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储物间找出来的一个老物件——盒子。人老了容易睹物思情。零零碎碎地回想起农村的一些旧事:
一、“周礼”:
在河北省的深州和安平县一带,去参加婚宴等正式场合叫做“周礼”。张、李两个老太太见面:
张:“哎呦,他大娘,吉格穿这么葛姐,奏莫去这是。”(今天穿这么漂亮,去干什么)
李:“俺娘界兄里界娶媳妇儿,俺去周礼去”(俺娘家兄弟家娶媳妇,去参加婚礼)
“周礼”可能是礼数周全的意思吧。
二、盒子(当地叫做huozi):
盒子是一种器皿,用木板制成,也有的用柳条编制,长方形或四方形,分上下两部分,底座和盖子。涂有红漆。里面装物品,外面再用一块红布包裹。
结婚或是看望长辈、亲家等正式场合必须要带盒子。例如结婚或新婚后第一次回娘家,都要给对方的爷爷奶奶、父母,叔伯分别准备一个盒子。因为走亲戚“周礼”必带盒子,所以盒子就成了礼品的代名词。新媳妇回娘家前婆婆会问:“咱准备几个盒子?”,就是准备几份礼品的意思。
三、吃卷子:
以前婚宴主要是给新人和送亲的人准备宴席,一般人家是男女两桌,称为大席。其他人都是吃大锅菜和卷子(就是馒头,当地把圆叫馒头,方的叫卷子)。
困难时期食物匮乏,亲戚们来参加婚宴往往是盒子里面装上6个、8个或12个自家蒸的白面馒头作为礼物。主家也不把馒头全部留下,剩下两个作为回礼。那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面馒头,送礼送馒头,也算是有了大事儿亲戚们互相帮衬。
大概是因为卷子是参加婚宴时填饱肚子的主要食物,所以当地农村把结婚吃宴席叫做吃卷子。吃卷子也就成了结婚的代名词,类似于吃喜糖、喝喜酒,现在还在用。如果有老人问:“小伙子,首末时候招俺们吃你的卷子去?”。
就是问:“你什么时候结婚?”。
可千万别傻乎乎地递上个馒头。
这些都是困难时期的特殊产物,家家吃饭虽然困难,可人情礼数还是要有的,只能简化甚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了。那时候在我眼里,盒子很庄重、神圣,里面的东西不能随便碰,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只能眼巴巴盼着大人“周礼”回来,盒子里剩下好吃的才能分给孩子们吃。
现在农村结婚也是搭大棚,摆上几十桌宴席,有专业的婚庆和流动饭店,亲朋好友热闹两三天。这些老物件、老话都成了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