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你上了大学,其实是大学上了你。
大学是好学者的通行证,是穷屌丝的墓志铭。看那名为大学的坑中,有着多少懒惰的背影,先不说一入大学深似海,从此学习是路人,光是大学环境所带给我们的影响,就够我们受的了。
现在的学生说:上联 上课一排全睡、打饭从不排队、魔兽通宵不累、短信发到欠费 下联 抽烟打牌全会、啤酒十瓶不醉、逃课成群结队、考试基本不会 横批 大学真累
如果这是你的大学,你可真是中奖了。
想当初,我们挑灯夜读,发奋图强,为的就是能够考上我们心仪的大学,然而现实却是,大学的生活却不是我所想要的,我的大学上的很痛苦。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下面两个是大学生很容易遇到的问题:
一、是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表现最为突出。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相差很大。来到大学后,大家的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和适应。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有的思家、恋旧,常常偷偷以泪洗面;有的厌学、仿徨、沉溺于无所事事;有的失眠、抑郁、在焦灼中挨度日子;更有的则想休学、退学,打起退堂鼓,例如此类的就有很多大学生,上学不久就想退学,原因是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常常失眠;觉得自己低别人一等,丧失自信,产生自卑;怀念过去的成就与风光,无法面对新的生活。
二、是人际关系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中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自卑心理在大学生中同样普遍,也是很多大学生选择堕落的原因。
那么既然找到了问题的所在,该怎么解决呢?
既然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新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认清学习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高中时期学生进行的是以应考为目的的学习,学科的内容、学习的进度都是固定的。而部分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该学什么,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可根据个人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设计,个人自主的余地较大,例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择选修课程,这在高中时期是没有的。因此,大学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意识要求很强。
在高中,应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最重要的标准。而在大学,学生的个人定位,个人道路设计占更重要的地位。 在生活方面,新生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自主意识的增强是十分重要的。
在经济方面,首先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确立明确的、有计划的消费,避免因盲目消费而造成的经济困难局面。 与此同时,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同舍关系、师生关系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大学生活是否美好,体现着一个人的适应能力。
很多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认为,勤工俭学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方式。但作为对新的生活,新的学习方式认知尚未清晰的大一新生,更主要的是安排好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而勤工俭学最基本的前提是学生余力。 总之,崭新的大学生活并不是要求一个人突然间成熟起来,而是生活方式、学习方法的转变给人们带来的改变。
所以上大学没有错,全看你怎么过,一个好的大学生活还是取决于你自己,不要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关键是要有做出选择的勇气,现在意识到,一切就都还有补救的余地,相信自己吧,只要你踏出第一步,美好的大学生活便等着你去尽情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