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萧红短篇小说《后花园》| 磨倌的爱情

萧红短篇小说《后花园》| 磨倌的爱情

作者: 尹从安 | 来源:发表于2022-05-19 10:54 被阅读0次

      《后花园》是萧红的短篇小说,与《呼兰河传》中冯歪嘴子的故事背景相似。因为一次不同的选择,主人公的生活有了两种不同的结局。《呼兰河传》中,王大姐突然出现在了冯歪嘴子身边,坊间院里有种种猜测虚构,但大家的目光全都聚焦在王大姐的离经叛道上,没人关心他们的相识相知。《后花园》在某种程度上,能让读者窥见一些他们的爱情起源。

      《后花园》的主人公冯二成子也是磨房的磨倌,磨房也依旧在后花园里。磨房冷清清、黑洞洞的,在里面的生活也一样的清冷寂寥。主人公冯二成子,三十多岁,未婚,华发早生、牙齿松动,外表像个青年的老头。性格沉闷,不爱与人交往,没有兴趣爱好,不讲究生活情趣,不关心拉磨之外的一切事。从午间起,他就开始打梆子,一打打个通宵,日复一日。

      有一天夜晚,下雨了。院子里黑得什么都看不见,只有隔壁赵老太太屋里还亮通通的。冯二成子推开了门,一阵格格的笑声传来,直往耳朵里钻,搅得他心里不平静。于是他赶快关了门,慌张的工作起来,可是那笑声没停似的一直在耳边回响。笑的是赵老太太的女儿。

冯二成子打起梆子来,打了不几下,很自然的就会停住,又好像很愿意再听到那笑声似的。

“这可奇怪了,怎么像第一天那边住着人。”他自己想。

       听了笑声,冯二成子知道隔壁住着个姑娘。第二天早晨,在院子里晒鞋时,冯二成子偶一抬头,和赵老太太的女儿站了个对面。

冯二成子从来没和女人接近过,他赶快低下头去。

那邻家女儿是从井边来,提了满满的一桶水,走得非常慢,等她完全走过去了,冯二成子才抬起头来。

她那向日葵似的大眼睛,似笑非笑的样子,冯二成子一想起来就无缘无故的心跳。

      又一天,冯二成子在院里洗衣裳,大盆从木凳上摔下来打碎了,赵老太太太见了连忙喊她的女儿,把自家的大盆借给他用。

冯二成子接过那大盆时,他连看都没看赵姑娘一眼,连抬头都没敢抬头,但是赵姑娘的眼睛像向日葵花那么大,在想象之中他比看见来得清晰。于是他的手好像抖着似的把大盆接过来了。他又重新打水,没有打很多的,只打了一大盆底。

慌慌忽忽的衣裳也没洗干净,他就晒起来了。

        从那之后,他并不常见赵姑娘,但赵姑娘的笑声仍旧在他耳边萦绕,尤其深夜时。

他刚躺下就听到隔壁女孩的笑声,他赶快抓住被边把耳朵掩盖起来。

但那笑声仍旧在笑。

他翻了一个身,把脊背向着墙壁,可是仍旧不能睡。

他和那女孩相邻的住了两年多了,好像他听到她的笑还是最近的事情。他自己也奇怪起来。

那边虽是笑声停止了,但是又有别的声音了,刷锅,劈柴烧火的声音,件件样样都听得清清晰晰。而后吃早饭的声音他都感觉到了。

       冯二成子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失眠了,开始胡思乱想起来。想到母亲的殷殷叮嘱,想到“成家”两个字,他脸红起来。想了母亲,想了小时候的事情,一晚上昏昏沉沉的睡了,又一次次惊醒。

刚要睡着,他又被惊醒了,好几次都是这样,也许是炕下的耗子,也许是院子里什么人说话。

但他每次睁开眼睛,都觉得是邻家女儿惊动了他。他在梦中羞怯怯的红了好几次脸。

       冯二成子恋爱了,全身心的投入了。三十多岁他,普通平凡的他,是他爱情故事的主角。和春心萌动的小姑娘一样的,他忐忑、害羞,兴奋、不安。他也会竖起耳朵听邻家的动静,有声音就拿着马刷子去院子里刷拉磨的小驴,悄悄看赵姑娘一眼就当见面了。

       八月十五到了,赵老太太让她女儿拿月饼给冯二成子吃,他接过月饼连声谢谢都没好意思说,回身进了磨房。迷迷昏昏吃完了月饼,往外一看他见到了赵姑娘,红唇黑眸,她的周身发着光辉,吸引着他。仅仅是看着这样的她,冯二成子几乎要昏倒了,仿佛在做梦。这一刻,赵姑娘想必成为了冯二成子的月光女神吧,美丽、震撼,不可亵渎。正在此时,作者奉献了一段精彩抓人的心理描写。

但冯二成子看着什么都是空虚的。寂寞的秋空的游丝,飞了他满脸,挂住了他的鼻子,绕住了他的头发。他用手把游丝揉擦断了,他还是往前看去。

他的眼睛充满了亮晶晶的眼泪,他的心中起了一阵莫名其妙的悲哀。

他羡慕在他左右跳着的活泼的麻雀,他妒恨房脊上咕咕叫的悠闲的鸽子。

他的感情软弱得像要瘫了的蜡烛似的。他心里想:鸽子你为什么叫?叫得人心慌!你不能不叫吗?游丝你为什么绕了我满脸?你多可恨!

慌慌忽忽他又听到那女孩子的笑声。

而且和闪电一般,那女孩子来到他的面前了,从他面跑过去了,一转眼跑得无影无踪的。

冯二成子仿佛被卷在旋风里似的,迷迷离离的被卷了半天,而后旋风把他丢弃了。旋风自己跑去了,他仍旧是站在磨房外边。

       从此以后,冯二成子就害了相思病,脸色灰白,眼圈发紫,茶饭不思,一心一意想着邻家的姑娘。还没有尝到爱情的甜味,就已经受足了相思的苦楚,即使离的这么近,一屋之隔,但又离的那么远,天壤之别。

世界上竟有这样谦卑的人,他爱了她,他又怕自己的身份太低,怕毁坏了她。他偷着对她寄托一种心思,好像他在信仰一种宗教一样。邻家女儿根本不晓得有这么一回事。

       不久那女儿就出嫁了。那女儿出嫁后,冯二成子看待赵老太太像一位近亲一般,常常与她攀谈,去她屋里坐坐。然而,不久赵老太太也要搬到女儿家去了。冯二成子帮着收拾东西,去送赵老太太。送了一程,又送了再一程。回程时,冯二成子频频转身,回望赵老太太的身影,直至他用尽目力,连一个黑点也看不见了。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次送赵老太太,比送他自己的亲娘还更难过。他想:人活着为什么要分别?既然永远分别,当初又何必认识!人与人之间又是谁给制造了这个机会?既然造了机会,又是谁把机会给取消了!

      这一别,赵姑娘与他之间,最后的一丝关联也消散了。

他走了一会转回身去,看看远方,并且站着等了一会,好像远方会有什么东西自动向他飞来,又好像远方有谁在招呼着他。他几次三番的这样停下来,好像他侧着耳朵细听。但只有雀子的叫声从他头上飞过,其余没有别的了。

他又转身向回走,但走得非常迟缓,像走在荆藜的草中,仿佛他走一步,被那荆藜拉住过一次。

终于他全然没有了气力,全身和头脑。他找到一片小树林,他在那里伏在地上哭了一袋烟的工夫。他的眼泪落了一满树根。

       冯二成子反复回想着赵姑娘的样子,他很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发现她。再想,她看他的眼中分明满含情意啊,为什么当时没能站起来扑过去。然而一切没有如果,无声无息,了无痕迹。

他好像失了魂魄的样子,回到了磨房。

        冯二成子不得不回到磨房,不得不回归现实生活。一个磨倌的现实生活,必然不是充满诗意般美好的。何况他平板生活中,唯一能唤醒他的悸动和激情的爱人已然远去,冯二成子是世上仅有的知情人。慢慢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会想不起赵姑娘的脸,记不清当时变化万千的思绪,然而,那黑亮的大眼睛,那辗转难眠的夜晚,那缠绕不去的空虚,将永久留驻在他的心底。

       那是他的爱情。

相关文章

  • 萧红短篇小说《后花园》| 磨倌的爱情

    《后花园》是萧红的短篇小说,与《呼兰河传》中冯歪嘴子的故事背景相似。因为一次不同的选择,主人公的生活有了两种...

  • 《后花园》——“最怕这一生,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后花园》是萧红写的短篇小说之一。几个月前,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被那种“越看越悲,越看越心酸”的感受,深深的抓住,好...

  • 读书——萧红《后花园》

    “正临着这热闹的后花园,有一座冷清清的黑洞洞的磨房,磨房的后窗子就向着花园。” 故事开始了,在后花园里有一个小磨房...

  • 萧红,飘零了但永远不会谢的花

    萧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去年冬天有机会去了萧红故居,去了她和祖父的后花园。 我知道我是怎么喜欢上萧红的。对于亲情...

  • 【日更第190天】读书,是开阔眼界的最好方式

    萧红童年打发时间的好去处。是她笔下写到的“童年的后花园”。 所谓的“童年的后花园”无非就是因为那个家...

  • 萧红的漂泊与追求4

    第四章:爷爷的后花园 文/弧度度 祖父的后花园,是萧红童年时期的快乐源泉;祖父的后花园,隐藏着小女孩人之初探索的奥...

  • 听书小絮

    今天听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加之昨天听她的《后花园》、《小城三月》等,感觉萧红显然要好于小资们所津津乐道的张爱玲—...

  • 算命

    最近看萧红作品集,每看到一个主题,滋生许多想法。 《呼兰河传》萧红笔下美丽的后花园,博学多才的外祖...

  • 《呼兰河传》第七章:萧红笔下的好男人,如何坚韧地活着

    一 在磨房里,只有冯歪嘴子和他的小驴。 他屋里的窗户靠着萧红家的后花园。每当夏天的时候,后花园的黄瓜、倭瓜的藤蔓会...

  • 读萧红小说《王阿嫂的死》

    读萧红小说《王阿嫂的死》,有一种控诉之音。 萧红善于用景色来渲染氛围,一篇悲剧短篇小说,萧红写到:草叶和菜叶都蒙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红短篇小说《后花园》| 磨倌的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qt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