通往彼岸的道路 遍布荆棘充满坎坷 举步维艰困难...

  • end2 迷宫式的人生,如何抵达彼岸?

    迷宫式的人生,如何抵达彼岸? 勇夺冠军的喜悦与痛苦,瞬间变化着; 人生道路的清晰与迷茫,反复重复着; 情侣间的爱与...

  • 【0506】 迷宫式的人生,如何抵达彼岸?

    迷宫式的人生,如何抵达彼岸? 勇夺冠军的喜悦与痛苦,瞬间变化着; 人生道路的清晰与迷茫,反复重复着; 情侣间的爱与...

  • 我们讲和吧—彼岸

    然而坚持着一条道路最终会通向哪里?在道路的尽头,是否真的有某个彼岸,还是根本只是形而上指向性? ...

  • 彼岸花

    彼岸花:花开彼岸千年,生生世世隔断! 一、北疆 仲夏,暴雨过后,毒日如火,蒸腾着水汽氤氲弥漫。泥泞的道路被马蹄翻腾...

  • 别这样

    你别这样 风吹早动就荡漾你内心的脆弱与不安,人生没有圆满的道路,也没人为你指点。谁都是披荆斩棘走到成功的彼岸。别怨...

  • 彼岸

    彼岸 是多长 是诗与远方 藏匿在心中 的语言 彼岸 是多远 是生与老死 静默后时光 的味道 彼岸花开 多长多久 只...

  • 喜欢

    跨越此岸与彼岸,与你相知,相恋,相爱

  • 3.

    通往往生的路上,无人能幸免。橘红色的灯笼挂满道路两旁,月光铺满了整个路面亮堂堂直照胸膛。去往彼岸的人,把气质与回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路与彼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zz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