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笔法的核心在“起”、“行”、“收”三个字。无论是哪一个笔划,哪一种字体,哪一种风格的字都跑不出这三个动作。这三个动作是连贯的,共同构成了书写的基本过程。当然每一个动作又由字体、风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运笔细节过程,从而形成了字的不同特点。
“起”和“收”就是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它们实际上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为自然地“行”和转到下一笔画做准备。比方写一横,首先要有个向下顿笔的动作,然后再调转笔锋或把笔锋弹起来往右用中锋拖拽,结束的时候也要有一个顿笔调锋的动作,以让笔画显得更饱满有力并为接下来的笔画自然蓄势。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首先是由毛笔这种工具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毛笔的笔头是由动物毛束在一起制成的,沾了墨写字的时候呈现出的是下尖上粗的圆锥体状。要用这个软的圆锥体画线,势必在画的过程中笔尖部分是按在纸上的,笔尖先落纸,笔肚再按下去,这样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呈一个三角形落在纸上,至于三角形的大小,会因为书写者用力轻重的不同而出现变化,但它始终是个三角形,这会导致笔画的起笔部分也呈一个尖三角形。比如画一横的时候,笔尖在左,笔肚在右,这样画出来的线是在左边呈等边三角形的形状的,不论谁来写都是这个样子,象一根针尖向右摆放的针。收笔的时候,毛笔会顺势提起笔尖,这样向后拖拽的过程中随着笔尖的逐渐提起,笔画结束的位置也会呈现一个三角形状,比如悬针竖就保留了这个特点。这样尖起尖收的写法也不是不可以,好象早期的鸟虫篆这种写法比较多。但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笔划、乃至所有的字都是这种两头尖尖的样子是不是太单调了?也不好看。当然好不好看是后来人们形成的审美认知,如果人们从来都是这么写,也许审美认知也会发生变化,而不象现在。
但为什么不这么写?这不仅是一个审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么写很不方便,写字的发力和连惯性会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在写行草书的时候。即使楷书这种写法也只保留在悬针竖中,由于一般悬针竖一般都只会出现在一个字的最后一笔,并且是主笔,这个时候已经不太需要蓄势。
所以为什么写书法时要有“起”、“收”两个顿笔动作,更重要的原因是蓄势。
那么什么是蓄势呢?蓄势实际上就是为了笔划的运行蓄积力量。就好比打拳,出拳前先要将拳头收回来,然后再冲出去,这样才有力量。写字上也有同样的道理。书法上所讲的“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无往不缩”、“无垂不收”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具体到书写,“起”、“收”这两个顿笔动作不同的书写者的做法会不一样,比如起笔有的人会取逆势,而有的会取侧势。这或者是由于字体的不同,或者是由于书写者习惯和认知的不同而造成的,由此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也就是不同的笔法。由于这种不同更多地是受书写者的个人经验决定,因此就会出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笔法自古以来被说得神乎其神的原因。因为你认为这样对,我认为那样对,你认为这样写起来更方便顺手,我认为那样才方便顺手,难免就会让后人感到迷惑。实际上可能都行,只不过是不同的人习惯不同而已。而且后人也不能看到前人到底是怎么写的,只能通过他们流传下来的字去揣测他的用笔方法,这就更增加了难度,也更容易出现各有各的理解的情况。至于说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是后人心摹手追千年而以为最完美的书法?这是因为他有着自己高超的笔法技巧,这种高超技巧已与他的身心、审美、气质、才情完全融合,并得到了后世的普遍认同。但即使这样,他的儿子王献之却不太以为然,比如传说王献之说自己的笔法由神仙所授,又对王義之说过“大人宜改体”的话,可见在书写上王献之对其父亲也不是完全认同。这里倒不是要讨论二王的书法优劣和成就大小,而是说书法笔法是经验和实践中得出的,不同的人看法可能不一样,即使大书法家也不免有争论冲突。
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那就是书写的过程必然是“起”、“行”、“收”三个动作共同完成的。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才能饱满有力,顺乎自然,也才能产生韵律感,进而带来审美上的震撼,不象那种两头尖细的笔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