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读的专科,学的是大家所说的学厨师到新东方,进大学以前我连厨房都没进过,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看到封面的烹饪系三个字的时候,心凉了半截。
还好,我选的西餐工艺。我当初以为重点是工艺俩字,不,是西餐。
别人开始切菜的时候,我还在切报纸,切报纸都连刀,在上海实习一年期间,一直在被吐槽刀工,我切的东西,基本是斜刀的,带我的师傅说是因为手腕没有力量。看了看自己的手,对锋利工具的害怕,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这个确实我克服不了。
我们是大二开始实习,但我刚进大学就有想出国工作的想法,坚定我想法的也是因为实习。
大家或多或少遇到过自己作为实习生被无辜撒气,你的上级不和谈公正讲道理,把私人情绪发泄到你身上,应该享有的加班被计时还休或算加班费,因为是实习生就没有的待遇吧?
我不能去指责我选择的那家酒店,因为我的同事说国内的酒店都这样,他呆过很多家了,比较有发言权。所以大环境是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跳出这个环境,国外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多方比较下,发现阿联酋不失为一个好去处,酒店业,免税店,销售,房地产,旅行社各种职业方向。
对酒店业来说,阿联酋是一个比较容易去的地方,没有签证的困扰,酒店业蓬勃发展,对人员需求很多,货币汇率还行,1:1.8,不交税,雇主提供来回机票,包食宿交通,30天年假,14天公共假期,有医疗保险,每周工作48小时,和国内的酒店业比起来,这个待遇还可以,最主要的是住的比国内好,个人空间大,带泳池健身房,虽然我重来不用,就是Wi-Fi挺贵的绿化没有太多,不过当时的我受够了上海十个人一间宿舍,除了一个床,公共空间小的可怜的生活了。
怎么面试有两种选择,自己上不同的酒店官网投简历,或者通过靠谱的中介投简历面试。
面试分三种,视频面试和电话面试或者现场面试。
现场面试,考官从国外过来开宣讲会再面试,这种一般是大批量招人,
视频面试,你获得的信息比较少,甚至不知道是谁在给你面试,看不到面试官的表情和情绪,也不知道视频背后坐了几个人,
电话面试,国际长途打过来一般是因为视讯的网络问题,这是最轻松的方式,甚至不需要表情管理,就是碰不碰得上难说。
面试技巧有几点,
一,仪容整洁,正装面试,面厨师那厨师服也是可以的,
二,一开始对英文其实要求不高,先把面试的问题弄懂记牢,并且准备好回答,按照前菜,主菜,甜点的搭配或者开胃菜,色拉,汤,主菜,甜点的顺序准备几个菜谱,可以用英文流利复述,灵活应对就好,一定不要是空乏的回答,需要举出具体的实例,
例如,你感觉工作怎么样?如果感到充实快乐,那举一个例子,客人或者同事为你做了什么,教了你什么,具体到实处。
你觉得自己的优劣势是什么?比如热情细心,那就举例证明,你了解了客人的生日送了蛋糕。或者夫妻的结婚纪念日送了玫瑰花等。
三,自信,面带微笑,擅用肢体语言,对话时永远直视对方的眼睛,
四,一定要有坚持且平和的心态,直到成功拿到offer,心态很重要。
就我自己的面试经历来看,失败了十几次吧,有那种下班之后赶到杭州面试,面完马上赶回上海,第二天还要工作的时候,也有抽空在员工的试衣间视频面试的时候,还有那种精疲力竭还要换正装借高跟鞋让室友替我化妆,之后顶着倒公交坐地铁的时候,第一次成功以前都特别惨,不断得到否定的答案,我的家人,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遇到的面试官,以至于我开始否定自己,自己的学识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能力,但毕业前拿到offer的时候,那一切就消弭于无形。
这个过程,我称之为自我满足。
我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也可以有一些自我实现的部分,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没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也会有不放弃的愿景和目标,有自己的遗愿清单,一点一点完成它。
酒店业是一个很好进的行业,但是往上升,就取决于比较多的因素了。学厨师的大家总是有口饭吃的,而且吃的挺好的,就是工作强度很大,不过都要自己试过才知道。
每一种经历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反正我从不后悔自己放弃的选择,或者做过的选择。
如果初中生高中生看到这里,记住好好念书,分数多了选择权就更多了,如果家里有矿,我们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如果一个职场新人看到这里,别慌,大家都是一样的菜,我们还年轻。
如果有家室的人看到这里,该拼一拼还是要拼一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