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子述
楞严浅述卷一【2】原始资料

楞严浅述卷一【2】原始资料

作者: 南无韦陀菩萨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1:15 被阅读16次

    这七个部分,我来总结一下,它是通过其实不止七个部分,你说它是一百个部分也可以,什么意思?目的就是把妄想心堵住,让你认识无论你怎么妄想都不是那个真心。要折断我们的思维分析,在佛教叫心意识。所以前面我们讲离心意识参。所以说凡心不死,道心不活,经论上怎么讲,那是佛说的,和你没有关系。所以六祖说妙理非关文字。所以七处征心,佛跟阿难的问答就是为了折断我们的分别,让我们识心,因为不经一番寒彻骨,你是不会识心的,心是很难识的,我们不知不觉都活了这么大年纪了,人到中年了,有的人都到老年了,虽然有人还有青春年华,但是你这个心识过没有,没识过,这个心难识了,难识就和道没有关系,和道无缘,结不了缘的。我们可以当场试一下,我们现在就问,心在哪里,你自己问,自问自答,你自己怎么想就怎么问,怎么想就怎么答,现在就可以离开经书。心到底是什么东西?心为何为物呀?你说心在这房子里,那心不就是有处所的了吗?你说心在这个杯子里,那我把这杯子里的水喝掉,那不是把你的心也喝下去了吗?当你发现错了的时候要逐渐深入。我们发问的目的就是破两立,两立的东西就是我们思维的分别。我们发问的目的就是要把思辨去掉,禅宗叫参。这个参是要往自心上去参。谁在觉知呀?这个心不能自我觉知,是在谁上去参问。举例子,念佛是谁?就是在谁上去参问。觉知是一个方法,比如说妄念来了,我觉知,是一个方法。妄念来了我能觉知,既是方法又是境界又是过程。对不对啊。跟这个谁没有关系。所以要在谁上去参问,觉知作为一个方法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这个谁。念佛也是一样,念佛不参,但是通过念佛也是为了认识这个谁。其实本体是不能觉知的,觉知还是一种方法,一种境界,本体不属于觉知。因为本体属于觉知的话就有觉知的心和觉知的东西。所以觉知不是本性。你说心很静,是谁知道这个静?举个例子来说明,念佛是谁?我们现在在谁上发问,是我嘴巴在念佛吗?如果不是我的嘴巴在念佛,是我的心在念佛吗?如果确定是我的心在念佛的话,那哪一个是我的心呢?你要逐渐的分析,通过不断的分析,你会发现,它是没有结果的,等于是斩断我们的思维分别。这个时候你才能死心踏地的去用功,这是禅宗的一个思路。你提不起用功来,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想法,我们放不下很多东西,那就把这些放下去专注用功。我们不经过一番磨练是很难放下的,是很难成为空杯心态的。你有妄想分别你不可能是空杯心态,你戴的是有色眼镜。通过这种参问,让我们死了这个心,让我们不要活在思维分别里,要结束这个思维分别,然后才能真正的集力量去参问。这个我们学习七处征心的主要目的。后来禅宗让我们参禅参话头都是这个问题上提练出来的方法,都是根据《楞严经》七处征心来的。话头有禅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就不是话头了,就是话尾了,话尾就是烦恼。话有话头话尾,我们都是活在话尾里,我们都活在思维分别里,想这想那,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烦烦恼恼,活在话尾里,话尾无禅,所以全是烦恼。那什么叫话头呢?我们参问的目的是由话尾迈向话头,话头就是通过参问,问的你没有妄想分别,问无可问,没有什么可问的了。没有话头才可以会参禅了。到了话头这个程度就会参禅了。所以参禅没有那么容易的。为什么说参禅入门难,这就是原因,但是一旦入了门,深入就容易了。因为你话头再往上见到心就容易了。所以参禅是下手难深入易。这跟念佛正好反过来,念佛是下手容易深入难。难和易是平衡量的,有难就有易。话头就是没有妄想分别了,你就会参禅了。我们今天让大家起来自问自答的目的就是截断话尾,向话头迈近。你通过多次分析你才能死了这个心,因为我们老是想着东西。你可经尝试着去设问,念佛是谁?我是谁?很多问题参法其实都是一样的。比如说你起烦恼了,那起烦恼的是谁?我高兴了,那高兴的是谁呀?参问的方式是一样的。父母还没生我之前是谁?这都是类似的问题。你可以试着去发问,自己给自己拟一个题目,然后去自问自答。顺治皇帝不是有首诗吗,“未生我时谁是我,既生之时我是谁?”这都是禅宗的话头禅,是大问题。这是我们人生的根本问题,是为了超越我们的思维的,是为了超越我们的第六意识、意识分别的,或者说是破我执的,超越我执破生死关。这七处征心总体来说是解决我们妄心无依妄心无处。就是讲这个的,妄心无处,这不在哪一个地方。我们说我的这个心遍一切地方无处不在,其实这只是一个语言描述,一点意义没有。从用功的角度来讲,一点意义没有。六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跟文字没有关系,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要讲经肯定要这样讲,要不怎么办呢?就这样坐着。妄心无处,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把我们惯有的想法打破了,我们惯有的想法就是我们的心在一个地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这只是一个错觉。通过七处征心让我们从这个错觉中走出来,然后去参话头,由话尾追到话头,那就成功一半了。因为你会参禅你就成功一半了。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你这一定能见到你的心。

    七处征心的目的是让我们认识妄心无处,就是我们所谓的妄想心,“无处”就是它并不是就有一个固定的处所。这个完了之后呢,它紧接着讲第二个内容,就七处征心之后啊,第二个内容,就是,因为七处征心呀,只是解决了我们这个所谓的妄想心呀,它肯定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它只是破我们的一种错觉,让我们认识到,以前的那些看法、想法,它是我们人类的一种错觉。那么,认识到错觉之后,它就进一步的总结。下面它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定义,让我们认识更清楚,告诉我们什么是妄心?什么是真心?所以说第二点就是讲的真心与妄心,就是两种根本。这个七处征心之后啊,大家翻到这个七处征心结束之后,就是两种根本:

    “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佳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这就是讲的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根本,一个是菩提涅盘,即解脱的根本。通俗地讲,一个是“迷”的根本,一个是“悟”的根本原因。或者叫“真、妄”,就是真心、妄心两种根本。

    七处征心就是让我们认识那个妄心,它没有固定的处所,所以它下面就给我们下了一个定义,什么是妄心?如何认识这个妄心?那么,跟妄心相对的就是真心。现在问题就来了啊。如何认识这个“无始”,“一者无始生死根本”,“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怎么认识这个“攀缘心”?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认识这个“无始菩提涅盘”的根本。这个“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又说“缘所遗者”。第一个讲生死根本,生死根本是什么呢?换句话说,我们会有这个生死?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为什么会落在这个烦恼里面出不来?因为我们错认了“心”,把这个“攀缘心”当成了我们的“心”。当真了!把这个本来是,“攀缘”嘛,这个“攀缘”就是指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我们一般所说的“心”就是这前六识。现在做心理分析等等的这些都是分析的这一个,前六识就当做我们的“心”。

    这也是我们普通人,我们人类社会认识到的“心”。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心。当然这些是以意识为根本的。人有八识,意识为根本。

    所谓的第六意识,像思维、思辨、分别都是指的第六识,第六识也叫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再解释一下,就叫思维分别。所以我们所说的这个“妄心”,这个“攀缘心”就是指的这六识。这就叫“攀缘心”。这是《楞严经》上的概念,一般地佛教上讲的就是“妄心”嘛,就是“妄心”,或者叫“妄想心”“虚妄心”。就是说,把这个“攀缘心”当做我们这个心。我们所说的这个心啊就是指的前六识,这是我们一般人的概念。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学问,大部分都是都是前六识作用的结果。只有少数的学问是超越了前六识的,那叫智慧啦。它这种作用的结果就是知识、知识思辨,它建构知识体系。当然,这个也是必要的,不是完全说它是没有用的,我们对这个也不能否认。那么,只有少数的它是超越这个知识体系,上升为智慧,那么这个知识体系就成为“大用”,更加积极的“用”。所以我们要肯定它的价值,不要轻易否定。因为它误认了,把这个前六识误认了咱们这个心,所以这叫当真了嘛,当真之后呢,所以我们就会情绪来了,我们就会烦恼,不管是什么情绪来了,我们都会烦恼。你当真了嘛,你把它当成了真实的了,所以我们就会烦恼。

    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它不当真。你认为它是虚妄的,你如果不当真了,烦恼的力量就会逐渐减弱,那股劲就会慢慢的卸掉。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一个长远心,要有耐心。

    第二个问题就讲到了解脱的根本,即如何没有烦恼?第二种讲的就是真心,是我们解脱的根本,所以它叫“无始菩提涅盘”,“元清静体”,“元”就是“本来”的意思。本来清净的体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啊。“菩提涅槃”的根本,它说“无始”嘛,“无始”什么意思啊?就是它一直这样,没有没有变过,没有动过。那么,这个是什么呢?所以下面它就给我们讲,它讲这个“识精元明”,“识精”这个不好理解,当然,这个也可以理解的,我们用文字啊,只是做一个方便的说明。“识精”的“识”就是第八识,“识”就是“阿赖耶识”嘛,或者简称赖耶识。第八识它又叫根本识,中间还隔了一个第七识,叫末那识。末那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第七识啊,它是前六识与第八识的一个通道,是联通的一个管道,相当于一个桥梁。前六识它不能够直接跟第八识发生作用,需要第七识的沟通。就是前六识它的所作所为,它都要通过第七识回馈到第八识里来,第八识也是这样,它也是通过第七识去作用前六识。我们举个例子,你像阿赖耶识,它就相当于一个仓库嘛,或者说相当于老板,或者就叫做总指挥部,末那识就相当于经理,老板下面要有一个经理嘛,董事长下面都有一个经理,第六识就属于经理下面的部门,那些下一级的部门,各个科室的,管各个科室,这个科的主任,那个科室的科长。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就相当于办事员、科员,办事的科员。是这一层关系!一般地,科员还有第六识它不能直接和老板进行汇报工作的,它一般都要找经理,同样的道理嘛,老板也是不会直接向员工发布命令的,要通过经理去发布命令。打仗时也是如此,总司令他也不会直接去指挥士兵,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别就是比喻士兵嘛,第六意识就比喻前线指挥官,这个连就是连长,这个营就是营长,哪有总司令直接去指挥连长的?没有啊。指挥士兵,总司令都要通过前线指挥部(相当于第七识)向那些军官、指挥官(第六意识)发布作战命令。如果是一个师部,阿赖耶识就相当于师长,师长肯定不能亲自上第一线,所以叫下面的作战指挥部,或者叫作战参谋部把这个作战意图发布给团部,团部然后再分配给营部,然后再指挥这些士兵去作战。这个比喻就是说前六识不能直接作用于第八识,第八识也不能直接作用于前六识,

      那么,第七识就是一个联通的管道,是个桥梁。所以说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古印度梵文,把它翻译成汉语就叫如我识;阿赖耶识翻译成汉语就叫含藏识、藏识),它接收的一切的信息都要汇总到第八识里来,它都要汇集到阿赖耶识里来。就像作战时,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信息,前线的后方的,所有的这些作战信息、情报,各方面物质啊,都要汇总到司令部里来一样,只有这样司令部他才心里有数嘛,他才能准备、处理,战术分配啊,兵力调集啊等等。也就是说,一切信息,不管善的、恶的,都要回馈到、汇集到第八识里来。所以说,第八识就是一个信息汇集、汇总的地方,或者叫信息总部。那么,信息总部要通过第七识(相当于汽车站的总调度,或者说单位里的办公室、办公中心),自我识啊,它会以“我”为中心,就是因为第七识的作用,什么都是我的,这也是我的,那也是我的,不管是好的、坏的,都是我的,尽管我们拒绝坏的,不想要坏的,其实坏的还是源源不断的到你这来,为什么呢,因为有我,昏头了,你不能分辨哪个好,哪个坏,本来坏的你还认为好的呢,我们人就是这样的嘛,有时候你觉得骂人很舒服,但是骂人好吗?不好;占个小便宜、搞个小动作,你觉得舒服,你认为好吗?所以说,因为有我,所以就执著。一执著,我们就昏头,就会做一些自认为是对的其实是错的事情。这个在佛教里面叫“业”,“业”就是“行为”的意思。行为无论是善的恶的,都叫业。第七识,因为有我执所以就去造作。造作的主体是前六识,第六识指挥眼、耳、鼻、舌、身去造作。造作之后,你可以嘴上不承认,但自己心里是有数的。虽然骗得别人的信任,但是骗得一时,骗不了一世,你也永远骗不了自己。你终究要承担后果,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存在这个“意”,所以遇缘就要现形,就要显现自我,这个“缘”就叫做“因”。第八识是什么?唯我嘛,执着这个我。然后又向外分别。因为有“我”,所以一切外境你都认为是实有的。举个例子:人们自我感觉有鼻子有眼嘛,这是人类自我的实有感,这就叫实有之法。它相对于第八识的属于内执我,即实有感。所以当你骂我的时候,我很不舒服,你宽慰我几句,我就很舒服。那么向外呢?向外分别这些万事万物也是实有的。所以有个实有的我,也有个实有的法,外境,这个我是实有的,一切万物也是实有的,这都是第七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解决烦恼,就是要去除这个我。你看,你有情绪,你不舒服,因为这个我嘛,不管你高兴不高兴,都是我。只要你有我,你就始终在这个情绪当中,始终摆脱不了这个情绪。

    那么下面就开始谈“识精”了。这个“识精”就是第八识之精。因为第八识涵盖一切,就是前六识造作的一切,都存在这个第八识里来,它是一个信息的集合体,是信息的汇集所,它这里面有善有恶。那么它这个识精啊,讲的是第八识的性体。从性体上讲的,第八识的性体叫精,它什么意思呢?因为第八识是一个和合体,里面有善有恶,有真有妄,那么这个和合体,它也有它的性体,性体什么意思啊?性体就是说它不属于善恶的部分,无善无恶的就是性体。相反,有善有恶的就不叫性体,叫业。举个例子:眼识,眼识的性体什么?就是它的见嘛,见性嘛,见性就是眼的性体,换句话就是眼睛的功能。

    同样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它的性体,意识的性体是什么?觉嘛,知嘛,觉知。它的知性,知性就是意根的性体。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具有什么啊?见闻,耳根嘛,闻,就是嗅。鼻子又能闻,嗅的功能;这是什么?这是尝,它有品尝的功能;这个根是什么?触,就是有感受的功能;这个意识就是什么?就是知,或者叫觉,平时所说的知性就是觉性,也有叫觉知性的,一般连起来叫觉知性。眼、耳、鼻、舌、身、意,它都什么?它的性体,个体性体,见、闻、嗅、尝、触、觉,它叫什么,六精嘛,六精也叫六根,就叫六识的性体。它看起来是见、闻、嗅、尝、触、觉六种,其实它是一个。把它分开的话是六种,合起来是一种,因为它是从六个角度讲的。一花开六叶就是这个道理,等于是一棵树上分了六个枝杈嘛,都是这棵树,你看外头还有柏树呀,它有六个树杈,都是柏树嘛,是这样子的,从六个角度来分析它的作用,是这样子的。所以从眼这个角度上来讲,它有能看东西的功能,从耳朵这个角度上来讲,它能听东西的,从鼻子上来讲,它能嗅东西的,从舌来讲,它能品尝东西的,从这个身体来讲,它能有触觉的,有感觉的,那么从这个意识来讲,它是有觉知性的,可见它是讲六个角度,六种作用,其实都是说的一回事,简称“见闻觉知”嘛,如果来总结说就是一个,“觉”,觉悟的“觉”。分开说,就是(六精)。我这个眼睛有时候能看东西的功能,它是不是一种觉啊,是觉,是这样的事。回过来就是讲一个觉,用觉来总结。所以说六精啊,就是一精。所以说从这个性体上讲,阿赖耶识这个“识精”就讲的阿赖耶识的性体。性体,就是讲的这个觉,就是觉性,觉性就是佛性。因为“佛”翻译成汉语就是“觉”,这就是所讲的佛性,觉性。

    如果你想了解这个“识精元明”,还要再进一步分析“元明”,“元明”就是说它的这个特点,八识它各有特点,你像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第八识它是不加分别的,不管是什么东西,它都要,不管是什么信息,它都要,好的坏的全要。分就是分别的意思,分别鉴别,不挑挑拣拣啊,这个恒就是指永远嘛,就是说它永远不会拒绝,永远都不会分别,也就是说它什么都要,第八识它永远不会拒绝一切,这是第八识。第七识就是不间断的分别,跟第八识正好反过来。一个是不间断的不分别,永远的不分别,一个是不间断的分别是,永远的分别。你睡着了,第七识它不会休息,永远都是你在睡觉,是你昏了,不会是“我”昏啊,一拳被打昏了,那是你昏了,所以说它永远在不间断的分别,因为带执著的我,但是哪天它不愿执著我了,你就下课了,就解体了。

    第六识呢,它也有分别,但是它有间断。比如说你睡着了,意识分别就停止了。你被人打了,被气昏了,那你的分别就暂时停止了,休克了也是啊,你休克了分别也就停止了。前五识说不上分别和不间断,因为它全凭第六识的指挥,(给它一个指令)“骂他”,它就开始骂人。第六识发布命令说你坐下,你就一屁股坐下了,它就是这样的,这都是特点啊。所以谈不上分别不分别,也谈不上间断不间断。从这个特点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这个第七识啊,我执,力量之大,那么这个第八识呢,你看,它是不间断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无分别是第八识的性体,是第八识它的性能,第八识的性能就是不分别,无论是好坏都不分别,就像这房子,我们哪天把它改成厕所,它也没有意见。我这么一说大家明白了吧。所以说,不分别,它讲的就是“元明”,“元明”就是指的不分别。但是不分别也不是说它不知道,只是说不分别。大家要记住啊,它只是说我没有意见,你看我们这个房间做那么多人,、它没有说不知道,它只是说我没意见。如果说有意见,这不是第八识的功能,这是第七识的功能啊,第七识发表意见。所以说我们这个修行呀,就是要直指第八识,要认识第八识的性体,大家注意哈,这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当你哪天能够穿越这个“我”,穿越第七识,你才能够直达第八识的性体。这就是说如何穿越第七识。我们修行的方法、原理等等,都是为了穿越这个第七识,所以说这个修行呀,就相当于说是穿越第七识的一次旅行,一次伟大的旅行!

    下边还有两句,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明白“识精元明”,下面的就好明白了;如果“识精元明”你不明白,下面的你不明白。

    “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这是表达它的作用,就是说我没意见呐,我没有分别呐。我没有分别并不是说我没有作用,是吧,我有作用的,就是说在没有穿越第七识之前,显现的烦恼嘛,从这个第八识出来的都是烦恼啊,什么习气呀,情绪呀,什么怒恨怨呐,烦恼,什么贪嗔痴慢疑啊,喜怒哀乐悲恐惊,全是这些烦恼,因为你没有穿越第七识嘛,当你穿越第七识之后,它们显现的就是它的功德的一面,它的清净的一面,慈悲的一面,智慧的一面。观音菩萨为什么慈悲呀?因为他穿越了第七识,所以他才显现慈悲的一面,所以我们说大悲第一;文殊菩萨为什么叫“智慧第一”啊?因为穿越了第七识他显现智慧的一面,所以我们说“大慧文殊”;地藏王菩萨他穿越了第七识,他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说他显现的是大愿啊,度地狱众生的那一面。所以一个人呐,当穿越第七识之后,他就会随缘的,会显现某一方面的特点,他是随众生而显现的。因为观音菩萨他显现的是大悲的一面,所以观音菩萨他人缘最好;文殊菩萨,大智,他人缘就差点了,因为有些人不喜欢智慧,不想要智慧,想要钱,文殊又给不了他,所以他人缘要差点;地藏王菩萨呢他要度地狱众生,现在的人觉得进不进地狱无所谓啊,就是要下地狱也要先把坏事做了,他明明知道这个是丧尽天良的事,他还是要去做,先享受了再说,所以地藏王菩萨人缘也差点。唯有观音菩萨人缘好,不管什么人到了观音菩萨那里,“菩萨呀,你让我把这个事先做完了,再说”,观音菩萨肯定没意见嘛。没意见,他就认为,哦,观音菩萨同意了,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人就是这样的,他没表态,你就认为他同意了,所以说他人缘好。所以人就说“菩萨真慈悲呀,你看他同意了”。所以你认识与不认识,他前后是不一样的。

    下面讲的一句是“能生诸缘”就是表达的第八识的作用,它显现的作用,并不是没有作用的,就是说它不分别,它没有意见。“能生诸缘”是用了一个“生”字,首先看“诸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事情,一切万法因缘都赖于阿赖耶识的性体。大家有的可能不理解啊,它不理解,它不分别,它没有意见,又怎么会升起一切万法呢?它怎么会升起一切善恶的行为呢?举个例子:在第八识里面,它是不是有善有恶啊,有善恶的种子,这个是因,因为有我,所以要遇缘,而缘生万法。你没有因怎么会产生果呢?所以说“能生诸缘”。凡夫只不过是缘起的烦恼法,烦恼的果,烦恼的法;圣人是缘起解脱的法,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因为圣人它认识到了它里面不分别的性体,到了一定程度,修行到一定程度,他就会空静,空静了之后,他的第八识就会转化成为白净识,或者叫无垢识,白白净净的,无垢。你看那个大修行人,大解脱人,修行到一定境界啊,大彻大悟他就到了,第八识的他就转成了白净识。这肯定就是净法了,都是干净的,都是清净的法嘛,都是解脱的法。我们凡夫就有善有恶嘛,所以说它“能生诸缘嘛”。这么讲明白了吧。

    “能生诸缘”下面还一句“缘所遗者”,更有意思。“缘所遗者”什么意思呢?因为他要说缘现一切法,但是这个不分别,不分别是他的性体嘛,他这个性体,参与不参与啊?性体不参与吧。你比方说,我们这个人进来坐这里,房子没意见是吧,没意见;我们出去,有没有意见?对这个房子有没有影响?没有影响。所以从这里说它不参与,对这个事情它有作用,它跟这个事情不直接发生关系,就是没有影响。所以说,这句话“缘所遗者”就是让我们认识,不管是善是恶,是善果还是恶果,是好还是坏,其实它都是不分别的。“缘所遗者”,“遗”是“遗忘、遗漏”的意思。因为不分别指性体,善恶指元体,指元体法,善恶的一切都是元体法,是元体的因果。元体法它是不会染污这个性体的,不影响它这个不分别,所以它用了一个字“遗”,遗忘的意思,你无论做再大的坏事,它也不影响,不分别,对这个不分别它不会染污,你无论做多大的好事情,也是不会染污他这个不分别,就是不增不减,你做坏事它没有减少这个不分别,你做善事也不会增加这个不分别。这就叫不增不减。就是《心经》上讲的,所以它叫“缘所遗者”,就是让我们拨开这个善恶,来看它这个不分别。你如果在这个分别里面,你是永远看不到这个不分别,所以你不能落在事情里面,要穿过事情的表象,来认识这个不分别,这就叫“缘所遗者”。

    所以用一句话总结的话,这个不分别啊,在因缘法里面,但是又不在因缘法里面。它在因缘法里面,因为它是一体的嘛;它不在因缘法里面,因为因缘法对它没有影响,善恶就是没影响嘛。这样的话呢,你才能够透过他这个因缘,通过它这个因缘法来认识它这个不分别的性体。

    我们现在学的这个第一部分,就是悟门部分,就是要通过缘起法,穿过这个缘起法来认识不分别的性体,就是进行一次穿越我执的旅行。通过学习两种根本,我们就更加明确了我们要学习的思路。

      另外一个真心就是不分别的性体,所以佛下面开始引导我们,我们把自己当成阿难。为了引导认识不分别的性体才是我们的真心,所以佛就用了很多方法,下面这一段就是其中一个方法。佛的目的是什么,佛想让我们感受什么?佛通过问答,通过几层递近,目的是让我们往深处认识。佛把拳举起来了,问阿难,你看到了吗?阿难说看到了。这是第一层。下面佛就问第二个问题,“汝何所见?”你所看到的是什么?阿难说我看到了佛的拳头。这是第三个问答了。下面第四个问答,然后佛就说“汝将谁见?”你是用什么看到的?如果让我们回答也是我是用眼睛看到的,这是常规回答。然后下面佛开始进入主题了。“汝目可见,以何为心?”你是用眼睛看到的,那么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来看我的拳头的?因为现在阿难已经知道佛的用意了。“如来现今征心所在”你现在征求心在什么地方,哪一个是我们的心?所以他下面用心来“推穷寻逐”,就是不断的去寻求,这个能推理寻求的就是我的心。大家看阿难现在还是落在七处征心那里面,这个叫意识心妄想心。佛这个时候用“咄”这个字等于是喝斥他,截断他这个意识思维,意识流,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在禅宗发展史上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像临机喝是很吓人的,临机喝用好的话可以直接让人百无思想。所以佛用“咄”是很有威力的,比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因为它可以把你的妄想打断。到了这一步佛直接就指示了,这个是你的妄想心,不是你的真心。所以这一段也算是再一次对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佛喝斥之后,“阿难矍然,”就是很害怕的意思,因为前几十年全是这样的,我就是这样活过来的,突然有一天,你怎么说你白活了,这是让你很绝望的。你活了四五十年,突然发现你白活了,这个是很打击人的很受伤的。当然我们现在人没到那个程度,有的是有受伤有的是没感觉,你认识越深刻你越受伤,所以阿难矍然很受伤,很惊恐。这一段主要说明了妄想非心,不是我们要认识的真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这又进了一步了。从七处征心到两种根本,然后再到这一个妄想非心,又进一步了。

    然后再看下一段。“呵”这个声音太温柔了,其实温柔也有杀伤力。因为前面阿难很惶恐,我以前一直都是这个心,你突然给我否定了,没价值了,心里有失落感,“我实惊怖”我太惶恐了。我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今天给我否定了,我惶恐不安。当然佛就先安慰他一下,“摩阿难顶”然后再给他分析,为什么你所认为的妄想心是一种错误?那么它跟真心有什么区别,它是分几层的。它大体分了三层来说的,第一层讲真心是有体性的,有性体的。因为前面已经讲了第八识,不分别就是它的性体。“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实际上就是说不分别的就是我们的性体,这就是识精元明。这是第一层要说明的。

    下面这一层就是分析为什么妄想非心,说明这个原因,分析这个道理。“若汝执吝”执就是执著固执,吝就是吝惜爱惜。如果你很固执的坚守你这个观点,“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如果你非常固执的认为这就是心的话,“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果你认为前六识是你的心的话,这个心离开六尘,“别有全性”识是怎么来的呢?六根对六尘才来的识,根尘相对产生识,如果认为前六识是真心的话,那么在没有六尘的时候,它也能起作用,事实上不成立。当我们意识没有六尘的时候就不能分别了,这是事实真相。像你睡着的时候,第六识和前五识就停了,和事实不符,所以佛才说“别有全性”。如果说它没有作用,就不是,就是妄想。这是第一步佛分析的。下面告诉我们修行中的一个境界,很多人是要陷入这个误区的。下面举了个例子,“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因声嘛,耳根对声尘产生耳识,是有分别的,当你没有声尘,就不会产生耳识。“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让六识不起现形,六识不起作用,把它灭了,你觉得很安闲很寂静了这样一个境界,这仍然是法尘的分别影事。意识分几种,其中一种叫独头意识,我外面的分别停止了,比如说你打坐时,外面的意识停止了,前五识没有了,前五根也没有了,你心做功夫做得比较细的时候,你的心比较静的时候,幽闲的境界就现前了。这就叫独头意识,跟外境没有关系。意识分两种,一种是染污的意识,分别很明显。一种是清明的意识,我从大小上讲的。妄想分别来分别去的这个就是染污的意识,带着明显的善恶的分别、烦恼的情绪。清明的意识就是这种善恶这种分别妄想基本不显现,那种幽静清净显现了。幽静清净显现了之后,你怎么区别啊?还是我在打坐,我坐在那个地方,似明显似不明显的感受,这就是幽闲的境界,这就叫独头意识。独头意识是在那种清净境界中显现的,跟外境关系不大,是平时不显现的,这是要我们去分别的。像我们讲的一句话“一念不生”,是不是很静了呀?是谁在一念不生,你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种清净境界,很多人认为这种境界就是开悟了,其实仍然属于意识境界,这还属于法尘境界。是谁在一念不生,怎么样参破这个谁。如果你参破这个谁,就破了意识了,就参破我执了。在禅宗这叫入手处,这时候正好参谁。为什么这时候正好参谁?因为你以前全部打妄想,当你没有妄想了,正好参谁。这实际上就叫奢摩他。这就是奢摩他的境界,还没到定的境界,定叫三摩地(三昧)。这个大家要注意区分。如果错认了,人就会发狂,到了这一步人会有一个发狂的过程。为什么会发狂呢?因为他心很清安,状态不错,人就会得意,得意的时候就容易欢喜,欢喜过了就会发狂。这是一个过程,当你过了这一个过程,你要潜心用功才能把这个过程过去,就参破这个谁了,就由止转向定了,转向三昧,所以禅宗叫入手处。这时候你才会参禅,所以为什么参禅是先难后易呢?到了这一步你要难够参破这个谁就容易了,这是禅宗的特点。这是第二层讲的,它的区别。没有六尘了,就没有这种分别觉知的作用了,这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境界。什么才破意识呢?下面这一段所讲的,“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六尘没有了,就没有六识,那只剩下六根了,根是有见闻觉知的性能的,就是觉性,只剩下觉性了,这就是真心了,破了意识,等于说你穿越了我执。穿越我执才能认识到不分别的觉性,这叫初步穿越了我执。因为我执分两种,一个是分别我执,一个是具生我执,初步穿越了分别我执。我执有粗有细,先把粗的破了,禅宗叫初关,入初关,进门了。一念不生的时候还是门外汉,破了分别我执就入门了。这是讲的第三层,这个区别是很明显。

        我们学到十番显见,第一番,第一次主要是让我们认识到就是我们心到了这一步了,就从前面的七处征心到这一步了,下面我们就看第二番显见,第二次。它是步步往下深入的,第一番昨天我们学习了,显见是心,它主要是让我们认识能见、能闻、能觉能知是我们的心,现在让我们认识到这一步,下面这一番让我们认识到什么呢?它是通过几个情节来描述的呢?

      客尘是一种比喻,妄心就是客尘,客尘就是迷惑的真心,所以为什么众生不能成菩提啊,就是因为妄心迷惑了真心,所以就不能得阿罗汉果,佛打了四个比方,前面三个比方都是以主客的关系来打的比方,那个旅行也是,就是我们常住的那个本性,就把它当作是一种常住,常住的主人,不常住那个房子里面的就是客人嘛。比如说又讲到第二个房间,他是讲的雨过天晴晴朗的天空有太阳光从空中射出来,就能看到那种飘浮在空中的灰尘,这个灰尘它是要动的,这个灰尘就相当于我们众生的妄想,那个妄心。但是那个空,那个虚空它是寂然不动的,这个虚空寂然嘛,我们要这样去思维。五比丘就是通过自己认识到那个本心是不动的,要通过修行要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无常变化的,我们就是因为执著在这个无常变化之中而且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五比丘就是因为思维到这个道理之后,他才悟道了。是讲了一个故事,讲了一个佛的一个弟子,他的最早的一个弟子,他有五个弟子,被称为五比丘。这五比丘就是以前保护他的,追随他的。因为佛出家之后啊,他的父亲不放心,就派了五个人这样的。就说是他父亲那边的是两个,他母亲那边的亲戚是三个,所以是五个,等于五个都是他的亲戚,然后就追随他,保护他,照顾他的意思,怕他受苦嘛,他父亲还是疼他,怕他受苦,他们五个就跟着他。他到哪里就到哪里,他吃什么就吃什么,在雪山修道的时候,他一天吃一麻一麦嘛,他们也跟着吃一麻一麦,呵呵,就这样的。后来释迦佛就说这种好像不行,好像没什么意思,好像也成不了道,他就放弃修苦行了。放弃修苦行之后他这五个亲戚就觉得,现在这个悉达多太子好象不是从前那个悉达多太子了,他变了,他开始讲享受了,算了,别理他,那好吧,于是他们就拜拜了,就这样的。他们继续在修苦行,佛呢就到了尼涟连河洗了个澡,就接受了人家的供养,乳米,就是奶酪嘛,他就恢复了体力,然后就到了菩提树下,就这样成道的。他成道之后呢,他觉得应该去度他们,因为毕竟跟了他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还在苦行,还在做无一味的苦行。苦行是有必有的,但是没有意义的苦行是没有必要的。苦行是有意义的,苦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但是没有意义的苦行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佛放弃了没有意义的苦行,有意义的苦行是有必要的。所以他去了,去了之后呢人家不理他,享受的家伙来了,不理他,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佛那时已经成道了,认为他是不是怕受苦,让我们又伺候他,他们就不干,不理他。他们就各修各的,佛就在另一边修他的,他们五个就修他的,佛有时候就自言自语说他的,说一句话出来,说一句法出来。唉,好象没听过,有道理,想想有道理,不错,他们越想听,佛就不说了。要不然又冒一句出来,还是有道理,又不说了,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人好象有点道理,他们五个人就改变态度了,他们商量一下可能学到点东西,我们向他求教,是这样的。然后佛这时候才向他们说法,说法之后他们就开悟了,他们五个人同时就成阿罗汉果了。这是最初的五比丘,这是最初的佛教的僧团,就这么来的,就他们六个人建立了佛教的最初的僧团,就这样的。所以世界上的僧团最初只有六个人。这一段就是佛让其中那个大弟子乔陈如,这上面写的乔陈那,他又叫乔陈如,他的大弟子,五比丘是以他为首。这个乔陈如是他的舅舅吧,实际上是他的舅舅,他母舅,他母亲那边的亲戚。他就站起来向我们描述,等于是向大众描述,以阿难在场,描述说我最初是怎么修行,怎么成道的,就这样,他就讲了这么一段,就是从客尘入手。下面等于是讲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以住酒店、旅店,不管是几星级的,五星级的还是不带星的也好,反正就是说,那里面有主人有客人,我们去住上一天两天走了,这是客人,那个老板肯定就不走,这个是用比喻讲故事,让我们领悟这个道理。大家想一下,我们这个外境,一切外境,你看这个春夏秋冬,你看现在到了深秋了,马上就要立冬了。因为深秋了,你看深秋这个景象,树叶开始落了,北方这个表现得更明显,南方表现不明显。但是你看南方白杨树开始要落叶了,落得快要一大半了,快落光了。你看草也要开始枯萎了,春夏秋冬,春天就不是这样。春天开始发芽,春天无限的生机,夏天它就繁茂,秋天就开始枯萎,落叶,冬天就完全的枯萎了。这不是外境的变化吗?包括我们人世间的这些纷纭万象,不都是这样吗?所以孔子有句话就是说过这样的话嘛,四时续焉,四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它不就这样在变吗,从来没有停止过吗,四时续焉。它就在给我们演说这个无常,这不就是客人吗?这就相当于客人,来来往往。酒店就是嘛,来来往往,你在往下深究的话我们这个妄想是不是也这样,一天到晚你打了多少,你算过没有啊,好象没人算过,因为算不清楚的,世界上最高级的精算师也算不清楚。现在有高级的计算机也算不清楚,这都是来来往往,无常嘛,都在演说无常,述说无常,述说这种变化,客嘛,就比喻说叫客人,你说我们这个心念你说不清楚啊,那粗的也不好说清楚,你看一天到晚我们那个起了多少次情绪,我们现在不说念头啊,念头也说不清楚,你起了多少次情绪其实也说不清楚,也很难说清楚。你一会儿高兴了,一会儿烦恼了,一般人很难说清楚,只有观照功夫好的人才能说清楚,一般人说不清楚。但是我们人世间是这样的,就是说一般呢是反过来了,客人作主了,客得主便。当你跟着情绪走的时候就客得主便,那个情绪就是主人,你就是奴仆。我们常常都是奴仆,是不是啊,我看没有几个人是主人,都是奴仆。我们说当家作主,我们现在打倒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然后我们当家做主了,其实那是表面上的当家做主了,其实真正内心上当家做主我看没有几个人,都是客得主便,给你做了奴仆,天天做奴仆。我们天天烦烦恼恼,焦头烂额,是不是天天做奴仆啊,就这样的。所以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天天做奴仆,只有极少数人他是真正做了主人。所以上面讲了这个例子,讲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认识到要真正当家做主,真正要把这些境啊,把这些外境真正的要看破,真正要看破才行。你不是真正的看破或者要真正的想通是不行的,你不会回头的。我们为什么没有回头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想通,你说我想得通,我看开了,那都是忽悠你自己的。你真正的想通了,你真正的看开了,你就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是这样的。你就不会那么容易客得主便了,大家想一下啊,就是我们的行动力跟不上。为什么跟不上?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想通,你真正想通了,我们的行动它就会自觉的去跟,自觉的,由被动变为自觉,确实如此,确实这样的。我想大家可能都有体会,住名主人,不动的他比喻为主人,他不动嘛,他不变,所以五比丘认识到了:哦,一切万象生灭变化,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真的想通了,那么不变的就是主人,以不变应万变嘛。因为你认识不到的话,就始终处在这个变当中,你就没有安顿感,没有安定,当然也就没有幸福感。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样?我们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但是我们缺乏幸福感,为什么?想一下。这是讲的客尘啊,大家问题就来了,五比丘人家就是,佛的说法那么简单,人家就明白了,我们都没明白呢?大家想一下这是什么道理呢?难道就那么难以明白吗?这么难呢,想一想,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想一想,考察一下自己,他们悟阿罗汉,他们五比丘悟阿罗汉,佛说法就说了三次,就是说了三次法人就成阿罗汉了,就这么简单。我们当真那么笨吗?这是讲的那个客尘啊,就说他第一个故事。下面佛等于是又讲了两个故事,两个故事是说一回事。他就说什么呢,等于是亲自示范,作两次示范,是不是两次示范嘛,刚开始他让那个大弟子示范,下面又亲自上阵,轮番上阵,亲自表演,表演了两个回合,表演这两个回合是说明什么问题呢?

    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通过刚才他们那个回答,就是让我们明白一个现象,透过现象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手在动,手一开一合,是在动嘛,你看手开了,开合,打开手,看到了吗?看到了。然后又把手握起来,看到了吗?看到了。是不是一开一合动了,对我们能见的这个见,是不是一个,是一个。一个说明什么意思?就是他并没有动。是不是这样,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让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外境才在动。再举个例子,象那个春夏秋冬,是不是每年都在变啊,我们这个见变了没有啊?见没变是吧,见是没有变的,见是没有变过的,这是从见上来讲是没有变过的。从我们经验上它会增加,你长大了,知识经验增加了,但跟这个见是没关系,这个见是没有变的,你的认识、你的经验会增加,但是这个见是不会增加的。还是那个见。因为你花眼了,是眼触的问题,见没有出问题。大家再想下这个啊。我们开始来个翻版的,你看这手掌,看到手掌没有嘛?看到了,握着手,看到拳头没有啊,看到了,由这个手掌变为拳,是不是有变化,有变化。但是我们这个见有变化没有吗,没变。见是没有变的,都是那个见。所以通过外境在变,但是我们这个见是不变的,就是不动的,外境动,但是见不动,这叫境动见不动。实际上就是佛通过这个表演告诉我们:外境无论它怎么动,它怎么变,但是我们这个见是从来不动的。我们以前没考虑这个问题是吧,没这么想过是吧,现在佛通过这个表演让我们认识这一个。就是说通过这个现象,本来就存在的这么一个事实,我们这个见是没动,这是一个事实,不光是道理,是一个事实,只是以前没有注意过,这叫境动见不动,让我们通过这个表演,让我们认识这个事实,说明什么道理。就是说万事万物生灭变化,生灭无常,但是呢,佛通过这么一个表演他实际上就是阐述宇宙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你看下宇宙的万事万物是无穷无尽的是吧,无穷无尽的,但它无论怎么无穷无尽,它无论怎么的变化无常,但是我们这个见是不是从来都没动过,没动过。你看你从小到大,你见了那么多东西,你见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人从你的眼前过去过来,你的亲朋好友,包括你萍水相逢,你坐火车,萍水相逢,过来过去,是不是都是用的那个见啊,是不是嘛,都是那个见。能见的这个心它没动过,能见的这个心,它就是阐述这一个,见不动。能见这个心它是没有动过,只不过以前我们忽视这个问题了,忽略了,没在意这个问题,没去研究这个问题,就这样。现在我们学习它呢,我们在研究它,在重视它,就说认识到这一步很重要,认识到这一步你才能够就是说,原先是颠倒的嘛,颠倒就是说我们这个主人做了奴仆,现在要回来,叫回归正位,就是说,你本来是主人,当了奴仆,现在你要重新做主人,你要重新做主人,这个奴仆就要做奴仆,主人就要做主人,是这样的。所以无论我们的外境怎么变,无论这个烦恼怎么的变,无论我们的这个妄想怎么的多,无论我们的这个情绪怎么的反复无常,但是我们的这个见是从来没有动过的,是不是啊?它才忠于职守,最忠于职守的就是它,最不靠谱的就是奴仆,对不对嘛,你看它可恶吧,太可恶了,当我们怒火中烧的时候它竟然不帮助人一把,是吧,直接将主人就淹没了,是不是嘛,杀人放火去了,你看多严重嘛,杀人放火,是不是没有忠于职守啊?是不是很可恶啊,太可恶了,但我们还把它当成真实的奴仆,真实的朋友,天天还要跟它在一起,是不是,是这样吧,天天抱着我们这个情绪在一起,是不是吧。你跟它同吃同睡,天天在一起,你还舍不得丢弃它,还是我这个好,我这个奴仆好,你看它多忠于我。其实把你害惨了,是不是嘛,害哭了,害苦了,所以你要好好认识这个问题。回过头来,静下心来,慢慢去体会一下,体会体会。这是第一个表演啊。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表演啊,第二个表演了,第二个表演佛还是亲自上阵,他跟阿难又来一次,他为什么又来一次表演,因为怕我们没看明白,因为一次表演有时会让人淡忘,或者不重视,所以佛为了加深印象再来一次,是这样的。这个表演就说佛的这个手是一左一右嘛,阿难的头也是一左一右在动嘛,看这里,头就往这嘛,再看这里,头就往这里,这里面就有两个环节吧,两个环节,佛呢是一左一右,手一左一右在动,阿难的头也是一左一右在动,所以你看佛的这个手他左右在动,阿难的头左右在动,这里面就讲了谁动谁静,显然的,什么意思,这里边有一个,也是一个尘,一个客,是吧,这个尘指的什么呢?指的就说是阿难的头在动,头是往左往右在动,这是比喻尘,摇动,头在摇动,尘。这个手呢,这个手的开合就是比喻客,以不住者为客,就是比喻佛的这个手,手在开合,就是比喻客。头在摇动就是比喻尘,这都属于客尘。但是他这里边这个见有没有动啊,见还是没动,是这样。就是说看到这个手了,看到没有,看到了,这个手(另一边)看到没有,看到了。那这两个看到是不是一个看到,一个看到嘛,看到没有啊,看到了,(另一边)看到没有嘛,看到了,是两个看到还是一个看到,是不是一个看到,那个看到本身是一个,那是一个。这个实际上是通过前面讲的那个境,外境嘛,它是通过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自身,通过我们这个自身这个表演,我们身体在动,但是我们这个见是不动的,见仍然是不动的,见还是那个见。就说无论我们身体怎么动,见还是那个见,能见的心是没有动的。所以我们从小到大,我们从那么小,我们从妈妈的怀抱出来,那么小才几斤重我们现在长到一百多斤,好吓人嘛,那么小,现在一百多斤,是不是嘛,你看我们能见那个心变过没变过吗?没变,其实是没有变的,我们这个肉体是变了,由几斤变为一百多斤,变了几十倍的重量,原来那么小,由几十公分,有没有几十公分啊,几十公分高,五十公分,反正就那么高嘛,变成一米多,你看姚明是两米多。但是无论他多么高,那是身体的变化,我们这个见变化没有吗,见始终是没有变的,没有变。所以就是说它通过这个身体啊,来说明这个见它是没有动的,就是能见那个心,它是没有变的。它只是说我们的人生经验,身体变了,人生经验变了,社会阅历变了,你的知识增加了,你待人接物会了,但是呢那个能见的心是一点没变的。你烦恼多了,但是我们能见那个心它是没有变的,所以第一个是境动见不动。

    第二个环节就是身动见不动,这第二个环节,就第二种表演啊,身动但是见不动。那么这一段呢实际就是说第二番显见,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这个见是不动的,显见不动。通过境动,通过身动来显示或者说来表明,来说明,来显现这一个事实,或者这是一个真相。因为境动身动是一个现象嘛,通过这个现象,通过这么一个事件或者通过这么一个故事,通过这么一个情节来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或者一个真相,这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真相。众生的真相就是什么?见,一个真相,这个真相以前我们没有关注它,忽略了,没有关注,所以说客得其便,客人进了堂屋,他不走了,一待就是几十年。你四十岁了,四十年了,你六十岁了,六十年了,一待待六十年了。待到六十年了,待到四十年了,待了三十年了,就习惯了。你就习惯这种日子,习惯了。你说了算就说了算吧,习以为常了,所以我们就跟着烦恼跑,跟着情绪跑,什么样的情绪来了你就发什么样的情绪,就这样习惯了,所以现在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情境让你回过头来好好的反省一下,认识一下,你要沉下心来好好认识一下,哦,你发现,确实是没动过,确实如此。说归说,真的要能做到这个不容易,这是很难的。为什么说要进行止观的训练,其实我们现在这个是做一个学习,一个说明。这个是属于观的部分,你要把它定住,我这个认识我要把它定住,那就需要止的训练,因为你不止的训练的话,我们现在讲的好象这么回事,睡一觉就忘了,所以是客得其便的意思。我要发火,我就要发火,客得其便,我想发唠骚,就是要发唠骚,客得其便,为什么呢?就是你定不住嘛,就是你这个认识定不住,定解,定解什么意思啊?就是你把它定住,这个认识我把它定住,定住才能到位,你定不住它不到位的,定不住就是当时听着唉呀好呀,是这样啊,热血沸腾啊,出了门,完了,没有了,没戏了,以前该怎样怎样,涛声依旧,哈哈,是不是嘛,又客得其便了。你又过着群魔乱舞的生活,是不是群魔乱舞?怒、恨、怨、恼、烦,五毒俱全,群魔乱舞嘛,一样都不缺,就这样的。为什么呢?就缺乏这个定解。要想有定解,就要修止,止观嘛,我们现在学习这个文字属于观嘛,主要是观,以观为主,你就要修止,这个止到一定程度你才能把它定住,所以为什么要老老实实做功夫就这个道理,你修止就是要老老实实做功夫。你说我看书,我怎么样怎么样,就要老老实实做功夫,转化这个习气,转化你这个妄念,把私心杂念转化了,老老实实在你习气上用功夫。说通俗一点就是改变你的性格,你性格当中的缺陷,这样的话你才能定得住,你定得住功夫就上去了。你不从习气下手,不从你性格下手,功夫不能上去,上不去的,但是你要想有止,你修止啊,你能把它止住,你修止要把它止住,止啊,止就是停止,你要把你这个习气停下来,停住,停住需要方法,你念佛啊,你参禅啊,需要方法,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念不进去,确实如此,真的念不下去,客得其便嘛,你哪里念得下去嘛,念不下去。念着念着就完了,我修着修着就修不下去了,所以光用观照还不行,还得需要这个,需要止,因为你没有德,你止不住的,止不下去的,你这方法修着修着也不管用了,你习气来的时候哪管用啊,不管用的,没有德。不是厚德载物吗?必须要修德,这个方法要配合这个德,德配上方法,同时并进,修德。人有了福德之后,用功做功夫就好多了,人的福德不够,做功夫做不下去的,而且你做到一定的时候,就完了,就做不动了,或者就出偏差了,就这样的。大家想一下嘛,就说我们要认识我们这个心啊,认识这个心,认识这个佛性,这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人世间可能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因为这改变自己,超越自己,你想你没有大的福德,就说你承受不起,就这个道理,你受不起的。所以为什么那个二祖见初祖,你看说那些话,就凭你,请师父慈悲啊,开我愚昧,告诉我怎么样怎么样,就凭你这个样子,什么意思?就是你这点小伎俩,你那点小德性,你想求得无上心法,你只有做梦去了,可能做梦都梦不到,因为他不做这样的梦,是吧!对吧,是这样吧,肯定的,因为你烦恼这么重,你做不了这样的梦的,梦都梦不到,是不是这样,我们做梦都是颠倒梦想,所以梦不到,想想是不是很可怜嘛,想下真的有点伤感,所以初祖就呵斥二祖,不理他,初祖就不理他,二祖就很惭愧,才来了三年,二祖求学三年,在那里,他去了三年实际上就是修的这个,让我们早就跑了,是不是,是不是早就跑了,这个师父这么难缠,这么难求,问一句还不理我,是不是,哼,你不理我我还不理你呢?哈哈哈,是不是嘛,有啥本事嘛,对不对,哈哈,我看你也不咋的。这是我们人常有的观点,定不住嘛。所以二祖他就是二祖,要不然他就当不了二祖,当时见这个达摩祖师的不是他一个人啊,还是有很多人的,但是只有他一个人定住了,定了三年在那里,三年之后,应该说感动初祖了,让我们说这个人真不错,你看,别说三年了,可能有几天就把我们感动了,是不是这样,几天就把我们给拿下了。三年,还是不理他,当然三年了初祖才觉得这个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味道,但是呢还要给他出道题,看能不能完成,如果完成就可以托付无上大法,如果这道题他通不过,他肯定不值得托付,那我等于白来一次中国了,就回去了,就打道回府了,这样最后出道题,最后那道题你看二祖毫不犹豫地断臂,一刀下去,“咔”一刀,你看这道题考的,考的毒辣,这一般人理解不了,觉得怎么这么狠哪,这么狠,佛法不讲慈悲吗?这么不慈悲呢?你看等了你三年,你还让人断臂,真太坏了,是吧,所以你看他这一断臂,这个无上大法就可以托付了,我没有白来中国一次,因为达摩他在遥观东土,就我们中国啊有大的气象,可以将这个法脉传给中国,他来了,他终于找到了,没白来,还是感到很欣慰的。我们这说的什么道理,你要定得住,这个止啊,定得住,因为你没有止的功夫你定不住,定不住就完了就乱了,就这样的。所以这个止观,是佛法的一个核心部分。其实这个佛法最精髓的部分就是止观,就是说各宗有各宗止观的修法,就是每一个宗派它都有相应的止观的修法,修法不一样。但是呢,总体都叫止观,就是说具体用功方法不一样。换句话说,所有的法门里面都贯穿有止观,这样的话才能够将我们的烦恼去掉,能够走向解脱。

    我们说一下客尘啊,其实笼统的来讲,客尘从自身角度来讲就是指的我们的烦恼。像妄想啊,情绪啊,都叫客尘,包括你的身体都是属于客尘。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身体是有变化的,所以客尘一般就是指的有生灭的,无常的,这些都叫做客尘。你看万事万物,都是有变化的,都是属于客尘,我们这个情绪烦恼也是属于客尘。我们这个身体本身也是生灭变化的,也是属于客尘,这是笼统的讲。当然要是具体的从文字来讲的话,你要具体看它的文字是怎么说的。因为它的语境变了,它的表示也就变了。但是它无论怎么变,它都是咱们刚才讲的那个笼统的含义。具体来说的话要具体到它那个语境当中去,你比如说,桥陈那悟客尘而开悟,你看他是怎么表述客尘的,这要回到他的语境当中去,在这个语言环境里面来具体理解它的含义。你看上面讲的“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它讲的客人那种来来往往,风尘仆仆的状态。“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果是主人的话,他就站着不动了,他就没有风尘仆仆的那种状态了。不用担心我多住几天,少住几天。下面还说“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不住什么意思呢?他不常住啊。像我们住的这个宾馆啊,我住了一天两天走了,这叫什么呢,叫不常住。不住就是不常住。不是住下就不走了,如果是主人就住下来不走了嘛。不常住,住几天就走了,所以叫客,“住”就是常住,住着不动了,就是主人。这就是主客的区别。然后说“以不住者名为‘客’义”,“不住”就是不常住,不常住什么意思啊,就是变化的意思。那么通过这个故事推而广之,凡是不常住的,凡是变化的,凡是生灭的,都属于客。包括我们这个身体,也属于客。你看,你在这个人世间做客80年,你活80岁就是做客80年嘛。都是这样的,你活100岁就是做客100年。在这个人世间,做了80年的客人,然后走了。这是这个例子。下面呢,他又举了一个例子,“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你看他解释的什么叫做“尘”呢,尘是摇动的,因为虚空是不动的,“虚空寂然”嘛,所以说叫“澄寂名空”。“澄”是什么意思呢,澄就是清净,干净。“寂”是寂灭,或者说澄是表示一种澄明,明白。“空”肯定是不动的,所以说叫“虚空寂然”,它肯定是不动的。你看空中的那些尘,是非常多的,但有些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有些是能用眼睛看得到的。但是无论它看得到看不到,它在虚空是摇动的,那就叫做“尘”。从这里可以看到摇动的话叫它做“尘”,不动的话就叫它做“主”了,你看我们这个身体是不是也在动啊,我们这个信念也在动啊,所以归结来说的话呢,它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讲的物质层面的,物质层面来讲的话你看包括我们的这个房子,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这都是物质上的。另一个表示就是心理层面的。总体来讲的话,因为这些都是在变化的,都是摇动的,都是生灭的,所以说归纳起来都叫客尘。举这个例子,这个故事事实上就是想反映出这一个道理的。从这个故事上,你要去归纳一下它的这些常规的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楞严浅述卷一【2】原始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v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