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给宝宝买了几本绘本,其中一本是《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很有名。我一直心里有个疑惑:为什么这么有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7774/672a726e0e24a6b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7774/e0989aec3ddbe25f.jpg)
等拿到书的时候,看了看封面也没看出有名的原因,等打开书的时候,看到:“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我比较愚钝也没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再翻页看到叉着腰但没有画出愤怒的脸的妈妈,心想明明很愤怒为什么不全画出来?为什么大卫的鼻子是三角形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7774/77ed4af77492b687.jpg)
往后翻页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大卫在不停地做“出格”的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刚开始看着这些画面,我不由得笑了,心想我小时候也这样,可是看着看着我开始陷入了沉思和反思,开始懂得了第一页的话: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
在刚开始翻书的时候,这些很平常很熟悉的画面让我想起了我的小时候,我小时候也挺淘气的。
想拿高处的东西,会先拿个小凳子,够不着就再换个大凳子;
小时候没有多少玩具,每天跟着哥哥这里跑那里跑还要玩泥巴,身上总是脏兮兮的;
家里柜子里的东西也总被我们翻出来,扔的到处都是;
家长不让在自行车旁玩,我偏偏要去,结果不知道怎么弄得,车倒了,正好砸在我的额头上,流血了,当时爸爸在帮邻居盖房子,听到我哇哇哭,也顾不得手上的泥,一把按住流血的额头,抱着我去了医院,缝了3针,留下了疤痕。
……
仔细回顾了下,我们小时候虽然很淘气,可父母还算是很包容的,除了电、火、刀、大河等这些特别危险的东西,他们会再三强调不能去碰、去玩,别的一般不会大声呵斥我们,任由我们玩。每天等到我们睡着的时候,妈妈才会收拾屋子,给我们洗衣服,每天都忙到半夜12点。
可是我呢?反思我自己,因为我自己没有管理好精力和时间,有时会因孩子的淘气而冲他发脾气,就如书里的妈妈一样,总是对大卫说: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
仔细想想,每次孩子淘气,除了仅有的几次是他摸插座、摸太烫的锅、玩冰冷的水、玩尖锐的东西外,其它的都是安全的,只是我自认为自己忙,想让他不给自己找麻烦,不想让他打扰自己,所以每次当他触碰到我的焦虑的情绪时,我就崩溃了,就冲他发脾气。
宝宝淘气是个好现象,淘气是好奇的一种表现。可是父母很多时候却无形中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
绘本中的大卫,没有一点点的笑脸,看着真让人心疼。这让我内心更加愧疚,孩子在我冲他发脾气的时候,他和大卫的内心差不多:我做点自己想做的,妈妈就会冲我发脾气,嫌我这个嫌我那个,我在妈妈眼里就是不够好。
大卫做的任何他想做的事,都被妈妈定义成“不守规矩”的事,因为这些事都会给妈妈带来“麻烦”。玩具一堆,妈妈得收拾;鱼缸打翻了,妈妈也得收拾;身上都是泥巴,妈妈得给他洗澡还得收拾地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7774/71905ae5aff61887.jpg)
可是,妈妈们仔细想想,哪个孩子不淘气,让孩子不淘气,乖乖地坐在那儿什么,手里啥也不捣鼓,那孩子不就没有生命力了吗?孩子淘气是天性。
妈妈们每天照顾家里,很累,但是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妈妈们得多费精力,让孩子各方面都有很牢固的基础。
累只是一时的,小时候孩子的情绪、性格等等都引导好的话,青春期孩子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父母不能只对孩子说不可以、不能,这样的语言,而是要学会引导孩子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