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两次论坛带来的经历、感悟与思考

两次论坛带来的经历、感悟与思考

作者: 滴水湖畔 | 来源:发表于2019-10-21 13:11 被阅读0次

    有幸参加“第三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和“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及时记录其中的经历、感悟与思考:

    一、一个人走,走得快

    2019年8月24—25日,在“探寻古村落文化”研学旅行活动之后,我花了两天半时间,在研学旅行微信群、学生和家长的美篇作品、学生的活动感受、老师的活动评价中提取有效信息,整合、加工、提炼成1万8千字的论文初稿。

    发给李教授后,李教授在百忙之中抽空进行阅读和指导,他以“互学互鉴”为关键词,提出了“上海浙江两位老师间的互学互鉴”“上海浙江两地学生间的互学互鉴”“当地文化资源对于家长、学生和教师的影响”的结构化建议。

    根据李教授的意见和建议,我把论文初稿压缩到9千字左右,投稿到“第三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和“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没想到两篇论文都被录用了。会务组要求在三四天内完成交流发言PPT。凡是接受艰巨的任务,都会是对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极限挑战。在奋战了二三个不眠之夜后,居然如期上交了交流发言PPT,并且在“第三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上做了分享。

     “第三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共有四个主题论坛。我们交流发言的主题是“乡村隔代教育与研学旅行”,在交流互动环节,我和涂淑莉老师的《实现多主体跨时空合作学习——以沪浙两地“探寻古村落文化”研学旅行活动项目合作为例》,让大家耳目一新,会场上学术研讨的气氛非常热烈。

    浙江武义雷国强所长除了现场提问,希望我们的“探寻古村落文化”研学旅行活动项目合作还能继续深入下去,还签名赠书《千年古村山下鲍》。在午餐时间,他和我聊说起“古村落文化”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从有“兴趣点”到做“追梦人”的教育影响。山下鲍村的文化现象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雷所长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影响。

    二、一群人走,走得稳

    在“第三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上,我听到了江苏常州顾惠芬校长的《从乡村治理到城乡共学——拥抱新时代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听到了浙江武义蓝美琴老师的《回到青山绿水的怀抱》、程露老师的《关于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育人价值的思考》、叶斐妃老师的《乡村家长共学互学的实践探索》,也听到了浙江海宁费玲妹老师团队的《童心向诗:诗歌点亮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等,这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都是极好的班级特色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生命实践研究、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分享。

    “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学习团队,因为分散在祖国各地,平时不太会有交集,但是网络和论坛是彼此间最好的沟通、互动、交流平台。对于学习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我们彼此激励,互相启发,在悦纳他人的同时完善自我。每次论坛时的网友见面,总是亲切感倍增,我们守着“专业发展自信、专业学习力自觉、各类资源整合共享”的初心,托住了班主任发展研究团队“互学互鉴、共学共进”的稳稳幸福!

    三、高屋建瓴,看得准

    2019年10月12日,在“第三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会议结束后,李教授单独找我沟通,他希望我在“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上对本论坛的交流发言内容做进一步的聚焦,重点突出“多主体跨时空合作学习”中的某一个点,其他方面的内容可以融进去。

    本来以为“一讲能够两用”的我,又一次投入到PPT的调整和修改中,周一我把“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二级提纲发给李教授。估计是繁复的结构还没有真正的聚焦,李教授约我周二晚上电话沟通。短短的7分钟电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明白:懂得取舍,是最大的人生智慧和专业本领。我又一次投入到思路框架的结构性调整中。

    围绕“实现多主体跨时空合作学习”的主题,渗透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核心理念,以时间为主线,重点突出“家校社合作,研学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并确定了交流框架:互学互鉴,创生教育新资源;因势利导,拓宽教育新渠道;反思重建,共续教育新诗篇。李教授回复“辛苦了”,而不是期待中的“可以的”。

    我知道李教授为了策划准备“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一定很忙,但是他还是愿意亲自把关,还约我电话沟通,在连线中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还特地说明这是一个由国内外专家教授共同参与的研究论坛,期待我的现场表现。期待,是最好的发展状态!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又一次沉下心来,继续我的二级提纲架构。在李教授高屋建瓴的引领和细致入微的指导下,似乎二级提纲也有了明晰的思路和条理,并且得到了李教授的肯定“线索已经很清晰了,过程中多多突出多主体合作学习,类似第一部分那样”。受到鼓励和鞭策的我又立马行动,写下了针对每一张PPT的发言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四、结伴同行,走得远

    2019年10月19日上午,我因为要参加浦东学科培训,所以只能中午匆匆赶往华师大参加“第七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的学习。中午用餐时间,我在和台南大学林进材教授的交谈中,切身感受台湾林教授和风细雨的人文情怀。

    中午休息时间,我从沪浙两地“探寻古村落文化”研学旅行活动项目合作,到专家学者对于历史文化名村山下鲍古村落文化研究,在与雷所长的对话交流中,感受文化学者对于古村落文化、窑文化、瓷文化、食文化的理解、研究与传承。以使命促进文化理解,以情怀激励深度合作,以智慧启发研学主题。羡慕武义的小伙伴有资深领跑者,庆幸能结识优秀的“做听说读写”学习团队。

    下午,聆听徐汇、普陀、崇明、杨浦四位社区学院院长的区域特色文化分享,在资源丰富、主题鲜明、创新实践、复杂思维的交互影响中,扩大文化视野,增进文化理解,提升文化品味,建构文化认识。

    2019年10月20日,我早早地来到华师大逸夫楼,和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教授、黄晨主任有了一点对于家校社合作方面的沟通和表达。

    上午,在聆听了“更高质量的老年学习”主题论坛之后,终于迎来了“更深层次的学校-社区合作”主题论坛。台湾林进材教授的《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家校合作与家长学习成长》,华师大张永教授的《家长角色专业化:何谓、为何与何为》,华师大孙玫璐教授的《“游学”与“修身”的当代意涵》,江苏常州顾惠芬校长的《创新制度,在假期生活重建中建设“学习型街道”》,因为这些话题和我的班主任工作非常贴近,所以很有启发和共鸣,对后续的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帮助。我的交流发言排在整个论坛活动的最后一个。上午用来存储交流内容的脑子一片空白,偶尔会有零星的发言片段突然闪现。就像平时上公开课那样,临到上场的那一刻,倒不那么紧张了。偶尔牙齿和舌头有点不听使唤,但是我居然能和台下的专家教授有眼神交流。虽然我未能全程脱稿讲述,但是总算还能流畅表达出理论观点与具体实践。中午用餐时间,我和华师大李教授、博士珂漪妹妹、美国夏岩教授、台湾林进材教授、华政李洁教授,围绕今天的主题发言“实现多主体跨时空合作学习”,展开轻松而愉快的交谈。这让我自然而然联想到:舒适是最好的交往状态,轻松是最好的学习状态,期待是最好的发展状态。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且论、且思、且前行!

    五、终身教育,道宽且长

    论坛结束后,李教授说,你不妨写一写论坛前后的变化和对参加本次论坛会议的感受。

    在我看来,本次论坛是一场高规格、高质量的具有国际学术水准的主题论坛。其高处在于:学术研究氛围浓郁、教育研究专业性强、论坛主题鲜明突出、政府学院合作联动、多家媒体竞相报道的一次学术盛会。

    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1、既然是终身教育,就要把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校社合作全纳进来,这样才能体现“以生命全程视角”看待终身教育的“时空人”三合一的特殊性,体现终身教育的独特意蕴——全员性、阶段性、发展性及合作性,充分体现出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核心理念。

    2、国外的代表和国内的代表,在空间地域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有更多偏远地区代表的加入,让“终身教育上海论坛”能听到来自各个不同角落里的教育研究和教育需求,让均衡化教育、全民性教育、综合型教育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让中国的终身教育发出中国教育的最强音,构建起中国教育的核心磁场,表达出中国特色的教育意蕴!我们满怀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次论坛带来的经历、感悟与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qh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