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鹿鼎记》中的市井气

《鹿鼎记》中的市井气

作者: 寂寞的狮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6-10 16:38 被阅读0次

据说金庸写完《鹿鼎记》,很多人质疑这不是金庸写的,直到金庸主动澄清。的确,和金庸的其他作品相比,《鹿鼎记》的叙事风格截然不同,我觉得最出彩的,也是最特色的是浓厚的市井气。

港片有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就是会在紧凑的情节中穿插市井小民的生活,充满烟火气。《鹿鼎记》也汲取了港片的精髓。由于没有了大侠光环的束缚,金庸在《鹿鼎记》中就可以尽情展示其在别的武侠小说中没机会展示的对市井小民的观察,里面充满了市井小民的狡猾和诙谐,不妨放几段给大家看看。从中,我也可以看出金庸的高情商,幽默风趣和为人处世的圆滑。

顺便说一句,张勇,王进宝,孙思克其实都是小说中非常次要的角色,但金庸简单几笔,就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把每个人的性格展示出来,这水平没几个人可以做的到。

《鹿鼎记》是学习写小说非常值得研读的作品,其完全可以作为金庸小说的巅峰之作。可看懂了其中技巧,想把这些技巧无痕迹地应用却没那么容易,这需要天赋。

情节1:韦小宝脸色一沉,道:“王爷遇刺,伤势很重,倘若有什么三长两短,两短三长,那可谁也脱不了干系。本人回到北京,皇上自然要仔仔细细的问上一番,刺客是什么人?何人指使?我如不亲眼瞧个清清楚楚,皇上问起来,又怎么往上回?难道你叫我胡说一通吗?这欺君之罪,我自然担当不起。夏总兵,嘿嘿,只怕你也担当不起哪。”

他一抬出皇帝的大帽子来,夏国相再也不敢违抗,连声答应:“是,是。”却不移步。

韦小宝脸色不愉,说道:“夏总兵老是推三阻四,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古怪?你想要掉枪花,摆圈套,却也不妨拿出来瞧瞧,看我姓韦的是否对付得了。”他因心上人被擒,眼见凶多吉少,焦急之下,说话竟不留丝毫余地,官场中的虚伪面目,全都撕下来了。

夏国相急道:“小将怎敢向钦差大人掉枪花?不过······不过这中间实在有个难处。”韦小宝冷冷的道:“是吗?”夏国相道:“不瞒钦差大人说,我们王爷向来御下很严,小将是他老人家女婿,王爷对待小将加倍严厉,以防下属背后说他老人家不公。”

韦小宝微微一笑,说道:“你这女婿,是不好做得很了。王爷的王妃听说叫做陈圆圆,乃是天下第一美人。我大清得这江山,跟陈王妃很有些关系。你丈母娘既有羞花闭月之貌,你老婆大人自然也有沉鱼落雁之容了。你这个女婿做得过,做得过之至,只要多见丈母娘几次,给丈人打几次屁股,那也稀松平常······”夏国相道:“小将的妻室·····.”韦小宝说得高兴,又道:“常言道得好,丈母看女婿,馋唾滴滴涕。我瞧你哪,丈母娘这么美貌,这句话要反过来说了。女婿看丈母,馋唾吞落肚。哈哈,哈哈。”

夏国相神色尴尬,心想:“这小子胡说八道,说话便似个市井流氓,哪里有半分大官的样子?”说道:“小将的妻室不是陈王妃所生。”

韦小宝叹道:“可惜,可惜,你运气不好。”脸色一沉,说道:“我要去审问刺客,你却尽来跟我东拉西扯,直扯到你丈母娘身上,嘿嘿,真是奇哉怪也。”

夏国相越来越怒,脸上仍是一副恭谨神色,说道:“钦差大人要去审问刺客,那是再好不过,钦差大人问一句,胜过我们问一百句、一千句。就只怕王爷······王爷······”韦小宝怒道:“王爷怎么了?他不许我审问刺客么?”夏国相忙道:“不是,不是。钦差大人不可误会。大人去瞧瞧刺客,查明这女子的来历,我们王爷只有感激,决无拦阻之理。小将斗胆,有一句话,请大人别见怪。”韦小宝顿足道:“唉,你这人说话吞吞吐吐,没半点大丈夫气概,定是平日在老婆床前跪得多了。快说,快说!”

情节2:韦小宝说谎有个诀窍,一切细节不厌求详,而且全部真实无误。只有在重要关头却胡说一番,这是他从妓院里学来的法门。恰好洪安通甚是渊博,知道汤若望这部《大清时宪历》的内容,韦小宝这番谎话,竟是全然合缝合榫。

情节3:经过两处厅堂,来到一间厢房,吴应熊反手带上了房门,脸色郑重,说道:“韦大人,这一件事,非请你帮个大忙不可。”韦小宝脸上又是一红,心想:“你给公主阉了,做不来丈夫,要我帮这大忙吗?”嗫嗫嚅嚅的道:“这个······这个······有些不大好意思罢。”吴应熊一愕,说道:“若不是韦大人仗义援手,解这急难,别人谁也没此能耐。”韦小宝神色更是扭怩,心想:“定是公主逼他来求我的,否则为什么非要我帮手不可,别人就不行?”

吴应熊见韦小宝神色有异,只道他不肯援手,说道:“这件事情,我也明白十分难办,事成之后,父王和兄弟一定不会忘了韦大人给我们的好处。”韦小宝心想:“为什么连吴三桂也要感激我?啊,是了,吴三桂定是没孙子,要我帮他生一个。是不是能生孙子,那可拿不准啊。”说道:“驸马爷,这件事是没把握的。王爷跟你谢在前头,要是办不成,岂不是对不起人?”吴应熊道:“不打紧,不打紧。韦大人只要尽了力,我父子一样承情,就是公主,也是感激不尽。”韦小宝笑道:“你要我卖力,那是一定的。”随即正色道:“不论成与不成,我一定守口如瓶,王爷与额驸倒可放一百二十个心。”

吴应熊道:“这个自然,谁还敢泄漏了风声?总得请韦大人鼎力,越快办成越好。”

韦小宝微笑道:“也不争在这一时三刻罢?”突然想起:“啊哟,不对!我帮他生个儿子倒不打紧,他父子俩要造反,不免满门抄斩。那时岂不是连我的儿子也一刀斩了?”随即又想:“小皇帝不会连建宁公主也杀了,公主的儿子,自然也网开这么两面三面。”

吴应熊见他脸色阴晴不定,走近一步,低声道:“削藩的事,消息还没传到云南,张提督他们是不知道的。韦大人若能赶着在皇上跟前进言,收回削藩的成命,六百里加急文书赶去云南,准能将削藩的上谕截回来。”韦小宝一愕,问道:“你······你说的是削藩的事?”吴应熊道:“是啊,眼前大事,还有大得过削藩的?皇上对韦大人,可说得是言听计从,只有韦大人出马,才能挽狂澜于既倒。”

韦小宝心想:“原来我全然会错了意,真是好笑。”忍不住哈哈大笑。

吴应熊愕然道:“韦大人为什么发笑,是我的话说错了么?”

情节4:几名车官通名引进,一个留着长须、形貌威重的是云南提督张勇;另外两个都是副将,神情悍勇的名叫王进宝,温和恭敬的名叫孙思克。

韦小宝拉着王进宝的手,说道:“王大哥,你是宝,我也是宝,不过你是大宝,我是小宝。咱哥儿俩“宝一对',有杀没赔。”云南三将都哈哈大笑起来,见韦小宝性子随和,均感欣喜。韦小宝对张勇道:“张大哥,上次兄弟到云南,怎么没见到你们三位啊?”张勇道:“那时候王爷恰好派小将三人出去巡边,没能在昆明侍候韦大人。”韦小宝道:“唉,什么大人、小将的,大家爽爽快快,我叫你张大哥,你叫我韦兄弟,咱们这叫做“哥俩好,喜相逢”!”张勇笑道:“韦大人这般说,我们可怎么敢当?”

相关文章

  • 少年气与市井气

    少年散于江湖,市井汲于碌碌 其实早几个月前,就写了这个题,但当时上手写了半天感觉东拉西扯,没表达出自己的主要意思。...

  • 少年气与市井气

    少年散于江湖,市井汲于碌碌 其实早几个月前,就写了这个题,但当时上手写了半天感觉东拉西扯,没表达出自己的主要意思。...

  • 痞子韦小宝与书生陈家洛

    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人物总是刻画的活灵活现,像《鹿鼎记》里韦小宝,为了升官发财他混迹与朝廷市井,见人说人话,...

  • 补习《鹿鼎记》中

    因为老公没有看过陈小春版本的《鹿鼎记》,我又翻出了这个版本和他一起看。金庸的小说我并没有读完过,电视剧也是断断续续...

  • 市井气的大俗大雅

    一很久不见的朋友,他在上海,我在南宁,电话聊了很久,突然他跟我说,怎么今天感觉你说的琐事很多,平时你说的东西感觉好...

  • 大学里的那些市井气

    近期关于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那些世俗的酒肉社交和心机厚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都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社会的...

  • 人间烟火的市井气

    我呀,我喜欢那种摇摇晃晃的中巴 从JZ到JM 座位很窄,空气难闻, 车厢里经常乘客吃东西扔下的果皮瓜子壳满地. 路...

  • 市井之气才是人间

    这是一个四线小城市的姑娘,普通小学普通中学普通高中野鸡大学 没什么特长,信佛,只会撸剧撸猫撸吉他 算命的说,我是普...

  • 市井气切戒之

    孟母三迁 想起小时候,去赊并批发雪条后去屠宰场和街道贩卖。

  • 韦小宝成功的非运气成分

    看过《鹿鼎记》的人可能认为,韦小宝从一个扬州市井小流氓变成康熙身边的大红人、朝中权贵争相巴结的对象、天地会的韦香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鹿鼎记》中的市井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ni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