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鲜卑的族人,或者她是个混血儿。花木兰的出处是南北朝时期古乐府收录的一首诗,叫木兰词。准确点来说,木兰词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作品,也就是鲜卑拓爬式建立起的那个北魏政权。木兰词中有这么一句诗,但词黄河序木质黑山头,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阴山这个地方。这句诗下一句是,不闻爹娘换女生,但闻燕山铁骑有名啾啾。
这两句话中包含了两个信息,第一个,花木兰身边的燕山铁骑的声音,就说明花木兰也是骑着战马出征的,相夫教子的汉家女子,你别说让他骑马,你让他骑个驴,你看他能骑得上去吗?从这一点上来说,花木兰是个湖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第二,花木兰所在的位置是阴山脚下的黄河边,那你想当年的北魏拓跋涛不也是北渡嫣然山,南北三千里吗?当然了,后世对于花木兰的原型出身有很多别的说法,有人说他出生于商丘,又说是宋州的,这些说法都是后世的文学作品给加工上去的,明代还给花木兰安上了裹小脚的特性,这明显就不靠谱。
北魏时期的女性是不裹小脚的,这裹了小脚,你还怎么骑着马去打仗呢?而且你裹着小脚到了军营中,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这些后世的文学作品加工的基本是不可信的,你就看木兰慈就行,木兰慈中都告诉你了,他就在阴山脚下。如果你觉得这些还不能说问题,就看下面这几句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安健,南市买胚头,北市买长篇。这种自备战略物资跟马匹的不不就是北魏实行的兵制吗?那时候出征部分的马匹跟刀工都是需要自备的,而且花木兰能够单人单骑就骑着马征战,那必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可能是北魏的军事贵族。而且木兰祠中多次提到了可汗这个称呼,北魏的皇帝在草原上就被称为可汗,这些证据都表明了花木兰就是个北方少数民族的少女,而且公马娴熟,这一点在木兰词中就能看出端倪。其中有这么几句诗,归来见天子,做明堂。策勋十二传,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上书郎。古代的勋籍是每升一级叫一传,十二传为最高的勋籍。这句话也意味着花木兰在战场上立了非常大的功劳。那么在战场上立功靠什么呀?除了杀敌还能有啥?花木兰不公马娴熟,怎么可能立这么大的功劳,这也不是一个娇滴滴的落女子能够干成的事。
古代的弓箭分为几等?一般来说,拉力在 50 磅到 120 磅之间,我们就取个中间值,假设花木兰他用的弓是 80 磅,也就是现在的 72 斤的拉力。我问过健身的朋友,按照标准来说,能拉动 80 磅拉力的人,他标准的体重是 160 斤到 175 斤。那么我们试想一下,一个 160 斤到 170 斤满是肌肉的女性,她还女扮男装,骑马射箭都贼溜,你会觉得她是个女人吗?所以人家才能做到。
同行 12 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吗?而且游牧骑兵的特性跟中原的步兵,他们俩的军营生活是不同的,人家游牧的骑兵是不需要聚在一起爱营扎寨的,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基本上一天 24 小时离不开马,骑马作战,靠马睡觉。相对来说,在军营大家的距离是比较远的,自然也就没人能查到他是女儿身了。花木兰这个人虽然没有,但是原型我想他是应该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