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在焦虑中远行》

《在焦虑中远行》

作者: 北堂野望 | 来源:发表于2023-02-25 21:25 被阅读0次

文/江右

      周末小憩,相约去宁波,坐在表哥的副驾驶座上,不知道是谁打开了话匣子,突然就聊到了我们这代人的不易,结婚难,不结婚更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家仿佛和所有的物质挂上了关系,房子 车子 票子。原本成家必备的感情基础,也突然变得可有可无。我们聊着聊着,开始深挖起这件事情背后的本质,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这件事情看似是大环境所致,其实是被人为设计过的。资本的逐利,政策的宣导,无良媒体的推波助澜,这些看似有些飘渺而又不切实际的指向,却又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一念及此,我对表哥说了这样一段话,看清事情本质的背后,但又无力改变的时候,往往是最痛苦的,年轻人没必要焦虑,顺应时代才是王道。

按照正常逻辑。1918年前后的毛泽东最应该焦虑:北漂的他和七八个人挤在出租屋的通铺。他不仅没有房子,还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资产的东西,也没有老婆孩子。当时的他,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每月只有可怜的8块钱,可他日日接触的却是一个月几百块工资的大师,教授们。

寻常人面对这些工资几十倍于自己的大师时,心里难免会失落,尤其是当时每月拿着280块的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了两岁。

人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巨大对比下,毛泽东心里焦虑吗?不,他并不焦虑,他不仅不焦虑,还专程跑去各种听课,在课堂上,他还要提问。

面对这种存在,胡适本人是有一些情绪的。所以,当时这个看起来像穷山沟里跑出来的“穷学生”向他提问时,他选择了拒绝回答。

毛泽东对此的态度是不以为然,想来,他平常遇到的类似情况是很多的,以至于他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毛泽东对胡适等大师对自己的态度,没有任何情绪,被拒绝无数次后,他依旧举手发问,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毛泽东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无论环境怎么恶劣,他都是该干嘛干嘛,丝毫不受影响。北漂时,大冬天里,没有足够多的御寒衣物,他竟然跑去天津看海。哪怕冻的哆嗦,他还有闲情逸致去逛公园。

哆嗦着回来后,他还不忘在文章里写道,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梅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

别说是在寒冬腊月天,就算是春日晴好的天气,现在的年轻人也很难全身心逛公园了,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是真正践行了。

换作寻常人,处在毛泽东当年的境况里,恐怕已经各种感慨“时运不济”了。毛泽东毕竟不是寻常人,他从来不会说:“哎,都是同龄人,他一个月都拿300块了,我还在温饱线挣扎”。他更不会说:“我现在看起来这么糟糕,怕是没有指望了。”在最该焦虑的时候,他不仅不焦虑,还极其积极乐观,他谈恋爱,追大师,听演讲,组织社团,忙的不亦乐乎,完全是一副天下我有的态势。

毛泽东淡定从容背后,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作用,也与他坚持读书和思考有很大关系。这三样,造就了后来面对被排挤,重病等各种挫败时依旧岿然不动的毛泽东。

也只有这样的毛泽东,才能在革命士气低迷,不断有人发出“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时,站出来做了最前面彻底的正面回答。

直面问题,才可以经由思考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点,毛泽东深以为然,所以,他从不逃避任何问题,每次出现问题,他就开始拼命思考,并找寻解决之法。而不是陷入各种焦虑的情绪里。

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曾坦言:相比为立志而读书求学,首先应该是去向追求真理。这个世界没有贯穿万物的真理,每件事的规律都不一样,但去向真理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不断学习,思考。

说到此,毛泽东不焦虑的原因也出来了:他掌握了拿到真理的方法。焦虑除了徒增烦恼,实际没有任何作用。当然,它也有另一个作用:让你无法全身心临在当下,让人更加焦虑。

因为焦虑的人无法抓在当下,他们无法沉下心来学习,并进行真正的思考。他们面对问题,总是脑子随便想想,就拿着一套不成熟的理论四处尝试,美其名曰试错,结果,他们通常四处碰壁被撞的满头包,越被撞,他们也越发焦虑,越发想速成,如此,自然陷入了焦虑的陷阱里,再也爬不出来了。

如毛泽东这样的淡定者,早已通透了事情的本质规律,它必经反反复复,不断修炼,精进,而修炼精进,恰需要各种挫败磨砺,所以,他们哪怕头破血流,也依旧永不放弃。

毛泽东早已看透了这群焦虑的青年,他说:“很多人就算是下定决心去做什么事情了,但真正稍有挫折,付出的代价超过预期,立马就不干了。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世界上没有完全笔直的道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世界上没有完全笔直的道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毛泽东的这句话,当可以帮助无数人缓解焦虑。寻常人看来,“不舒服”“境遇不好”,“看不到前路”等等,都是焦虑的源泉,他们会厌烦它,恐惧它,可毛泽东却只会把这些当做提示而已。随后,他会依据这些提示的指引,不断找寻,从而拿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是《格言联璧—处事》里的一句话,也是毛泽东一直践行的。他已在前方为我们指路,做好当下,就是去向千万里。有伟人在前面指路,我们当没什么好焦虑的。

相关文章

  • 远行

    《远行》 远行是焦虑的,些微惶恐,些微激盼, 总是思乡的,如那渴求归根的纷纷落叶, 长夜寂寂然,远行的焦虑的确突显...

  • 等待

    等待是一次远行 一次没有目的的远行 你会在远行的盲目中焦虑 也会在焦虑之余收获惊喜 等待是一种美丽 一种略带忧伤的...

  • 在焦虑中成长

    十几岁,焦虑着怎么长不大,天天爬起来还是二年级,什么时候能等到五年级毕业啊。上了初中,焦虑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亲戚...

  • 在焦虑中穿过

    自上次感冒之后,精神一直处于很萎靡的状态,无法积极的思考。30岁之后第一次有如此长久的挫败和焦虑感,一时找不...

  • 在焦虑中成长

    早上起来看了一篇文章,故事是甜蜜幸福ending,我却莫名的看的心伤,我清楚的感觉到,时光荏苒,一切如故,一切却都...

  • 在焦虑中存在

    不焦虑,对于一个生活在万分焦虑气氛中的我们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 大人为了生存东奔西跑,孩子为了学习上下求索,即使...

  • 在孤寂中成长,在焦虑中自强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只有自己知...

  • 在焦虑中成长,在反思中前行

    这两天焦虑感急剧上升,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要怎么做。二十一岁了,没有特长,没有技能,没有存款,工作也是一头雾...

  • 在人生的旅程中扬帆远行

    其实我更想将名字翻译为《赢在内在》或者《与自己谈判》,这本书是指导我们如何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本我,并最终达...

  • 在焦虑中突破自己

    最近一段时间,焦虑的不行,倒不是因为迷茫,而是因为学习内容太多,怕把控不住,都是焦虑是对已知不够自信,对未知感到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焦虑中远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ok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