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跟政信ZC有关的街边社消息,暂时在互联网上还没看到有相关文件或相关报道,这类消息大家当小说看看就行了,亦当真亦不能当真。我们尽量把把线下了解到的部分信息,脱敏后的分享给特定的读者。

据说:Y保监会出了个规定,要求银行对ZF平台公司还有隐形地方Z府债务没结清的,银行将暂停放款。
了解到这条信息后,我们开始分析,如果这条信息属实,未来对城投有哪些影响,我们该早做哪些准备?
一、先 说 风 险
因为平台公司的资金来源大头是银行,如果银行对平台公司暂停放款了,那么对城投公司的影响会非常大,平台公司的融资成本会上升,未来逾期的风险会增加。
二、再 说 机 遇
地方上平台公司从银行拿到贷款的资金减少后,融资成本会上升,平台公司非标业务会增加,非标业务将迎来一波机会,原本一些不做高成本非标的区域,接下来可能会要接受非标资金,到时候我们的选择会增加,一些以前不错的区域未来也有可能挤进去,但传递下来需要个过程。
因为我们之前投的区域都是相对来说还不错的,太差的区域我们没碰过,所以这条消息对我们来说,我们认为是机会大于风险,但原本在撸差区域高收益政信的投资人,估计要引起警觉。
三、个 人 分 析
其实最早些年,区县市一级的很多就是地方上直接以Z府的名义出来借钱,后来慢慢地过渡到,以地方上的名义直接出来做担保,但早在大概五六年前吧,上面就出了规定,禁止区县市一级的直接出来融资或者担保,然后才是地方上更多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形式出来融资。
但是在过渡期时,很多投资方接受不了,有些区域又为了融到资,所以就有地方用某个部门出具的确认函、应收账款函、甚至还有叫慰问函为项目做背书,多一道隐形风控措施,再到前几年的时候吧,一些好点的区域都不会出这些隐形风控措施,一些资质稍微弱些的区域还会出这样的函,但最近一年,在市场上看到的项目,就很难再看到有像前几年那样的隐形风控措施。
这个信息,在发展的大趋势线上,是可以理解的,地方上巴不得把地方上的债务跟地方划分界限,过去那么多年,也一直在不断地划清过度。但实际上哪里划得清啊,投资方投政信就是看的地方上的信用,而且地方上又都还有那么多的债务,还需要靠维持信用来确保再融资能力。
实际上Z府有个专门的债务系统在实时动态地监控各个地方的债务上限和债务余额,包括显性和隐形债务都在那个系统里面,比如包括银行、融资租赁、信托放给平台公司的资金等等都在那个债务系统里面,但在地方交易所备案的政信定融类的资金,规模太小了,暂时不在那个系统中。
四、未 来 展 望
街边社消息对我们来说,整体上是机会大于风险。
那个债务系统里面,到底有哪些平台公司还有隐形债务没结清的,这些我们外人很难知道,只能是靠自己掌握的信息去推断分析。另外这个信息未来几时会落实,几时能看到文件,这个时间不好说,说不定上面也是先透露出消息,打个招呼,让您下面的平台些先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等文件正式下来时,自己准备不足,或者也有可能他们仅仅就那么干,啥文件啥消息也不出,像当年匹凸匹一刀切的做法,直到现在都没看到有一刀切的文件,往往都是只干不说,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就把它当成是街边社消息,提前有个心理预知,提前做好准备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