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惟一】说名道姓

【陈惟一】说名道姓

作者: 伍健洲 | 来源:发表于2017-09-15 07:31 被阅读0次

       说名道姓

          陈惟一

      李自成当年有句震古烁今气吞山河的言论:“李某杀人过百万,哪能一一问姓名!”一句话豪气毕露,引人神往。不过他这种无视人名姓的态度我不苟同,起码偶尔遇见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号,也确为人生快事。闲来无事,泡杯清茶,坐下来品评人物名号,深得当年许氏兄弟“俏茜西风月旦评”的意趣。

      往往一个响亮非常的名字是很能唬得住人的。大家都经常动些观其名遥想其为人的心思,我认为这么想毫无道理。因为这样你只能和替其起名的人神交,与他本人无关,自己给自己起名例外。黄金白璧买歌去,美人一笑轻王侯。这一联诗平仄不调,读来倒是爽口的很。怕是文气畅通,句意充盈之故。这气势很不俗,古龙小说中有人名为“左轻侯”,化用此句,妙到毫巅。仔细寻味,左这个姓,就很有种古时名门贵族之后的风骨,有些生僻又古朴,配上此名,确为会心之作。再如,左冷禅,左中棠,左丘明,左光斗,个个一顶一的好名。类似的好姓如楚,楚留香,啧啧啧,神来之笔。楚清秋楚天舒也不错,“楚天千里清秋”“极目楚天舒”么。

      不过呢,大众化的姓,叫响亮了也是不俗的,比如李白。姓李之人,到现在我见着最为惊艳的当属李寻欢了。不得不佩服古龙,这姓,这名,无不恰到好处,点到为止。李一个寻常人家的姓,配上寻欢这么个浪荡公子的名,绝对是个张弛有度的好名字。但我估计这是李某人后来投身武林的艺名,向他李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如此书香门第李老爹绝不至于荒唐到给自己儿子起个如此找抽的名字。

      我一向认为,给人起名字在其中加入古怪生僻又毫无意义的字眼是无能的表现,是对自己母语使用得力不从心的体现。去看看现在初中生小学生的姓名表,一大堆古怪兮兮的字眼,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四个字的堆砌。对这种哗众取宠我内心充满了鄙视。

      姓和名能合成一种意象的,堪称佳品。我们宿舍室长大号田垠,便是如此。非常滑稽的是有次宿舍管理老师在走廊大叫:“102的田埂来开会!”众人爆笑之。从此“田埂”这外号不胫而走。这是姓名结合得太过头了。小学在外上辅导课,同班有一女生叫叶小舟,当时便觉此名不俗,留神其人,唔,更非凡品。时常想,一个美女要是姓什么牛马刁鲁之类,真令人顿生煮鹤焚琴之叹。所以,建议所有美女名字须经审核,不过关者回炉再造。说到鹤,《绝代双骄》里有个大枭雄叫江别鹤,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勃发之感。他儿子叫江玉郎,也不错,只是人工粉饰痕迹稍重,法贵天然。上文说姓叶的,还有叶孤城,叶江天之类,都挺有意思。其实叶啊江啊这些姓都很容易起好名字,真要起成我们班主任江卫兵这样的还真不容易。不过也不怪谁,历史造成的。当年一大堆卫东卫平的,不知有没有卫邦卫阳卫民,卫青就不可能了。据说时代变了,也有人改名,把献东改成限东,很有创意,也颇有些胆子。现在这样的时代,卫涛卫宝们该绝迹了吧?

      再有么,就是和古人的名字联系起来。比如王度庐小说里的李慕白,这一个慕字下得真是千古风流一语点出,极品。初中同学叫徐贤达的,诸位猜猜是根据谁的名字改的?明朝开国大将军徐达。此人一生戎马天下为朱不要脸打下万里花花江山。天下大同被封为魏国公。一次徐达背上生疽,生疽不是大病,只是不能吃蒸鹅。结果朱不要脸钦赐一盘蒸鹅到徐府慰问,徐达含泪吃下,当夜暴毙而亡。其实吃蒸鹅不一定死,但钦赐蒸鹅摆明了你徐将军不死也得死。一代名将未曾马革裹尸反倒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不能不令人扼腕而叹。据说魏国公府现在还在南京某条老巷里,不为世人所知。回到名字,根据高中文言文教学来讲呢,这个贤字是意动用法,以徐达为贤了。当然了,贤达本身也是个词。

      有的时候,姓也普通,名义寻常,只是因为那个人物伟岸不羁,仿佛顺带名字也响亮起来了似的。比如项羽,比如李广,比如萧峰,比如我们学校学生会主席刘宇。我和刘宇开玩笑说既然你妹妹叫刘晴,那你就应该叫刘雨嘛,如果你非得叫刘宇不可那你妹妹就该叫刘宙。众人莞尔。

      那些叫什么招财进宝的,全都难登大雅之堂。什么张有财李富贵王占宝啊,上不了台面。搞笑的是,我爹就叫陈广发。有次广发银行开业他作为嘉宾,到场一亮身份证,众人咸拜服。

      名字能和文化典故联系起来,能让人会心一笑。如贾平凹《废都》里的庄之蝶,若做庄梦蝶更佳。初中化学老师叫谢乐菊,真个好名,恨其为何不姓陶。看到一同学的朋友叫曹横槊,顿觉霸气十足。不过叫周吐哺就不必了吧,听了真会让人吐哺的。要是叫王坦腹,可能潇洒过了头,可以考虑改成王檀甫,二字皆为古时美男子之称。要真来阮穷途嵇打铁,真该挨揍了。不过向思旧还凑合。嵇打铁改,成嵇广陵就飘逸多了。

      汉语的博大精深这时候就展现出来了,一个名字就是一段故事,就是一首诗,就是一支歌,就是一段数不完的人生。喝口清茶,我这样想。



    陈惟一的这篇文章,似在2005年,让我在眼花缭乱的来稿中挑出来的。其时,作者读高二,在南京师大附中。

    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会这样“有文化”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惟一】说名道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aj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