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以来,老祖宗从猿猴开始就将“群居意识”写进了我们的基因。背离组织,单打独斗的个体在与大自然的险恶抗争中一定会面临极度的危险和不安。为了让生命延续,猿猴们群居在一起,尽管需要忍耐压抑一部分个性和偏好,但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有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4747/fcd135c0973db175.jpg)
今天社会发展了,我们不再是猿猴,我们变成了人,我们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尽管这一切都是基于更复杂的社会协作和分工。社会不再偏执于对多样化的刻板印象,个体在城市中获得了更多的选择和释放。
办公室有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客户经理,本科学习数学。在他的脑海中各种公式,推理,猜想如数家珍。但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他总是会遇到沟通难题。他的思维言谈和身边人不同,他讲话别人听不懂,做事情又总会让人误会,慢慢地他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我们认真地就他的困难讨论了很多次,除了在思想上鼓励他开放尝试,还安排了另一个群众缘很好的小伙子和他结对子,在沟通方面相互帮助。
可能是他自己要改变的决心很强,也可能是搭档的小伙伴引导地到位,没过多久我们就看到了他显著的变化:
调查客户的时候表现得热情善谈,顺着客户的需求和角度去迎合,而对心存怀疑的地方不再直言追问。回来写调查报告的时候开始没有独立思考的部分,只是简单照搬客户提供的信息,名副其实变成了一个“书记员”。和同事们的关系表面看也融洽很多,谁有困难他第一个跑过去,无条件支持也不考虑自己的分内事有没有做好。谁讲一个笑话,无论好不好笑他都生涩地陪笑着,只要让别人开心,他就觉得自己在合群的路上更进一步了。
直到一笔逾期贷款爆出来,才让他意识到自己这么努力想合群换来的是如此残酷和惨重的代价。原来自己这么想抛弃的耿直和理性竟然一直是他的铠甲。
所幸贷款风险很快化解,但是小伙子的内心还是掀起了另一轮翻江倒海的质疑: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4747/9e7e17d6dd2312ac.jpg)
合群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种必须而是一种能力。需要合作时,我们打开合群开关进入协作模式,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但不需要我们协作时,我们也可以退守在自己的世界,享受孤独,享受宁静,享受自己天性的自由。
不去列举世界上有多少伟大的灵魂都是孤傲于世人的。我们也不想去劝内向的人努力合群,就好像没有内向的人劝外向的人早点回家一样。
学习和外界沟通协作就好像我们学习英语,学习驾驶一样,这中间一定也有方法和套路。当然很多人在学习时,尤其是饱受融入困难煎熬的人都会陷入矫枉过正的困境。这都没关系,一点一点调整心态,调整尺度,用心去体会其中“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的区别,换位思考,我们都可以做一个保有内心世界,又可以和外部周遭和谐相处的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