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成:成,就也。象,犹始也。成象者,物始具形象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言“有”之运动为母者,是“有”之运动赋予万物形象也。
谷神不死。
河上: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原成:河上公言“人能养神则不死也”,他的这种思想是完全悖离老子本意的。老子说“以百姓为刍狗”,是点明人是有生命限度的,是不存在什么养神则不死的谬论。
河上公此篇注释皆是“养生”解释,是不符合老子本意的。也许河上公此篇所说虽不合老子之义,但一定符合了某类人的需要,或是符合了某种人那种狂妄的思想,与天地同寿!
谷,生养万物而不生养自身同类,故自身不灭。
自身不灭者,谓之神。
是谓玄牝。
河上:言不死之有在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性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于口与天地通,故口为牝也。
原成:河上公言“玄,天也。鼻为玄,口为牝。”古之先贤之“玄”如此。
凡是能生养自身同类的,称之为“牝”。人生人,畜生畜。
凡能生养天下之物而不生养自身同类者,称之为“玄牝”。
“玄”字,取其变化之意。生养同类,是没有变化的生养,是牝。生养天下之物,是有变化的生养,是玄牝。
老子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谷神之所以不灭不亡,是因为谷神有“玄牝”功能。
关于道德经第六篇的原文与译文,可以参考我的视频:道德经原成基础篇之六篇:谷神不死。

更多内容可参阅作者的“道德经原成”系列视频。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