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起源
做为家境一般的七零后,从小到大写在各种留言册和个人简历的特长都是:无。班级学校的各种晚会都自觉的站在边上鼓掌。没办法啊,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给大家展示的啊,唱歌五音不全,跳舞身材比例不协调......好不容易养个娃,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自小就毫无特长。
02选择
问题是当娘的都一无所长,怎么教孩子呢?咬咬牙送孩子上兴趣班呗!所谓兴趣班应该是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去选择的,可是天知道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好像每个娃都喜欢涂鸦,也会听到音乐摇头摆尾的扭一扭。
家长的眼里,自己孩子都是有天赋的。兴趣班的老师会说:学绘画培养专注力,学跆拳道强身健体,学乐器培养情操......选到最后,很多家长已经忘了孩子的兴趣何在,记住的却是要通过兴趣班提升孩子某个方面的能力。
03过程
参观了好几家培训机构,加了若干电话和微信,咨询了认识的不认识的好多人,试听了好几门课程,终于敲定了某一个培训班,乐滋滋的带娃去报名。报名费若干外加材料费,热情的老师又是送课时,又是送礼物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拣了大便宜,回家仔细算算,每节课仍然昂贵无比。第一节课后,老师会当面或通过微信由衷的感慨:"一看这孩子就是搞XX的料啊,领悟力特别强......"让家长坚信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自己孩子距离成才就差一个兴趣班的距离。
刚开始孩子还会兴高采烈的去玩,风雨无阻的几周下来,去兴趣班的热情骤降,问及原因,往往都是老师太凶,考级太难之类的。苦口婆心的劝阻,暴跳如雷的押送,硬生生的把孩子的兴趣变成了噩梦。
期间还要按照老师要求购置用品,辅导费用也是竹子开花节节高。因为幻想孩子有朝一日在艺术殿堂获得鲜花和掌声,许多家长心甘情愿付出精力和金钱,年复一年的在孩子身上投资。
04结局
很多孩子自从上了某个兴趣班,忽然对此不再有兴趣。朋友的孩子喜欢绘画,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喜欢涂涂画画,家里地上墙上都有孩子的"杰作",自从参加了兴趣班,从来不在家里画画,说在兴趣班已经画够了。几番折腾下来,家里的画板已经束之高阁了,孩子的绘画水平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
很多家长不管孩子兴趣与水平如何,一般在五六年级都会果断为孩子重新报班,绘画之类的兴趣班会被奥数之类的学习班取而代之。孩子终究是要考大学的,兴趣又不能当饭吃,一切要为学习服务。
05结语
仔细想想,孩子的兴趣班就是个坑,家长裹挟着孩子义无反顾的往下跳,最终跌跌撞撞的再爬上来。家长抱怨,孩子哭泣的事经常发生,很多人早就忘了报兴趣班的初衷是什么,也是,谁没事干,掏钱让孩子纯粹的去玩啊!日子过得这么拧巴,报班干嘛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