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看明星八卦,发现大家对出事之后的回应不尽相同。回应的好,可以瞬间黑转粉;回应的不好,粉转黑,掉路人缘,丢代言甚至丢工作的都大有人在。
说到底,或多或少跟「传递信息」能力出问题有关。
一、出现问题,咋样让别人都站我这边?
以上周一度占据热榜的网红“阿沁刘阳分手”事件的女主阿沁为例,她的分手博文,绝对达到了优秀水平:
来简明扼要的说一下她文章的重点:
1.她的男友刘阳出轨了;
2.我对他真情实感,所以我非常痛苦;
3.希望给大家一个交代,也抱歉没能给大家一个爱情的范本。
首先她的定位非常精准,这篇文章的主要受众,是她的粉丝而非我等吃瓜群众。
这里的「给大家道歉」「给大家做了这样的示范」,显然不是指我们这种无关路人。
基于合理的猜测,她的粉丝构成,应该大致包括:
1.对她本人喜爱;
2.对她和刘阳恩爱CP憧憬
3.对她内容有兴趣,但对她本人感情不深这三个群体。
既然分手,那就等于拆了CP。就跟很多电视剧CP一样,这类人往往因CP聚而聚,因CP散而散,甚至撕。
原因不难理解:CP不再之后,萌点也不在了;以前吃的糖,都变成玻璃渣;而谁拆了CP,谁也要承担更多怒火。
也因此,需要加强明确表示的部分是:以前的糖还是糖,不是人设情侣(这个点她在几次回应中反复强调过);如果有人拆了CP,或者把以前的糖变成了玻璃渣,那个人也不是我阿沁。
而更有智慧的是争取同情。
CP粉的萌点没了,怎么留住?一般关注者对自己没有认同,如何加强认同?以性格为卖点的网红,受众往往更感性,而CP粉更是如此。
因此,表述痛苦的处境和情绪,争取同情,在这种情况下,会是很好的策略——还可以进一步争取大众好感。
这表述,一个渣男的形象立刻建立在脑海中。
简单地说,这篇文章精准地把握住了受众和受众心理,因此,获得良好的效果,非常合理。
我们表述信息,都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人们会理解和支持哪些人呢?他们自己,或跟他们自己有关或类似的人。
也因此,无论你要表述什么,能否用生动的细节唤起大众的同感,继而在感情上站在你那边,就非常重要。
比如前段时间的具惠善和安宰贤离婚大战,具惠善在这一点上,几乎有压倒性优势:
且不论具惠善的描述是否属实,这些表述,非常生动,也让人很有代入感,一下就争取到舆论的同情:
不性感的rutou;
他好像只是短暂地爱了我一下;
你爱过的女人变成了幽灵;
连起来看阿沁的文章,也有异曲同工的表述,包括:
宁愿自损一千换你八百;
摸我的身体就像在摸自己;
心脏痛的要裂开;
能不能找出「跟群众的重合点」,能不能表述的令人动容,基本决定了群众愿不愿意情感上偏向你。
二、糟糕的吵架/公关文都长啥样?
对于自己关心,或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大多数人其实都有很多话想说。但很多时候,不停说、反复说、什么都说的效果并不好——甚至弄巧成拙。
超全运营素材包今日更新:
自媒体爆文解析:掌握这6点,你也能成为爆文专家
微信公众号推广涨粉套路
产品运营:K12教育行业的获客,留存和转化
社群变现的道与术:私域流量&用户运营
小米80万微信米粉是怎么炼成的
领取方式:私信「运营」领取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没搞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在争论中,就对方对事实的质疑,往往必须回应,即「该说」的。并且态度一定要端正。
比如前几天女演员江一燕获得了“美国建筑大师奖”,随后有网友提出质疑,于是10月22日晚,江一燕通过微博发表长文,回应“美国建筑大师奖造假”一事。
毫无疑问,她这个回应显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反而在之后引起群嘲。仅从公关的角度看,在这个惨不忍睹的回应中,至少存在着3点致命的错误。
1.回应焦点模糊
网友质疑的核心问题是:江一燕真的懂建筑吗?
毕竟建筑这个领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来的。而且,你第一次参与设计就拿奖了,对在这个行业奋斗兢兢业业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专业人士来说,莫不是天大的笑话。
没有对专业的释疑,江选择避重就轻,说来说去,却没有贴一张设计图设计手稿,不能拿出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证据来。
如果一个危机公关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那么她所做的任何解释和回应都是苍白无力的。
2.态度盛气凌人
在这封回应中,江不但没有放低姿态,语气和文字反而透露着作为公众人物的盛气凌人。
是的,我玩公益、玩摄影、去山区支教,随便哪个领域,我随便都能做的很好,而你们这群无名之辈,只会在网上BB,有本事你们也拿奖啊,说我不配拿这个奖的人,不过是嫉妒我。
这口气可以说是很冲了,一下子就非常败好感。
3.把网民当对手
这是危机公关的大忌。
因为她把对小部分人的愤怒,在给大众的信息中表述出来,很多群众本身对此事就只是单纯的抱着吃瓜心态看看,没想到这回应火药味十足,让大众感受到了莫名的攻击感,自然让人恼火。
三、出现问题,官方应该如何正确回应?
在这里不得不提李佳琪,作为2019年风头最为强劲的直播带货网红,李佳琦的名字频繁出现在了微博热搜的靠前位置,热度和一些当红明星相比也毫不逊色。(上周李佳琪还做了演讲,干货满满启发颇多,感兴趣的戳这:当李佳琦开始做演讲,你会买账吗?)
然而人红是非多,即使每次在选品方面都十分严格的李佳琪团队,也难免翻车。
10月30日,李佳琦在直播中向粉丝推荐某品牌的不粘锅时,小助理打进锅里的鸡蛋却牢牢粘在了锅底。他一边拿起铲子试图救场,一边说:“这个没有放油,它是不粘的,而且不会糊。”
言外之意是,这款不粘锅只有放油才不会糊锅。
这一说法显然不够专业,很快被网友质疑:真正的不粘锅就是不放油也是不会粘的。
10月31日,不粘锅公司的客服做出回应:直播中粘锅是李佳琦不会做饭,锅没有问题,会做饭的人都知道这是把冰的鸡蛋丢进热锅导致。相当于把锅全部甩给了李佳琦。
李佳琦的回应,则是在直播翻车发生后的第三天。
11月2日,李佳琦通过澎湃新闻独家回应,并录制了一段近五分钟的视频进行解释。
李佳琦回应不粘锅_腾讯视频
我们可以从视频中提炼出以下几点:
1. 直播中出现粘锅情况,是因为未按照说明书操作,没有对新锅过热水。
2. 之所以一直强调锅不会粘,是因为自己使用了几个月,从来没有出现过粘锅情况。
3. 李佳琦现场演示了旧锅和没有过水的新锅煎鸡蛋的情况,证明了没有按照说明书过水,确实会出现粘锅情况。
通过李佳琦的这一系列的操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直播中出现粘锅情况,并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而是操作不当造成的。
1. 及时回应,不甩锅
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性”“主动回应”,而不是效仿很多品牌面对舆论危机“装死不回应”,首先要让消费者或者吃瓜群众感受到你的诚意。
及时公关,不仅可以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更可以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重视的。
2. 态度诚恳,不敷衍
拿上文的江一燕和李佳琦举例,明显看出李佳琪的公关回应,给人的感觉是相当真诚,有理有据,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而不是应付过关。
就拿不粘锅事件来说,虽然李佳琦并没有遵循危机公关的“24小时黄金时间”,是在事情发生的3天后才做出回应,但他让消费者看到三天里,团队一直在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是随随便便出一份声明敷衍消费者。
这种态度,和不粘锅公司在第二天就甩锅李佳琦的行为对比,高下立见。
3. 立场鲜明,不逃避
很多品牌的危机声明,通常逻辑不通,顾左右而言他,意图混淆视听,转移注意。
而正确的公关声明,总是简单明了,客观陈述事实,有自身的过失绝不回避,不是自己的错误也绝不妥协,不卑不亢,立场鲜明。
ps:觉得有用的小伙伴,记得点个赞,支持一下!
最后送你一份大礼,积累多年的【超全互联网运营资源包】,300G海量运营学习资源,等你来领。
领取方式:私信【运营】即可领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