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初的好坏都是由妈妈的一张嘴铸就的,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妈妈口中说出来的话语。—— 山崎房一
在国内某知名问答网站中,有网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暴躁的妈妈会教育出温柔的娃还是暴躁的娃呢?”翻看问题下的回答,除了个别的网友认为性格是天生的以外,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暴躁,并且现身说法,直击自己当年是如何被暴躁妈妈改变了三观的惨烈现场。
其实不管以上哪种性格,想必都不是做妈妈的愿意看见的。每一个真正爱孩子的妈妈,如果知道因为自己的错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都会愿意为了孩子的未来去学习和改变。正如《不急不吼做妈妈》一书中所说,“一旦妈妈能从育儿中感受到快乐,那么这位妈妈培养的孩子定能很快脱颖而出。”
《不急不吼做妈妈》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山崎房一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山崎房一,曾创办日本知名的父母心理学课堂,帮助无数个家庭切实地解决了育儿难题,是在日本亲子教育领域拥有超高知名度的教育专家。山崎房一的代表作有《日本妈妈的正能量亲密教养课》、《越是表扬孩子越能茁壮成长》、《我心放松》等。
在《不急不躁做妈妈》一书中,山崎房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深度剖析了妈妈们暴躁易怒的原因,并且引导妈妈改变往常吼叫式的育儿方式,以及简单轻松的五周速成好妈妈行动指南。
妈妈们暴躁易怒的原因
日本知名作家角田光代曾写过一本揭露当代女性艰难生存现状的书,名叫《坡道上的家》。该书讲述了一位初为人母的陪审员,在参与审理一起妈妈杀死亲生女儿的案子中得到的反思与启发。故事中身犯重罪的这位妈妈同样是一位新手妈妈,因为丈夫长期工作繁忙,没有照顾家庭,而自己在生产后一度患上了严重的抑郁和精神衰弱,导致了八个月大的女儿被妈妈扔在水中溺死的人间悲剧。
如此极端对待孩子的妈妈在现实中其实也并非不存在,而更多的妈妈则是选择了暴力的方式,对孩子非打即骂。归根结底,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忙碌,夫妻感情的和谐程度,都是无时无刻不在考验妈妈们的对象。
在《不急不吼做妈妈》一书中,作者同样认为,暴躁的妈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格,其实是通过孩子来发泄对自己的不满。这样的妈妈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分身”,就如同另一个自己一样。妈妈的某些期望没有被满足,由此带来的痛苦就被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于是孩子成了被妈妈重点关注的对象,成了妈妈所有情绪的倾倒口。
这样的妈妈更是不自信的妈妈。因为不愿意与人为敌,而且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往往她们在外人面前,会表现得亲和友善。可是心中的真实想法,却往往事与愿违,时间久了,堆积在一起的负面情绪总会爆发。这时候孩子的缺点在妈妈的眼里就会被无限放大,或是唠叨不休,或是批评指责,让孩子也不得安宁。
纵观那些脾气暴躁的妈妈与孩子,他们的生活每天无一不是处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之中。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妈妈会气得指着孩子额头骂“不争气”;孩子做作业遇到难题,妈妈讲几遍后恨不得把孩子作业本给撕掉;就连孩子平时做事动作慢了,也同样会惹得妈妈如河东狮吼般的大发雷霆。
有心理学家说过,“吼叫式育儿”养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三种性格。第一种,被妈妈潜移默化,跟妈妈的性格如出一辙,即暴躁型;第二种,被妈妈的怒火彻底焚毁了自信,变得悲观,遇事一味逃避,即怯懦型;第三种,以为妈妈生气都是自己做的不好,会想方设法讨妈妈开心,长大后也会养成讨好别人的习惯,即讨好型人格。
那么妈妈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正确的呢?
妈妈吼叫式育儿如何改变
心理作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每一个问题家庭都是基于一种特定的结构,这个结构中的妈妈往往是焦躁不安的,而这样的妈妈养育的孩子就会出现诸多毛病,比如自卑、不与父母沟通,同时也更容易出现种种心理疾病。
要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在《不急不吼做妈妈》一书中,作者给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承认真实的生活,温和的妈妈才能养育优秀的儿女。
莫言曾经这样写过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敬佩。在一段特殊的时期,父亲遭人诬陷,母亲旧病复发,家里眼见着就要揭不开锅了。碰巧那时村子里自杀了好几个女人,莫言担心自己的母亲也会因不堪重负,走上绝路。可是母亲并没有在儿女们面前表现得绝望,仍然温和的对他们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莫言写道,“ 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妈妈养育儿女,因此妈妈们跟自己的孩子相处的时间最多,对孩子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妈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着日积月累的复利效应。
很多妈妈对如何养育儿女有着各种莫名地担心,家庭财力、事业前景、孩子的天赋都可以成为焦虑易怒的理由,这样的性格折射到孩子身上,由此而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在中国古代名人中,不乏平凡的母亲养育伟大的孩子的故事。孟母三迁、陶母封鮓、岳母刺字……这些母亲都并非家势显赫之人,相反身为苦难人家的妈妈,她们更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急不吼做妈妈》这本书,浅显直白地分析了妈妈们用“吼叫式”方法育儿的最根本原因。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如果妈妈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分身”,从而将所有不快的情绪都发泄到孩子身上,不得不说那是最愚蠢的做法。性情暴躁的妈妈养育的儿女不一定不优秀,但是性情温和的妈妈养育的儿女必定不会是暴躁极端的性格,这一点对儿女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