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2419天)
1946年8月30日(周五)南京,晨阴,下午晴。
时事:美国出售剩余物资给中国,涉冲绳、关岛等流动物资,价值五亿美元……我国政府同意拨二千万美金,用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晨七点起。八点与宝堃谈,他已接美国来信,秋季可入学哈佛,但九月须到校。
九点至教育部,晤周鸿经,复员费追加两倍事,至今无答复,但听说最多可加至一倍。浙大建设至少还需十亿元,运输费已挪用部分作建设用。中央大学学生八、九两月仍有公费,故以后浙大势必会得补发。又说李春芬在美国之房东,向驻美大使馆追索其所欠房租,结果用四百美之旅费作清偿。严仁赓之四百美金旅费可由留美之友人代领。在部中遇孙云铸及陈鹤琴,鹤琴在沪办幼稚师范,孙则仍在北大。晤朱家骅部长,呈上浙大所需美金计划,化工、电机、化学及图书馆共两万四千多。他说想办法满足需求。但自从美金涨价后,中央银行这边又有些问题。关于明年十一月初的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决定派我参加。但通伯又来信说,还若干国家尚未批准其章则,故会议十一月初未必能召开。气象研究所所长,我决定辞去,由赵九章接替。九月一日之庐山三民主义青年团大会,我请假。
十点半出,至中央大学,晤正之,未果,还在沪。晤贺熙(壮予),遇唐培经,知浙大、中大在南京报名者,至昨日已八千人,报浙大志愿的约二千。报名今日截止,预计有一万三千人左右。遇徐达道(农化)、周本湘等,又遇朱鹤年、卢析薪二人。
十一点至研究院,晤本栋,看UNESCO资助我理、工、农、医四院之设备清单。物理研究所所长由本栋自兼。十月中旬之评议会,若赵九章回国,我就没必要出席了。晤美外交部 Richard Darell、教部金本巽,为UNRRA资助四百万美金用于仪器采购事。Darell主抓此事,下星期二即赴沪转美国,将按照 UNESCO清单在美采购,预计明年二月可以采购完毕。
在本栋寓所(鸡鸣寺1号)中膳。膳后回所,睡两小时。五点至交通部,晤俞大维。据俞,交通部只有二十架飞机可支配,若为浙大安排专机,困难极大,让我开个名单,他来想办法。
七点至珞珈路,遇九弟。九点回。与宝堃谈。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持续七年,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
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