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部分摘录

《把时间当做朋友》部分摘录

作者: 金酱酱 | 来源:发表于2016-09-18 09:21 被阅读35次

花了一个多月琐碎的时间把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看完,并将其中一些对我有益的语句摘录下来,希望对你们也能有些感悟。

未知永远存在

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继续前行,并不意味这忽略这些问题——它们已经被记录在案,也由此获得重新审视的机会。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的那一瞬间起,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地积累。如果这个人实际上向往的是另一个职业,那么他的所谓“梦想”几乎必然使他在当前这份职业上心不在焉。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他的沉没成本就越高。很多人在无意之间都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所谓“梦想”也许只是陷阱。许多年来,我曾见过身边不少的人一点一点被他们珍爱的“梦想”毁掉。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某一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列表

不要以为自己能够记住所有事情。最方便的记录工具永远都会是笔和纸。列表制作无需工整,自己看的懂就行,可以缩写、箭头加各种框框。同时列表的查看和修改也要放在自己随手可及的地方(例如卡片贴纸)。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不过,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标准却不好找,因为人总会觉得每一件事情都很紧急。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任务的项目相对复杂,为了万无一失,我们需要提前制作一个可以勾画的核对列表,逐一核对,避免缺漏。如果项目不超过7个,检查完全可以在你的大脑中进行。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不要轻易的的更改目标方向,即便是更好的方向,在你进行中也会出现很多次。改变方向意味着可能要重新来过,经常改变方向的人是无法到达终点的。开始行动之前要先判断列表任务是否显示。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执行到底。

预演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联系,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

获取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

“体验”、“试错”、“观察”、“阅读”。

通过五官的体验,来认识事物;通过试错,获得了教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或技能;观察别人的体验与试错,从中总结经验。而然体验、试错、观察都有局限。首先,大量知识无法通过体验获得,其次有些知识很难通过试错获得。对体验、试错和观察的补充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在这样的时代,阅读突破了个人体验或试错的种种局限。体验往往只局限于自己,试错也受限于自己的阅历,而通过阅读,我们却可以得到他人的体验和试错的结果(即所谓的经验),进而获得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种族和国度的信息。

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经验局限

“为什么人们总是异常痛苦于不被理解,并且在那么强烈地认同’理解外岁’之类的口号同时又常常无法理解他人”,每个人或多或少受到自我经验的局限,而这也是经验主义局限的根源所在。摆脱自我经验局限的难度有时是无穷大的,很多时候我们根据自身经验完全无法想象他人的体验究竟是什么样的。

个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兴趣

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他事情。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情,也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其实,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做的事情,转去做新的“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同样 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过多久,这些人又会因为做不好这件事情而对其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将这一行为“合理化”:“我才知道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

所以,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有兴趣。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鼓励

当我们不停的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相关文章

  • 《把时间当做朋友》部分摘录

    花了一个多月琐碎的时间把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看完,并将其中一些对我有益的语句摘录下来,希望对你们也能有些...

  • 《把时间当做朋友》摘录

    看完了之前师兄推荐的这本书。还是觉得用文字记录的方式更能加深我对其的理解,至少到目前,我还没能达到对文字过目就深刻...

  • 《把时间当做朋友》摘录

    1.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

  • 《把时间当做朋友》摘录

    计划是必须的,目标应该是确定的,但是往往有了目标,有了计划但是却是中途而废。一般来说,越是短期的目标,越...

  • 做时间的朋友

    做时间的朋友 前几天把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又看了一遍,也做了部分摘录,现在还没有忘记的有这么几点。 1. 时...

  • 把时间当做朋友

    在很偶然的、必然的时机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书,还是受益匪浅。为什么偶然?我在很早就听说过新东方的李笑来老...

  • 《把时间当做朋友》

    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深受感触,一口气读了两遍。以下是对书中内容的梳理,及个人感悟。 无论是谁都...

  • 把时间当做朋友

    这几天又去知笔墨上看了一遍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温故而知新,古人诚不我欺。简单的将全书内容做个总结: 一...

  • 把时间当做朋友

    今天读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感慨颇深!这本书直面说了很多你内心恐惧的东西,很多时间自己把自己搞得很忙...

  • 把时间当做朋友

    很早买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只是潦草的翻了几页,很明显还没有和时间真正成为朋友,还痛恨时间不够用,也持续在浪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做朋友》部分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vx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