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太多同学调试Javascript只会用简单的console.log
甚至alert
,看着真为他们捉鸡。。因为大多数同学追求优雅而高效地写代码,却忽略了如何优雅而高效地调试代码,不得不说是有点“偏科”了。下面我就分享一些实用且聪明的调试技巧,希望能让大家调试自己代码的时候更加从容自信。
1. 不要使用alert
首先,alert
只能打印出字符串,如果打印的对象不是String
,则会调用toString()
方法将该对象转成字符串(比如转成[object Object]
这种),所以除非你打印String类型
的对象,其他什么信息都获取不到。其次,alert
会阻塞UI和javascript的执行,必须点击'OK'按钮才能继续,非常低效。所以,喜欢使用alert的同学可以改改这个习惯了。
2. 学会使用console.log
console.log谁都会用,但是很多同学只知道最简单的console.log(x)这样打印一个对象,当你的代码里面console.log多了之后,会很难将某条打印结果和代码对应,所以我们可以给打印信息加上一个标签便于区分:
let x = 1;
console.log('aaaaaaaa', x);
得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cf0528cf8f6c85ad.png)
标签不一定要有明确的含义,视觉效果显著就可以了,当然有明确意义更好。
事实上,console.log
可以接收任意多的参数,最后将这些对象拼接输出,比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897744e9067455cf.png)
如果打印信息过多,不容易找到目标信息的话,可以在控制台中进行过滤: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9fc2a48461ca1377.png)
注意点
在使用console.log
打印一个引用类型(比如数组和自定义对象)的对象的时候,输出结果可能并不是执行console.log
方法那个时间点的值。举个例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62eaf34718da67e7.png)
可以发现两个console.log
输出的结果展开后都是[1, 2, 3, 4]
,因为数组是引用类型,所以在展开后获取到的都是数组最新的状态。我们可以使用JSON.parse(JSON.stringify(...))
来解决这个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873b3efcff0f247e.png)
3. 学会使用console.dir
我们有时候想看看一个DOM对象里面到底有什么属性和方法,但是常规的console.log
打印出来的只是HTML标签,就像这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e806523d6a3f6a98.png)
和直接审查元素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我们想看到DOM对象作为JavaScript对象的结构可以使用console.dir
,比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836dcde54022aaa2.png)
事实上,console.dir
可以打印出任何JavaScript对象的属性列表,比如打印一个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dbdcf6cbf8d92e0f.png)
4. 学会使用console.table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获取到一个用户列表,每个用户有很多属性,但是我们只想查看其中的某些属性,在用console.log
打印出来的时候需要把每个用户对象展开一个个查看,非常麻烦。而console.table
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只想获取到下列用户的id和坐标:
console.log
打印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e2e51e474b636264.png)
console.table
打印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86be4b2dcb078915.png)
非常的准确和快速!
5. 学会使用console.time
有时候我们想知道一段代码的性能或者一个异步方法需要运行多久,这时候需要用到定时器,JavaScript提供了现成的console.time
方法,例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153ec49af9175f90.png)
6. 使用debugger
打断点
有时候我们需要打断点进行单步调试,一般会选择在浏览器控制台直接打断点,但这样还需要先去Sources里面找到源码,然后再找到需要打断点的那行代码,比较费时间。使用debugger
关键词,我们可以直接在源码中定义断点,方便很多,比如: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8c5226541deb3115.png)
7. 查到源码文件
有时候我们想在控制台的Sources
中查找某个js源文件,要把文件夹逐一点开找,非常麻烦。其实Chrome提供了文件的搜索功能,只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给忽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79e06d7bcf6a916d.png)
只要按Command + P
(windows的快捷键请自行查看)就能弹出搜索框搜索你想要找的文件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9297099d234cda79.png)
8. 压缩JS文件的阅读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Sources
中阅读一段js代码,但是发现它被压缩了,Chrome也提供了和方便的格式化工具,让代码变得重新可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51d7ed4616474ca7.png)
点完之后变成这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0593/86e7127c64db1fb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