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隋朝末年,官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公元611年,隋炀帝一意孤行,发兵远征高丽,失去民心,处处是农民起义的旗帜及反抗暴政的呼声,太原留守李渊本为隋朝命臣,但长期得不到隋炀帝信任,在次子李世民的反复劝说下,李渊终于起兵,短短半年,李渊父子统帅的军队超过20万。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继位,改国号唐,李家天下拉开帷幕。
玄武门之变
李渊之子李世民战功显著,但他没能成为太子,天下必归枭雄。唐高祖武德九年,李世民带领尉迟敬等九员大将埋伏玄武门外,一箭将太子李建成射死马下,其弟李元吉在激战中中箭落马。(唐太宗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污点之一弑兄夺位)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被迫交出了兵权,并下诏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此时李世民面临的是隋末战乱而百废待兴的唐王朝,如何开创贞观之治,重整破碎不堪的大唐山河,组建一个团结高效的核心领导集团便成为当务之急。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李世民善于纳贤由来已久,早在武德四年,身为秦王的他九创办了文学馆,广泛搜罗贤才,罗致当世文士,馆中集有十八学士,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军事政治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十八学士组成了李世民的智囊团,不仅帮助他成功上位,而且成为日后贞观之治的核心力量。
但此时唐王朝面临的是更为险峻的局面,来自朝廷存在三种人,一种是唐高祖时期出身关陇贵族山东士族的旧臣思想守旧畏惧农民,第二种是李世民秦王时期的部下如房玄龄善于出谋划策但对整个社会情况不了解,第三种人来自民间和基层特别是参加了隋末山东地区(崤山以东)起义的武装力量对动乱结束后对山东人民的需求十分了解,能够正确分析形势(魏征是山东士族在朝廷的代表之一)。
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召见了玄武门事变中坚定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并为其出谋划策的魏征,对魏征的直率与忠其所事青眼有加,不追究旧怨马上重用魏征。魏征感谢李世民的知遇之恩,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的特点是懂得治国理论,懂历史的经验教训,了解社会的现状,站得高看得远,他在贞观治国方针的制定,协助唐太宗治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唐太宗意识到君主的独断欲将使得国家进入危亡的境地,听取魏征的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贞观年间形成了兼听纳谏的良好风气,除魏征外经常进谏的大臣还有王珪、戴胄、马周、张玄素等人,以及长孙王后,甚至在隋炀帝时期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闻名的封得彝也有多次进谏记录。太宗在位二十多年,光是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达数十万言,皆切中利弊,对于改进朝政,帮助唐太宗施行正确的决策起到巨大作用。
先存百姓,方有国君
登基两个月后,李世民亲自主持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力图实现天下大治,辩论一个开始便出现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以山东士族封得彝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民心大坏要继续实行高压政策(隋末动荡中世家大族是受打击对象,他们要反攻倒算),以魏征为代表的山东豪杰普通地主阶级出身的代表是反隋力量了解山东河北地区的民间动向,认为大乱后民心思治,经历长期战乱的百姓需要安定。李世民总结曾经繁荣富强隋朝不到四十年走向灭亡的原因,大兴土木广置宫室、东征西讨穷兵黩武。李世民惊叹于在隋朝盛世中创造奇迹的民众,在隋后战乱中爆发如此巨大的威力,让隋朝政权土崩瓦解,让他对国与民,君与民的关系有着十清醒的认知,从隋末战乱及传统文化中得出结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为了不重蹈覆辙,李世民为更好大治,常与大臣们共同讨论治国方针,百姓如同水,君主如同舟,君民一体,休戚与共,正是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以百姓心为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在此理念下,李世民定下了抚民以静的策略,形成以民为本的思想,并转化为具体政策。
执法方针
法制是治国的前提,并保持执法的公平性,李世民登基伊始,便令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完成唐律疏议三十卷。完善的法律制度,依赖执法力度,唐太宗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亲戚故友王公大臣概不能外,并以身作则执法如山。唐朝法律的特点是,职制律为先,其理念是法律首先是管官吏的,官吏必须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要求行事,其次才是规范百姓的法律。法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李世民强调执法要慎刑宽刑,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贞观五年,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回中央,对复审有明确规定,增加纠正冤假错案的机会。
修建水利,促进农收
在农业社会,粮食丰欠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一次洪水或一次大旱都可以致百姓颗粒无收,从而引发社会动荡,政权动摇。为了加强水利建设,唐太宗整顿治水机构,工部设水部郎中和员外郎,京师设都水监,掌管京师河渠疏浚与灌溉事宜,贞观年间,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为解决扬州旱灾修建的扬州勾城塘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八百余顷,从此扬州连年丰收。沧州、夏州朔方、汴州陈留开渠引流,丰产粮食,都江堰的建成促成天府之国的千年富庶与稳定。
抚民以静,鼓励生育
在农业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隋末战乱,北方突厥掳去大量汉人,同时不少人民为避乱而北逃,导致人口锐减,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万户(隋文帝鼎盛时期人口达到八百九十万户),不及隋朝的四分之一。李世民继位后,意识到人口严重缺乏的问题。太宗下诏,一是鼓励人口增殖,二是鼓励寡妇再嫁,三是从突厥赎回逃亡人口。为巩固汉人人口,唐太宗规定,男二十女十五为法定结婚年龄,生男丁政府适当奖励,无能力娶妻者政府给予帮助,并把人口与婚姻增加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标,作为升降参考。唐高宗即位之初的永徽三年,全国登记户数达三百八十万户,人口近两千万,比武德年间增加了近一倍。人口是维系一个政权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治国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社会初定,经济恢复
唐王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外户不闭,马牛布野。至于内忧外患,贞观二年,唐太宗消灭割据势力梁师都,基本解决了全国各地割据混乱的局面,统一了中国。贞观四年,名将李靖率唐军肃清了多年危害边疆的突厥势力,使唐王朝北方边疆得以安定。此后的十多年里,吐谷浑、高昌、龟兹等或被击败、或主动归附,唐朝势力达到天山南北,西部边疆从此稳定。此时的唐王朝有足够兵力取得战争胜利,但李世民认为,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且稳定并不长久,只有采取怀柔政策,以德服人平等待之才能让边疆真心归附(抚民以静的思路战胜了拓展版图的野心,私以为是唐太宗杰出于其他帝王的一面)。
融合外族,称天可汗
贞观十五年,十六岁的文成公主和亲远嫁到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夫人。这是唐王朝与少数民族的联姻策略,还带去丰厚的嫁妆——先进技术,让汉人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农具制造等技术先后在西藏传播开来。唐太宗认为少数民族与汉人同等,许多少数民族将领、部落首领得到重用。东突厥归附中央政府后,为加强管理,唐太宗将他们中的大部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高度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挑选部分人担任京官武职,其成功治理经验又推广至其他少数民族部落,多有外国可汗臣服于大唐。唐朝威震寰宇,天下各族感恩戴德,纷纷融入唐朝俯首称臣,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唐太宗受到各少数民族如此爱戴和感恩的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稳定而统一的大唐帝国所具有的强大的归附力和影响力。贞观年代,唐朝版图炒股欧强大的西汉王朝,贞观十四年,唐朝疆域东至东海西至今天的新疆,南至现在的越南,北抵蒙古大漠,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王朝。
强盛王朝,大兴文治
唐太宗统治下的贞观一朝的强盛,不仅表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辽阔,四夷来朝,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享太平,而且表现在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设文学馆、弘文馆,罗致贤才文士,搜集整理经籍图书。太宗酷爱读史,十分强调历史经验对于当下的影响。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史》其中八部史书,是贞观年间在太宗主持下完成的。贞观年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武将出身的李世民坚持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武将更懂得沙场的残酷吧),促成全国大兴文治,且自身读书不辍,时常彻夜苦读不知东方既白。太宗如此的文化爱好与身体力行,贞观一朝的文化发展水到渠成。
贞观后期
魏征、房玄龄、长孙皇后、杜如晦等,忠臣爱妻谏士一一离去,贞观后期的太宗遗憾出现渐不克终现象,太宗对关陇贵族的官吏越来越看中,对来自民间的官吏越来越猜忌,造成高宗初年关陇贵族的一统天下。太宗晚年遭遇太子风波和征伐高丽失败,使情绪低落诸病缠身,贞观二十三年五月,病逝于翠微宫,年五十二岁。太宗驾崩,万念同悲。太宗遗嘱丧事一切从简,一生坚持约己克俭的原则。贞观之治彻底落下帷幕。
摘录专家点评
唐太宗留下的代表大唐万千气象的气魄,开放的国策,四海一家的胸怀,重视制度建设,法制建设,而且把君民关系提高到国家根本的,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高度,历代君主都未达到如此高度。
爱民如子,从善如流,自行内敛,求贤若渴,崇尚简朴,克俭制欲,对于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