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泳池里游泳被熊孩子无礼对待,质问时被侮辱,稍微教育一下,家长就立刻失踪人口回归。然后双方开始争执,闹到派出所。
暑假里,在熊栏集体放风的时候,出一点事也不算什么。
但很快这件事情的报道被当地各公众号转发,微信也到处流传关于女医生一家的个人信息。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结果经不起舆论压力的医生坐在自己的车里,服下了500片安眠药。
这一次炸了锅,新闻很快报道出来。也许那一家四熊也没想,只是报复一下,不想出了人命,自家也被愤怒的网友挂在网上。一次小小的冲突算是毁掉了两家人。
然而除了对熊孩子和不负责任的熊家长的痛斥,更让人震惊的是舆论的强大力量。
为什么网上的几行字,就能杀死一个人?
今年过年的时候,一位嘻哈歌手被曝出歌词里有教唆吸毒、歧视妇女的成分。国家级别的媒体《紫光阁》在微博发帖指责。没想到歌手的粉丝们把“紫光阁”当成一家连锁餐饮,买了热搜,伪造了一个“紫光阁地沟油”企图“搞倒”这家公司。
事情最后闹出了笑话。热搜没多久就下了,为偶像报仇的计划也没能完成,反而成了新年餐桌上的谈资。
但是回头仔细想想,这位歌手的粉丝,绝大多数都是学生。可正是这群学生,他们却有能力花钱买一个胡编乱造的热搜,去诋毁他人。
这一次算是倒大霉,正面杠上了国家级的。可是如果像泳池冲突事件里这样,诋毁的对象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家庭呢?
现今的信息时代社会,信息鱼龙混杂。你完全不知道眼前的信息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还是别人胡编乱造的结果。
也许网友们真正参与了对某个罪恶的声讨,但也有可能,这只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利益刻意捏造的。他们把这些事情刷起来,吸引不明真相的人跟帖,制造一边倒的舆论。现在的说法叫带节奏。
你看到评论下面群情激昂,全部都在声讨一方,加上报道里的描述,自然而然便觉得:被声讨的那一方是罪恶的。在个人责任感和正义感的驱使下,也会跟上去骂街。
有些时候你认为自己所谓的正义,不过是被人利用的枪子罢了。
你有可能只是随便刷朋友圈刷到,进去跟着回复几句。也许你觉得自己只是泄愤,哪怕误伤了也是道个歉的事情。但是每一个人的每一条评论,合在一起都能形成一个大的舆论风向,这就是“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舆论压力最终会对一个人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
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理智判断,盲目跟风,指不准就中了别有用心者的套。
还是坚持一个原则:对于网络上那些事情,除非是调查有结果有定论的,不清楚真相,就绝不随意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