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2018年1月26日,我有幸加入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发起的项目“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了解项目主题、内容、时间、要求等,特别关注要求一栏:
“需要保证每周至少阅读一篇文献(项目发起人会组织开展阅读文献的选择);保证每次阅读后都分享读后感并与同行交流、写出相关评论或提出相关问题(采用固定时间网络交流和非固定时间自主分享等组合方式);努力将阅读与自己的实践结合;努力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论文;努力参与相关学术会议。”
几个关键词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读、共读、撰写、分享、提升学术能力……这对于一个缺乏系统学习指导的我来说,是个好机会。
二、开始
2018年1月28日,李教授发送了第一次共读准备:
1、阅读内容:《中国班主任研究》序言
2、前期准备:请大家先准备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作为发起人和这本书的编者,为什么会推荐首先阅读序言(如果有后记,我还会推荐同时读后记)?
第二个问题:您自己以前的阅读,会有意识地“读什么”?也就是说,在别人的文字中,您准备读出什么?
3、 阅读与写作过程:请务必留下每一次的材料,可以命名为第一稿、第二稿等等;建议每一稿都用修订模式,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变化过程。
《中国班主任研究》这本书的封面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常班级生活中的孩子们,呈现出自然真实的样态。以学生的照片作为封面,体现了学生发展观和学生立场。这本书的标题也很吸引我,“中国班主任”,流露出一种国际视野、中国教育特性、中国传统教育的自信。“研究”,我的理解是两个层面,一是指对“中国班主任”这个群体的研究,二是指对“中国班主任”工作领域的研究。
三、阅读
(一)主动自发型的阅读
2017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我做了很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自感学养不够,能力欠缺,除了不断向他人学习,常态化的学习就是读书。很多时候,我是带着任务读书。不管是为了获取所需要的资讯而读,还是为了提升自我的理解能力而读。其共同点是主动发现的读书。先读目录,试图了解书的基本架构;再看序,试图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视角和重要观点;粗略地翻看,大致知道这本书写的是什么,把握书的重要观点;有选择性地重点看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略读自己感觉不是很重要的篇幅。这本书就算翻看完了。放在那里,等下次有时间或需要时再仔细读。很多时候,判断一本书要不要多读几遍,或者判断读一本书的速度,全在于我自己的感觉,和当前迫切需要完成任务的关联度。这种自发的阅读,和不读书相比,总是有获得的。但是,是否能真正地增进自身理解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指导性的阅读
十多年来,我不间断地在语文教学上搞“读写结合”,创设老师“给读”、“带读”、师生“共读”、学生“共写”、“共享”等模式。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由于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珍贵,学生能养成自我阅读的习惯,得先让学生尝点“甜头”——学科成绩的提升和内在世界的丰盈充实。老师精选选书籍、适时指导、摘抄随笔、师生共享,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学生“黑暗”摸索的过程,学生在老师提供的有营养的书籍中,阅读分享中,能培养主动发现、思考质疑的习惯。
指导性阅读对于学生的提升帮助有一定的帮助。如今,我能再做一回学生,得到作者、编者的过程性阅读指导,在群体中共同分享读书心得,在对话空间和学术平台上所带来的提升,一定是不可预估的。
(三)辅助型的自发主动的阅读
不管读者出于何种目的读书,真正地阅读发生在“对话”中。一本好书的作者,一定是比读者的学养要“高深”。作者与读者之间,出现“水准不同”不是坏事,读者感觉一本书读起来费劲也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如果因为这本书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外,而不愿意思考作者的观点,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包括时间和精力,那么,对话不可能出现,理解能力也不可能提升。
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差异,也许是让一些读者退缩,或者成为不能读完整本书的原因之一。但是,我认为,缩短差异的过程,正是学习的过程。当读者认真地去思考作者的观点,明白作者的意思,以及为什么这么说,甚至在实践中落实落细。真正地阅读发生了。
但是,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人能够指导你来读书。如果指导者又是作者,我想,读书的过程也许并不会变得轻松,相反,可能会变得更加辛苦。因为,作者也许会不断引导你从粗浅了解走向深入理解,不断启发你的心智,让你缩短与作者之间的差距。读者,将在作者的帮助下自我发现,在主动地阅读、倾听过程中,快速地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次项目发起人是李家成教授,在半年的学习时间内,将“阅读‘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的文献;开展研究实践;开展学术性写作或表达;开展专业对话与交流。相关活动会与华东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专题的博士生、硕士生课程直接整合。”发起人即是书籍的编者、作者,精心选择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学习者。我有种预感,这正是我理想中的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学习者在老师的帮助下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阅读和倾听。
四、序言
以往拿到一本书,我都是一口气往下读,边读边划出关键句,直到读完才放手。好书,我会反复读,有时在空白处写点文字,做点读书笔记,写个读后感。但这些,都是基于整本书阅读。我也曾经参加过“拆书阅读”,由组织者提供书的部分章节,大家共读,独立思考后共同分享,效果非常不错。如今,我手头没有整本书,按要求仔细看序言。第一遍读,快速浏览全文,感觉交代了本书出版背景、出版意愿、发展愿景。第二遍读,在电脑上划线,用黑体字标注。第三遍,边读边画思维导图。第四遍,边读边修改思维导图。第五遍,再次整体阅读。一篇序言,读了五遍,越看越觉得富有深意。以下是我读序言的个人理解:
(1) 出版背景
1.基于中国班主任研究现状的研究。序言中提到了“令人不解、发人深省”的现象,即“实践上的‘大众化’和研究上的‘小众化’之间的巨大反差”。表现在中小学班主任众多,但研究班主任工作的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的人数并不多。序言中提到的“学术平台较为罕见”,也是矛盾反差凸显的重要原因。
2.基于“中国班主任之中国个性与世界贡献”的研究。近年来,一大批专业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全身心投入,伴随着2014-2017年六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一些国际会议的召开,期刊的推动发展,国内外高校学者的投入,中国班主任研究从实践变革、理论研究、国际对话等视角得到重视。
(二)出版意图
1.在多方努力、通力合作下开始的研究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序言中的一段话,让我对书本内容充满期待。“这本书要传递的是对中国班主任研究的信心,要开发的是中国班主任实践与理论的一系列相关主题,要建设的是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学术平台与对话空间,要创生的是中国班主任的新理论与新实践。”
2.在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的建设中开拓新的对话空间和发展趋势。
(三)发展愿景
序言中提到“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还需要更多建设。”一方面,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中国班主任的终身教育内涵、国际对话实力、学术发展价值、传承中国教育传统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建设。另一方面,希望在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能出现新的学术生态、社会生态。
五、感想
读完《序言》,我对整书本的内容进行猜测:
1.这将是一本解决中国班主任面临问题的书。序言中提到中国班主任实践“大众化”和研究“小众化”的现象。善于从矛盾冲突中入手,在“令人不解”中反思,在“发人深省”中开发、建设、创生。
2.这将是一本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建设性的书。序言中提到专业研究人员、中小学校长、班主任的全身心投入下,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追求、有投入的研究群体。书中一定会有六届论坛的概述,或者重要研究成果;一定会有中国班主任在国际上的个性展示和独特的世界贡献;一定会有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班主任。同样,有情怀、有追求的读者,可以站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共同参与建设。
3.这将是一本创新中国班主任研究领域的书。我从序言中,感受到了中国新一代教育研究者创新的实力和担当。作为研究者们构建的对话空间和学术平台的本书,将给读者带来如下创新点:在国内外研究者和中小学校长、班主任之间构建新群体;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体现出传承中国教育的新价值;在共同研究中创生中国班主任的新理论和新实践;开发中国班主任的新样态;在国际对话中展现出新实力;在共同学习、研究中形成新动力;在实践变革中形成新愿景,获得新生态。
序言中提到:“而这些,还只是一个开始。”对于我来说,加入“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完成共读准备,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将和有追求、有投入的中国班主任一起,从“开始”加入学习到共同“建设”,行进在“中国班主任研究”的专业发展之路上!
附:《序言》思维导图
从“开始”到“建设”——“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第一期”共读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