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大中华的国民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着节日情结的。且不说春节,就连平常那些个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甚至每个节气,立夏也好、冬至也好,不同地域的人们都是要根据本地习俗来庆祝节日。
而对于吃货们来说,节日或节气则真真的成了美食节。就像是眼下的端午节,就变成了粽子节。离节日还有一段时间,超市、餐厅、街头巷尾市井人家,就开始了南北方粽子甜咸味大比武。而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其它端午习俗,却渐渐被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冷落。至于五月初五端午的起源,或许很多人知道与屈原抱石投汨罗江有关,但其中的历史细节,我想恐怕越来越少人知悉了。
无论怎样,端午节有粽子吃,自然就是一个美妙的节日。特别是从六月伊始到端午的这段日子里,江南街头巷尾的空气中总是氤氲着醇厚的栀子花香和淡淡的粽叶香味,初夏的日子就在栀子花与粽叶的香味中被浸润的温润鲜活,让人感觉一种真正的饱满和自我的轻松,而不必讨论诗与远方。
六月的清晨或傍晚,炊烟间或会从江南水乡人家的屋檐下袅袅升起。若你走进这家的院子,就会看到这家人已将久已不用的大锅灶支起在院子里,简易的灶里,柴火烧的正旺,一口大铁锅几十个粽子结实的压着,如果院子里有井,这户人家就会用井水煮粽子。煮粽子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地移动柴火,添加柴火,要一直保持着火势,让水保持着沸腾,这样煮几个小时,粽子的香味会越来越浓。待到煮熟后,煮好的粽子要继续放在大锅中焖上几个小时,等到出锅时,剥开粽叶,软糯的粽子带着柴火味儿,绝非一两个可以解馋。
江南喜食咸粽。初到江南时,总也喜欢不上咸粽的口味。我还记得,第一次吃肉粽,那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虽说已煮到入口即化,但咬到一口,硬是没吃下去。再说在北方时,从小端午节吃的就是豆沙、蜜枣甜粽,根本不知这世间还有咸粽。端午节,江南人在大朵快颐咸粽时,我仍在快意着我的各种甜粽。
只是不知从啥时起,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上了蛋黄肉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出远门,若车子停靠嘉兴服务站,我是一定会去吃上一只这样的咸粽的。有时去超市,也会买几只五芳斋的蛋黄肉粽回来。今年,楼下的巴比馒头开始出售煮熟的五芳斋粽子,有蜜枣、豆沙、肉粽、蛋黄肉粽四种口味,而我,选的次数最多的定是蛋黄肉粽。在江南,或许正是因为与蛋黄肉粽的相遇,才彻底改变了我对咸粽的看法。
虽说喜欢上了咸粽,但每年端午来临之际,心中渴望和怀念的,仍是从前家里包的粽子的滋味。或许有些味道,当你离开家乡和亲人时,无论怎样,都是再难以寻觅。
甜粽和咸粽,如今对于我来说,都是美味。我记得神雕侠侣里,程英做了一甜一咸两样粽子,问杨过:“你爱吃甜的还是咸的?”杨过的回答是:“什么都好,有的吃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还能这么挑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