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工多年的张丽听从父母的建议,为节省些路费多挣钱,她几乎从不请假,工资大多数都存起来。算一算日子,她都五年没回家了。
打工十年的工资除了留下一点生活费,她全部寄回家让父母代为保管,算起来已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今张丽已经二十八岁,眼看着身边的人都结婚生子,朋友们很为张丽发愁。纷纷劝她尽快找个对象,组建个属于自己的小家。
可张丽却说,她有家,她有爱她的父母和懂事的弟弟。就算不嫁人,这些年的存款也足够她在娘家过一辈子了。
朋友们纷纷摇头,老家村里的姑娘怎么可能有不嫁人留在娘家一辈子的?
朋友们一致认为,等张丽的弟弟一结婚她就会被撵出家门,说不定她放在父母那里的钱都有可能要不回来呢。
对朋友的说法张丽不以为然,她坚信父母和弟弟不会那样对她。
为证明给朋友看,张丽拨通父母的电话提出想回家,提出让父母给自己打两千块做路费。哪知爸爸听到后直接哭起穷,妈妈说话亦是吱吱唔唔,让她没钱就先别回来。
张丽这才意识到,她绝对信任的家人,似乎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爱她。
01.
张丽郁闷许久,晚上的时候终于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
妈妈张嘴就向她哭诉自己这些年的各种不容易,紧接着又提到他们最担心的事——张丽弟弟的婚事。
张丽妈妈说她弟弟已经二十六岁,当下社会男多女少,村里好多找不到媳妇的大龄男青年。他们看得心里发慌,生怕自己唯一的儿子也会迈入那个行列。
张妈妈还说,如果不趁弟弟年轻赶紧娶个媳妇的话,等他过了三十岁,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媳妇了。
铺垫到这里,张妈妈才缓缓道出,她给家的钱被拿出来盖了新房子。
张妈妈说,把家里的旧屋推了起栋新房子,弟弟才有资格得到相亲的名额。
木已成舟,张丽只能无奈接受父母拿自己的那些存款,在老家起了新房的事实。
这时候张丽才知道,早在去年,他们就已经背着她用她的钱盖起新房子。
新房子盖起来后,弟弟果真就相亲成功,双方约订下婚期。于是,父母又用张丽卡里仅剩的一点钱,给女方作为彩礼。
自然这些都背着张丽,张妈妈的解释是,觉得没脸面对张丽,不敢跟她说。他们想着等张丽弟弟把婚结完,他们老两口砸锅卖铁,出去打工挣钱,慢慢把钱还给张丽。
都这样,张丽还能说什么。反正房子盖好她也能住,至于被弟弟拿去当彩礼的钱,不用自己问他应该会主动还的。
又听到弟弟就要结婚,张丽作为姐姐,自然也为弟弟高兴。她特地从城里了很多礼物回到老家,她好久没见到父母家人,是真的很想念他们。
02.
张丽回到家当天的下午,张妈妈就杀了一只老母鸡给她洗尘。
饭桌前,与张丽的感动不同,张丽的爸爸和弟弟神情非常冷淡。
特别是看到桌上的鸡汤时,张爸爸老脸一黑,张口埋怨张妈妈太不会过日子,还说这么败家早晚要把张家败光。
弟弟全程没什么表情,也极好跟张丽说话,直到晚饭后才问张丽,这次打算留几天,什么时候回城里?
张丽此时还没发现,家人对她的态度早已不同以前,她却一厢情愿的沉浸在,一家人团聚的温情里。
吃过饭,张丽提出想去新房子看看。张妈妈却说,天色太晚了,过去也看不见什么。而新房子得多通风,他们先在老房子里住着。
张丽想想也是,就没再多说什么。
一夜好梦后,张丽次日起个大早,跟妈妈一道做了早餐。吃完早餐,她如愿以偿的跟着妈妈去看新房。
新房子修的很好,比老屋整整大了一倍。两层小楼还有有大露台,厨房干净敞亮,屋里还带着卫生间。跟城里的房子比,也不差什么。
对于这栋新楼张丽很满意,她想着爸妈就她和弟弟两个孩子。房子有两层,她跟弟弟正好一人一层。
不过,她也不贪心,不会真的要一层,只选一个房间就够了。
毕竟弟弟将来结婚,弟媳也会住进来,他们往后还会有孩子。多出来的房间,就给弟弟的孩子住。
越想越兴奋,张丽拿出手机拍起来。这可是她的家,真真正正的家呢。
她特地在朋友圈发了个九宫格,与朋友们分享她家的新屋。
还配上文字,弟弟下个月就结婚。若是有想去旅游的朋友,可以来她家这边,房间管够,顺便参加她弟弟婚礼。
朋友圈发出去没多久,就引来很多小伙伴评论,清一色全是道喜。
张丽看得心里美滋滋的,琢磨着多请两天假,在家里好好玩几天。一来好好陪陪父母,二来帮忙操持弟弟的婚礼。
03.
她万万没有想到,才回家的第三天,父母就安排她去相亲。
对象是未来弟媳介绍的,弟媳村里一个三十三岁的二婚小老板,个子跟张丽差不多高。在镇上开了家蛋糕店,去年刚离的婚,家里有两个七岁左右的小孩。
好心的准弟媳还贴心的说,将来张丽嫁过去就算不想生孩子也可以,反正对方家已经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这样张丽多省事,都不需要自己受罪就得两个孩子,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福气。
张丽听完后,当即拒绝准弟媳的好意,表示自己并不急着结婚。
准弟媳一听她这话,脸一下立马垮下来,瞪了旁边的弟弟一眼。
弟弟收到暗示,赶上前劝张丽,结婚是一定要的,怎么可以不结婚?这个不合适,可以再看看其他的,他们一定给姐姐找个合适的。
弟媳更激动的说,哪有家里长姐还没结婚,弟弟就先结婚的道理。只要姐姐一天不结婚,她就一天不过门,等哪天张丽出嫁了她再进门。
她说话时不忘挽上张丽的手,脸上也挂着盈盈笑意,在张丽看来却是膈应的很。
在家人的逼迫下,张丽又相了几回亲。但没有一次遇到她满意的,渐渐弟弟烦了,埋怨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爸爸也怪张丽看不清形式,自己都是二十八岁的老姑娘,还如此不知好歹挑三拣四的。
妈妈也劝张丽,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家里有钱就成。男人有本事的才能护着她,兜里有钱,才能让她吃穿不愁。
张丽实在扛不住家里人的一次次劝说,抱着为了家人舍身取义的心态,又相了一回。
弟弟说这一回的是个优质男,这是他未来媳妇发动亲戚朋友,好不容易给她物色到的好男人,希望姐姐张丽能够珍惜这次机会。
04.
听到弟弟如是说,张丽也琢磨,这回差不多就得了。
可当她看到对方凌乱的长相时,着实没忍住。看着对方脸上此起彼伏的“小疙瘩”,有的还冒着白色的脓,关键是一开口那浓郁的口气,差点没将她当场送走。
长得磕碜就罢了,话也不会说,张口闭口把张丽贬低到尘埃里去。
张丽实在是不想再跟他虚与委蛇,找了个借口走人。临走时,对方要求加她好友。不为别的,只为回去后,让张丽将这次见面花的茶水钱还给他。
还说不占张丽便宜,让张丽给一半就成。
张丽二话不说,上前去买了单,拒绝了他加好友的要求。
回到家后,她表示这辈子都不打算结婚了。
此话一出,全家震怒,弟弟气得摔门离去。
张丽不明白,自己结不结婚跟弟弟有什么关系?
妈妈这才告诉张丽,准弟媳不愿意跟大姑姐住在一起。
妈妈还表示自己能理解人家姑娘,人家能想到这些,恰恰说明那个姑娘会打算,是个能把日子过好的人。
张丽都懵了,不明白自己的亲妈不帮自己,怎么还这样说话。
妈妈解释道,如果张丽真的一直不结婚,就会一直跟弟弟一家住在一起。
将来就少不了有各种矛盾,万一张丽真到老了都没有结婚,那人家岂不是要给她养老。如此一来,人家伺候完公婆又要伺候大姑姐,换谁谁也不会愿意啊。
张丽立刻表示,自己不会打扰他们。家里两层楼,她跟弟弟一人一层,互不干扰。
妈妈一听这话,立刻反驳,她一个姑娘家怎么能肖想家里的房子呢。
爸爸得知张丽想要一层新屋,气得差点提烧火棍去打她。
还说,新盖的房子,那是给弟弟结婚的婚房,怎么可能给她。
别说分一层,就是一间房间都不可能给张丽。
不仅仅是新房了,连老房子也只能暂时给她住几天。想长住,那就要看她的准弟媳同不同意。如果同意,那她可以住,如果不同意,那就请她走,不要留下来破坏她弟弟的婚姻。
张丽听到爸爸的话,整个人像被人从头泼下一桶冷水,透心的凉。
05.
张丽仍旧不死心,转头看着张妈妈,问她是否也是这样想的?家里新盖的房子,他们从来就没有预留过她的房间?
张妈妈抿了抿唇露出为难,还是点了点头,上前语重心长的劝起张丽。
说女儿始终是要嫁出去,跟弟弟抢房子真的很不合适。如果让未来儿媳妇知道,搞不好这门婚事就得黄。若是弟弟的婚事黄了,她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张丽算是明白了,忍着泪即质问他们,既然新房不打算让自己住,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
爸爸冷哼一声,说那些钱就当是这些年抚养她的钱。她一个女儿早晚得嫁出去的,带那么多钱出嫁就是便宜别人。
妈妈也劝她大度些,弟弟的年龄在村里已经不小。如果再不结婚,将来怕是得单着,他们也是没办法,才动用她的钱。
张丽的眼泪再憋不住,她哭着问妈妈,她比弟弟大两岁,都28了。为什么他们担心弟弟,就一点都不担心她呢?
妈妈却说,女儿不愁嫁,跟儿子是不一样的。
张丽见父母说不通,她跑出去将弟弟找回来。
弟弟是她从小背到大的,她希望他念着姐弟之情,能把她留下来,告诉父母他愿意给姐姐一间房间。
哪知弟弟开口就埋怨她,说她这些在外面潇洒,都是他一个人在家照顾父母。现在父母想尽办法帮他娶到媳妇,姐姐却要搅黄他的婚事。
如果姐姐不肯嫁出去,那就再也不要回来。
他就当没有这个姐姐。
爸爸也表示,他也就当没有张丽这个女儿。
妈妈则哭着求张丽不要任性,大家都是一家人,父母家人不会害她。他们劝她结婚也是为她好,希望她能够理解他们的苦心,不要再胡搅蛮缠。
真跟家里人闹僵,日后在外受人欺负没有家里人撑腰,她日子也不会好过。
张丽只觉得好笑,看着眼前她最亲的几人丑恶的嘴脸,心碎成碎片。
她没再说话,回屋收拾起自己的行李离开了家。
她知道,从此以后,她再没有家了。
结语
张丽是个好姑娘,却也是个可怜的姑娘。
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像张丽这样的姑娘,她们或是被家人哄骗,或者是被道德裹挟,又或者从小灌输思想……目的就是让她们无怨无悔的去为家庭付出,为家里的男丁付出。
她们就像是家里的机器,为家庭不停的付出,不停的劳作。直到最后一丝价值,都被榨取的干干净净。
有的姑娘被彻底洗脑,将帮扶家人当做自己人生的信念,这一类姑娘便是我们常说的“扶弟魔”;有的姑娘选择自欺欺人,想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去换取父母微薄的疼爱;而有的姑娘会奋起反抗,挣脱原生家庭的牢笼,奔赴新的人生……
那万一不幸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姑娘们又该如何去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呢?
1.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千万不要为着微薄的温暖,就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妥协,去退让。
2.若是可以,一定要争取接受教育的机会。知识能改变命运,这句话从来都不是空话,你接受的知识越多,自力更生的能力就越强。
3.好好工作,努力挣钱。工作是生存之本,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毕竟面包,是需要钱买的。
4.尽孝是应该的,但要有所保留。别忘了,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才是一切,只要关于儿子的利益女儿是能被放弃的。所以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要留个心眼,给自己留条退路。
5.远离原生家庭,在允许的条件下。距离产生美,同样距离也能让原生家庭的控制减弱。
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你们觉得还有什么好法子呢?不要忘了留言分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