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作者: 箫琴xq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1:11 被阅读5次

    你平时叫“妈妈的妈妈”是“外婆”还是“姥姥”呢?前段时间,因为“外婆”和“姥姥”这个最日常的称谓,网友又掐上架了。

        事情的起因是,有微博网友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为什么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市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这让南方喊“外婆”的网友集体炸了!

        有人脑补画面,“想象一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现在成了摇到姥姥桥,风土人情味道完全变了好不好?”“以后给孩子讲故事,我们就说,今天啊!妈妈给宝宝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狼姥姥的故事》。”

        还有人吐槽,小时候唱的《外婆的澎湖湾》,以后是不是也要改唱“姥姥的澎湖湾”了?周杰伦的那首《外婆》,“今天是外婆生日,我换上复古西装,载着外婆开着拉风的古董车兜兜兜兜风”,看来这下也得改“姥姥”了。

        杭州的吃货网友们则说,“莫非,以后去杭州人的餐饮品牌‘外婆家’吃饭,也要说成去‘姥姥家’了?”对此,“外婆家”的掌门人吴国平回应说:“我们不是‘姥姥家’,我们就是‘外婆家’。”

        6月23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关于上海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婆”改“姥姥”一事的处理意见,将该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并依法保障作者权益。同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对此事致歉。  

      其实南北方言差异的叫法是正常的事,这可以用词语备注的方式,重要的是要尊重作者和读者,尊重习俗。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 

       曹晓波——杭州地方文化的老行家,尤其是杭州方言的研究,堪称杭州话的“活词典”,也关注到了最近网络上关于“外婆”和“姥姥”的纷争。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北方‘姥姥’和南方‘外婆’打架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现代汉语融合、演化的问题,假如《现代汉语词典》的参照制定标准是南方某地语言,那么照这个说法,外婆是普通话,姥姥反而成了方言。所以说,这不是南北方语言上的打架问题,而是历史遗留现象,是整个南北方语言体系的冲突。”

        曹晓波说,“在这两个语言体系里,‘婆’和‘姥’是非常鲜明而典型的分界。‘姥’是对北方老年妇人的称呼,而‘婆’则是对南方老妇人的尊称。要追溯的话,实际上,‘婆’的历史比‘姥’还要出现得久远,‘婆’来源于中古汉语,而‘姥’是北方语言经过满清等关外语言融合后的产物。所以,真要论起来,反而‘姥姥’这个发音才是后来者。”

        南方的方言为什么这么复杂?    

    中国历史上,人口不断往东南迁徙,使得北方中原汉语和南方语言分别演化,改变了中国的语言分布格局。从公元4世纪开始,中原居民首先南迁江淮,进而进入长江三大湖流域,或再沿东南沿海和江西、湖南远徙岭南、福建、广东、广西。而中原居民的大量南迁,或是吸收当地土著的语言词汇,或是当地土著学习汉语融入汉人。各个民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这样的移民“交流”历史上不止一次,有的移民活动发生在汉代,有些是在晋代,有些是在宋代,比如宋室南迁杭州,于是方言的演变越发复杂。随着南迁的移民越走越远,方言也越来越歧异,比如,后来移民到浙南的后代,他们的方言与祖先出发地已经完全不一样,甚至互相听不懂了。   

     杭州话就是移民造成的有趣方言现象之一,杭州虽然地处吴方言区,但方言词汇和发音都与四周的方言略有不同,就是因为南宋时把开封话带了过来,所以至今杭州话里还有一小部分保留着开封话的遗迹。  

      方言是我们丰富多彩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摘抄一段胡适对方言的推崇。胡适在《〈海上花列传〉序》中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活人。”

       之前发现有个很好的节目——《阿六头说新闻》,是用杭州话播报杭州本地新闻的节目,可以学正宗杭州话。就如同桂林台的一个节目——《板路》,用桂林话说新闻,听着特别亲切。

    我觉得这种方言类节目挺好的,有趣又能学到很多语言知识,语言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可已逐渐消失。由于要推广普通话,再加上现在城市融入了四面八方的人,很多小孩子从小到大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得说普通话,所以就不会说方言了。

    现在,城市里的现代建筑物日趋同质化,人们走到每座城市看到的高楼大厦大致一样,单凭建筑物的特点已很难区分城市的特征了。如果到北京只要看故宫,到杭州只要看西湖,这样城市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曾说过:“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可见,方言对一个城市的文化有多大的意义。

        对本地人来说,掌握本地语言,是对故乡情怀的认同,体现了一种凝聚力和母子情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意境。

        而对外地人来说,“入乡随俗”中的“俗”字,不单单停留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层面,语言也是一个重要部分。    学一种语言,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多听多说,学习语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氛围,要是身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得更快。

        我的粤语是大学期间学会的,当时空的时候就在宿舍追港剧,而且只听粤语版的,天天这样听着,不知不觉可以不看字幕就能听懂了,还能说出一些来。从此对学语言很感兴趣,觉得粤语真是太好听了,还想把法语和德语也学出来。

    在杭州的十年,听多了杭州人说话,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慢也能听懂很多杭州话了,但倒不怎么会说。现在常去男友家吃饭,有了更多机会听杭州话,他爸妈在家基本都是说杭州话的,我发现对杭州话又听懂了很多,而且有时自己突然就能脱口而出几句,越发感觉到语言的神奇之处。

    《板路》和《阿六头说新闻》成了我最喜欢看的方言类节目,可以听到熟悉的桂林话,也可以学到杭州话,还能看到各种本地新闻。

    我想,既然在杭州定居了,就要融入这个城市,包括方言。虽然杭州话很难学,但我想挑战自己。我希望有一天,在男友家也能用杭州话跟他们交流,他们不用一会杭州话,一会普通话的。

        也是为了以后孩子好,希望他们能把语言文化传承下去,在家能说方言。孩子3岁之前是学语言的最好时机,这个时候如果是爷爷奶奶带的话,可以说一口正宗的方言。如果他们在爷爷奶奶家说杭州话,我却不会说,他们回家就只能跟我说普通话,那就不太好了。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特色,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肯定是需要维护和提倡的,虽然有时候对我们用处不大,但那也代表了我们的根。如果未来的小一辈都不会说方言,长久下去,方言估计要成为文化遗产了。    

    保护地方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现代社会提倡文化的宽容和多元性,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还蕴藏着一座城市的精髓和人文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i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