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是瑞金市叶坪乡最偏远的山区村—黄沙村的一个自然小组,与福建仅有一山之隔,全部以华为姓,围屋而居,所以称为华屋。华屋人有一个习俗,人百年之后都要在墓地的两旁种上一些松树或者柏树,代表永垂不朽、子孙绵延。因此,松树在华屋人心中,已然成了永恒的象征。在华屋的后山,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松树连成一片。仿佛向人诉说着烽火岁月中的往事。江西红程的红军服小哥了解到,华屋是著名的红军烈士村,中央苏区时期,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家家有人参加革命。1934年长征前夕,17位华屋的青壮男子相邀到蛤蟆岭每人栽下一棵松树,约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来。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松苗早已高耸入云,而17位红军壮士却再也没有归来。而今,只有那十七棵傲然挺立的青松,年年青翠如故,以顽强的生命之光,翘首盼望着亲人的凯旋。“英烈镌碑万代铭,青松承志千秋颂”。红军祠的一副对联勾勒了华屋历经的那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红色历史。 这17位栽松的华屋籍红军战士后来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17棵松”的故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蒋介石纠集大量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由于反围剿带来的兵力不足,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红运动”,组织和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军参战。1929至1934年,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就有17位青壮年跟随着红军的队伍,踏上了革命征途。1930年,新征入伍的华质斌、华钦材、华钦梁三个年轻的小伙子欣喜不已,他们兴奋的跑到这片小山坡上面对这片故土呐喊告别,欢喜之余,他们的内心又有种莫名的伤感。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家乡,因为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更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因此,他们几个商量着做了一个决定,临走之前每人在小山坡上种一棵松树,给家里人留个念想,也为家乡留下一颗颗滚烫的信念之心。“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他们心中,青松四季常青,是忠贞不渝的意象,也是恒久坚持的象征。这青松的气节更是华屋人宁折不弯的精神写照。
青山依旧在,不见儿郎归。谁都没有想到这17位优秀儿郎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由于这些烈士音讯全无,时过难寻,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解放后华屋后人把这17棵松树作为烈士的化身,每逢清明过节便来到这里,拔草、挂纸、点红烛,放上长长的鞭炮,叩首祭拜,以寄托哀思;同时教育子子孙孙要弘扬革命精神和继承先烈遗志,永远热爱党,跟着党走。不知道是在多少年前,村里的老人用小木牌写上烈士的名字,并把它与深深的思念一起钉进了17颗松树之上,故事传开后,人们便把这片松树林称之为“信念树”。在那个风雨如晦、山河破碎的时代,为了不让更多的父母孩子失去亲人,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战士选择了告别,亲人选择了怀念。如今在17棵松树的旁边早已建起一座碑亭,一通花岗岩的石碑上,镌刻着当年这17个年轻人的名字、部队番号、职务和年龄,与巍巍青松相辉映。
几十年过去了,先烈们留下的棵棵小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它们见证着中国革命的辉煌与曲折的历史,它们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这十七棵松树,不仅成了华屋乡亲的无边念想,也成为了他们在艰苦岁月中顽强拼搏的不懈动力。
穿过八十年的历史烟云,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在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响应,华屋汉子毅然背井离乡,支援革命,剩下老幼妇孺孤苦伶仃;八十年后,119户的华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人丁兴旺,家户殷实,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难道不是当年十七位汉子踏上征途时的心中期盼吗?如今,这十七棵松早已成为了信念的化身,为茫然彷徨的现代人指引方向。当年,栽种它们的人坚定信念,不怕牺牲;今天,前来瞻仰它们的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秉承革命先烈一心为民,克己奉公的奋斗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党员团员。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让苏区精神永放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