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跨专业、跨部门、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信息共享的实现

跨专业、跨部门、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信息共享的实现

作者: 飞龙村长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21:15 被阅读0次

如果有一个大屏,显示这个世界正在运转的各个系统:交通、电力、工业、农业、金融等,通点击可以层层展开更详细的信息,直到一台设备、一个部件的状态,那么这将是最好的系统。

要如何实现呢?

1、所有对象必须唯一记录,拥有唯一的标识。

2、所有关联的信息必须全部记录。

3、所有的记录必须提供时间戳,以便回溯。

举个例子:对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管理,这台计算机由中国生产,一些部件采购自美国,厂家的一级代理公司销售,被一家系统集成厂商采购后,应用到一家电力企业的工业控制中采集当前发电量,设备由一家外包服务公司运维,发电量参数需要被电力企业集中展示,并被送到电网公司、上级集团、国家主管部门。

看起来这一切都很复杂,但只要在管理时坚持两个原则:

1、涉及到的每一个对象、每一个事务都严格定义,采用概念“继承”的方法减少工作量。

2、所有的对象基于包含关系、所有的事务基于角色关系,使层次分明、依赖明确。

具体实现是这样的:

1、详细定义这台工业计算机,包括它所有需要被管理的子部件,以子部件的子部件,得到它本身的属性,包括体积、重量、CPU速率、内存大小、功率、热功率、操作系统,以及所有子部件的属性。

2、定义它作为这家生产商“产品”的属性,包括生产时间、出厂编码,以及它在生产过程、检验过程、暂存过程中产生的属性。如果它的子部件由另一家企业生产,那么要同样记录这些信息。期间的事务记录所有参与的角色的时间,下同。

3、定义它作为代理商“商品”的属性,包括销售时间、价格、保修时间。

4、定义它作为运输企业“货物”的属性,包括收件时间、发件时间、接收时间。

5、定义它作为集成商“商品”的属性。

6、定义它作为电厂生产系统中子对象的属性,作为某机柜内置设备的位置属性,记录外部连接。

7、记录它在生产系统中的事务关系,包括获取数据的流程机制,当作事务记录。

8、记录数据外送的流程机制,包括送到电厂内部、电网、集团、部委。

9、记录它的运维事务,包括每次的运维时间、参与人,并与产生的变更进行关联。

这些记录放在哪里呢?这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生产、销售、运输等信息集中记录,由这些组织(企业、电网、监控部门)共享,保存在互联网或专网上;在各组织内部产生的信息,由各组织管理,保存在各自的数据中心。

这台工业控制计算机的编码是唯一的,只要提供这个编码就可以查到它整个生产周期产生的各个关系,基于这些关系的属性,以及它自己的属性;可以掌握它的移动轨迹、物理位置、硬件连接、软件流程。

因为它的编码是唯一的,它的属性区别了自身与角色,所以不会产生混淆与杂乱;因为采用概念继承的方法来管理自身的属性,可以对比所有相关的设备;可以选择接受安全漏洞推送、同类产品运维经验推送、商家最新产品推送。

这些数据怎么使用呢?

1、专业角度:设备清单、配件、性能、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机房地板承重、机柜耗电、机房热量。

2、部门角度:财务、资产、人力资源消耗。

3、企业角度:企业、集团内使用某个品牌、某个版本操作系统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有哪些?

4、行业角度:整个工业计算机生产链。

5、区域角度:各个区域对产品、技术的掌握,以及利润的分配。

详细而规范的记录,可以使各种角度的分析快速实现。其中的“合理性分析”有可参考的标准,将会在另一篇文章中概述。

然而这样的系统谁来实现呢?企业内部可以尝试,有志于在未来拥有信息掌控权的互联网企业也可以尝试,因为它几乎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跨专业、跨部门、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信息共享的实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cg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