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这样的味道,一如军的为人。蒋欣然读罢后,军也印完了。她说:“你的文章我每次都读,真得很喜欢,淡雅的很。真得要向你学习。”
军一边擦手,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乱写的,也没啥章法。”
“你太客气了,李老师都夸你哩。说你的文章写的好,关键是你读得书多。哎,跟我推荐几本呗。”
军把个手擦了又擦,就是不知道该说啥,真让你推荐书吧,还真不好说,“乱翻的。也没啥,就是各样的都爱看。”
也是实话,写东西这事,有时候它也是有点天生的,不一定跟看书有搭。说跟看书有关,那也要看你读进去了没有、理解了没有,如果只是为读而读,那也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军心里这样想,可是也没有说出口。
蒋欣然还要问,可见军也是一时说不上个啥,只好说:“那以后有啥好书了,也别忘了让我看看。”
军应着,也就一起出来了,把印好的报纸拤到学生会里去了。
转眼已是一年又尽,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在忙着复习,准备考试。当然还有一件事还是很让同学们牵挂,那就是每年一次的班级“迎新”晚会。今年班主任老早就说是要大家一起在教室里包一顿饺子,然后再大家表演个节目。所以这几天一面复习,抽空大家也是预想着晚会上的一些事。这一学期以来,班级各项活动和比赛,包括平时两操一活动的开展,他们班在二年级三个班里基本上是排在前面的。班主任王老师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同学们也是争气,大家都在各方面为班级做事、出力。
新年也是说到就到,虽说是天冷得很,可一听说要大家一起包饺子、唱歌跳舞,大家的心里可别说有多热火了。头一天下午,班长他们几个也是忙着买这买那。什么大肉多少斤、萝卜几个、大葱多少、香菜几把等等吧。军、王家阳几个在布置教室。把桌子往四桌里一拉,中间空出一大片晚上还要表演节目里。军和王家阳站在桌子上往天花板上粘拉花着里,李佳和王霞给他俩接东西。王胜和大嘴在黑板上画画里,王胜擅长写大字,正中间写了“迎新晚会”四个大字。大嘴正在两边上画些花花草草,总之是要营造些新年的欢庆气氛。班主任中间来过一会,催促班长抓紧时间把包饺子的材料准备来。
案板、菜刀、擀仗一应物品都是从老师家借的。
四五点钟开始,洗菜、和面、剁肉、掰蒜,各样货均已安排妥当。和面是女生的强项,一向在课堂上不发言,表现不积极的此时反而表现抢眼。水分多少,盐水比例一概有鼻子有眼。尤其是到后面揉剂子,擀面皮那可是一等一的高手。那李佳也是家里的老大丫头,针线茶饭自不必说,这时候正在利索的和着面。至于那剁肉的自是力气活,没多少技术含量,班上那几个膀大腰圆的哥们早就承包了。只见那位兄台手使两把菜刀,一气在案板上“咚咚”作响。到了拌馅的时候又是女同学出面,各样调和也是掂了又掂,四五十的饭也是不好掌握的。不过是大锅饭,大家也是没有太高的要求,只是要个大家齐上阵的气氛。杨树沟人有句话叫“若要吃饭,大家撩乱”,今天2班的同学各个都有任务,都在为这一顿饭尽着力。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在大家的期待中被端上了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饺子,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青春的快乐和集体的温暖。
这两天兵也是个没事人,整天就在家鼓捣录音机。前两天他借了好些磁带,正在家翻录里,还不让他奶奶说话。除了这,就剩心尔念尔的想着吃。这不,今天他和奶奶商量着也包个饺子吃。奶奶说用啥包里,肉也没有,包也只能是洋芋的。兵最爱吃的就是奶奶的麻腐饺子。
这麻腐饺子的取名,应该来自豆腐。豆腐是黄豆做的,麻腐则是麻籽儿做的。将麻子碾碎,放水里溶开,用锣儿将渣皮隔出来,把酱汁倒进锅里,小火慢热,让锅慢慢开,看到锅开,就在水开处一点一点地加冷水,待麻腐凝结成块,漂浮到水面说上,水变清时,用漏勺将麻腐捞出控干。那里来的豆腐里,只有洋芋是现成的。将事前煮熟的土豆,剥皮,切碎,掺进去,加大葱末,调盐拌匀,就成了麻腐馅儿了。那是岁末时节,一切吃食都要为马上到来的年节留备,饭食中缺肉少油,就把麻籽儿做成麻腐,以此来补充油水。就这还是费面的,奶奶常说,一顿拉条子的面能做两顿寸寸子,这一顿饺子就是好几顿的寸寸里。再说做起来费工费力,好在一冬无事,也就想着一天的两顿饭。
香儿放学还有半个多小时,饺子已经包了一八仙桌。军他爹门浪着还没来,他这些日子就是到长路保家看掀牛九的。那里人多,一庄子的闲汉们每天早上嘴一抹就钻到长路保家的磨房里。攒慌的攒慌,掀牛的掀牛,大部分也是看热闹。军他爹既不会攒,也不想掀,也就是蹲在那里抽烟,听故事。杨树沟这一年中的最后三个月就是这么过的。女人们自是不闲的,依旧要忙活到年跟前。这些日子就该先捻些麻绳子,粘些鞋帮子,补些旧衣裳,完了就是要纳将近一个月的鞋底子。一家子七八口子过冬的“鸡窝子”、过年的“千层底”这段日子就要做好。军妈在的时候也是每日里不消停,可这自打走了后,这一家子的吃饭穿衣还正是愁坏了他奶奶。他奶奶里,眼睛也不见了,手底下也没劲了,平时擀个面都要缓上三缓里。眼看着天越来越冷,香儿的棉鞋还没着落里。兵和他爹还有去年的可以穿,这香儿每天要在沙沟里走里,鞋也是不经磨,那天还说是鞋底子快透了。这奶奶最是上心,也是这两天破烦得很。
饺子出锅了,奶奶特意多做了两碗。吃罢,她让兵把这多出来的两碗给娘娘保家端去。说这新媳妇身上有哩,嘴馋,一碗吗就让她奶奶吃,这一段时间,一家子也熬煎坏了。
娘娘保的妈揪了一锅面片子,酸菜面片。这也是杨树沟人冬三个月的主要菜单。家家在收完庄稼后第一件要紧的事就是腌菜,酸菜两缸、咸菜一坛,这是大多家庭的标配。娘娘保的奶奶千恩万谢了一番,等她把饺子摺到碟子里,说是还要洗一下,兵硬是不让,拿上就回家。在院子里还碰见了娘娘保的媳妇,新婚时的满脸红晕没有了,反而添了好些黑斑,一则是怀了娃娃的缘故,一则自然是因为为个还未出世的孩子的爹。她的行动已经不是很轻松,慢慢向房子里挪。要去她婆婆的房子需要上一个高台阶,她想歇了歇再上。兵一出门,刚好碰上,她又把抬起的脚收了回去。没有说话,也只是低着头。兵想搭把手的,可后面她婆婆出来送兵,也才见媳妇在院子里。
“谁让你出来了,你好好炕上坐着就行。饭好了我给你端来不就行了吗……哦,正好兵兵的奶奶做的饺子,送来了,你等着我给你拌攒些”,说着跟着兵,把兵送出了大门。
军们吃完饺子时也已经天黑麻麻了,这一帮小伙子姑娘们的狂欢才开始里。这些时候,学校都是默许的,班长还买了两瓶白酒。收拾完锅碗瓢盆,又重新码好桌子,节目开始表演。独唱、小品、舞蹈、笛子独奏、口琴吹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班主任也出了个节目,他的《说句心里话》最是拿手,一曲终了,全班鼓掌欢呼。将近尾声的时候大家就是放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全班一起要跳迪斯科。军不会,只是在下面看,可是同学们不行,要大家一起上去。王家阳和李佳硬上把他拉上去了,上去也只是定定地站着,或着最多挪两下脚步。还有使坏的同学一下拉灭了灯,教室里黑了,可大家不管,只要音乐在放,就放开了在跳,老师也是不做声,也在某个角落里静静地看。
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