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几度方可悟:童年(一)

人生几度方可悟:童年(一)

作者: 青青岛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03:05 被阅读0次

1943年冬天,张吉生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穷困的小山村。那天是农历的的十月初一,是家家上坟祭奠老祖宗的日子。张吉生的出生,并不是一件特让人高兴的事情,张吉生已经是男孩排行老五了,上边有一个姐四个哥哥,从四岁到18岁。面对这七张嘴,在这样一个有上顿无下顿的家庭,生一个娃就像生个猪仔那么简单。虽然生不逢时,但善良的爹娘还是给他起了一个吉利的名字“吉生”,寓意“吉日生人”。那一年是阴历羊年。

吉生的出生没有给家庭带来任何的祥瑞。1943年到1945年还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还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村民们一会儿要躲天上的飞机炸弹,一会儿又要藏起来躲避日本鬼子的扫荡。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有一顶遮风避雨的破屋檐,孩子们经常吃了上顿无下顿。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了,村子里的人不再担心炸弹掉在屋顶上了,可是抗日战争耗尽了北方农村的大部分财力,大部分农村的家里还是没有东西吃。

母亲后来告诉他,那年9月,那时大哥15岁,二哥12岁,母亲带着他们三到南乡去。据说那里的日本鬼子被早早地赶跑了,有些人家抢种上了一季的高粱,今年听说有些人家还有高粱米收获。村子里有些人家到那边做工去,已经带回来一些高粱米了,所以要强的母亲要带着两个半大小伙子大哥和二哥去试试。母亲带着大哥二哥还有吉生出门,留下爹和三哥,四哥在家守着,三哥四哥走不了远路,吉生又太小,只有2岁,必须跟着母亲。

娘四个一路,啥也没带,把仅有的那点东西留在家里给爹和两个哥哥吃,边走边讨点东西,三天三夜走到了传言中的南乡。可是路上没发现有什么高粱需要收割,母亲仔细去打听,原来就是有个叫土疙瘩的村子里财主家有那么点高粱需要收割,被来自北乡的人收完,就结束了。母亲和哥哥们傻眼了,哥哥门找不到活,吉生又饿得哇哇哭,那天夜里四个人宿在一个不知名的村子里的破庙里。

相关文章

  • 人生几度方可悟:童年(一)

    1943年冬天,张吉生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穷困的小山村。那天是农历的的十月初一,是家家上坟祭奠老祖宗的日子。张吉生...

  • 人生几度方可悟:童年(二)

    吉生被带回家了,母亲过意不去。吉生懂事以后,根据母亲诉说大概的记忆到那里去打听这户好心的人家,可是那家人已经不再在...

  • 人生几度方可悟:童年(三)

    吉生是因为可怜的小妹妹吉娟落泪的,吉娟是最小的妹妹,才四岁。吉勋是吉生的弟弟,8岁。可是就是在上个月,母亲到南乡大...

  • 人生几度方可悟---结婚

    吉生这个探亲假期过得很快乐。很多年没有在家过年,能有机会陪爹妈过个年已经很难得啊。吉勋的当兵申请也已经八九不离十,...

  • 人生几度方可悟:退学

    那天,吉生捡到了一块花生皮,他拽在手里,一直没舍得吃。回到家里,吉勋正在哭着和母亲要吃的,母亲生气地坐在小凳子上,...

  • 人生几度方可悟(引子)

    引子 我叫张吉生,我曾经是一个老兵。我已经很老了,我想把我的故事告诉你们,可能没几个人爱听我的故事了。 我的孩子们...

  • 人生几度方可悟:上学

    吉生和母亲央求了几次上学的事情,母亲终于同意让他秋天去上学了。吉生兴奋地睡不着觉了。他睁着眼睛躺在硬硬的土炕上,想...

  • 人生几度方可悟—相亲

    1968年冬天,张吉生驻扎在大西北已经快四年了,从来没有回家探亲,他知道母亲会惦记他,所以定期会给母亲写封信。每到...

  • 人生几度方可悟:当兵岁月(一)

    那年,1964年12月21日,这个日子永远记在了张吉生的心里,因为这一天是他的人生旅程的坐标原点。从这一天起,他已...

  • 人生几度方可悟:我要当兵

    吉生认为摆脱贫穷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当兵,成为一名解放军是吉生从小的愿望。自从三哥当兵离开家之后,每年到过年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几度方可悟:童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m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