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说过压力的通俗解读,压力类似情绪,背后是现实环境和个人需要的差异导致,具体说压力是个人能力不足以处理环境现实,接不住,类似情绪是个人欲望强过现实环境。
压力的反义词是动力,压力的同义词也是动力,压力和动力属于哲学对立统一关系,如果环境不可改变,那么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要么改变能力,要么接受能力。
动力属于跳一跳可以完成的,压力则是跳几跳也达不到的,好比潘长江努力可以作为演员说学逗唱,但再努力也无法达到姚明打篮球高度,前者是动力,后者是压力。
跳一跳够得着,这是动力,不是压力。平常心伟人志,这是动力,不是压力。
反之,跳一跳够不着,这是压力,伟人心平常志,这是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常情的东西多是美好祝愿,不是现实,好比这种人之常情会带给孩子压力而非动力。
拔苗助长的故事都知道。小孩子胆小,怕人,家长告诉多和人打交道,有用么,没有任何用处,还会起强化的反作用。
同时,农村家长就会有办法,比如会让小孩子到邻居家借东西,铁锨镢头喷雾器之类农用物品,还告诉应该喊大娘婶子叔之类称呼,硬着头皮去借东西,次数多了也就好多了,这就是“跳一跳够得着”,努力去尝试就可以做到的。
反之,小孩子很小时候就告诉家族历史,奋发图强,光宗耀祖,如何如何,背负家族期望,常常起到反作用,不是激励让人成长,而是能力让人成长,重要的是培养能力,而不是空泛的激励。
这就是涉及到如何看待志向和平常,立大志做伟人没有错,但这只是理想,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用来激励的。
很多家长稀里糊涂,自己生活过的一塌糊涂,却天真认为孩子必须有理想有大志向,而且要一定实现,真是可悲。
“平常心伟人志”,是要有远大理想,但这个伟人志是激励自己前进的,真正起作用的是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要做好普普通通平常事儿。
比较好的方式,就是让小孩子多接触课外活动,选择一到两种感兴趣有点天赋的,坚持下去,跳一跳够得着,同时不期待这个爱好兴趣成就伟大,平常心看待就可以,才会有益。
能力的培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多做努力一些可以成功的事情,而把梦想理想放在心里作为激励动力,平常心伟人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