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吗?
随着单细胞技术的成熟,为癌症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方法,可能还会颠覆我们对癌症的固有理解。单细胞技术的成熟使得癌症研究学术圈和应用圈逐渐扩大,广大青年学子也积极相应世道的号召,开始拿起《癌生物学》准备加入到全民抗癌的行列中来。好,当我们拿起一千页翻译而来的教科书,该如何去读?要知道,年少时,读完一本三四百页的教科书都要几十个人说着笑着陪着才能行的呀。
所以,读厚书需要方法论。
- 趁年轻读几本硬书,往后岁月慢慢反刍
- 如果你读的资料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
- 要理解一本书,而不是你的猎奇
以上与《癌生物学》无关,与读《癌生物学》有关。
要说的是,这个大块头,我们当然要主动阅读
,而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清风不识字无故乱翻书。我希望,这本书不是导师发的,是你拿原本就不富裕的私房钱买的,或者,从那谁哪借来的。这样当你拆开封皮,或者,看见扉页上那谁的名字,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好了,现在我们终于打开这本书的的第一页。
首先,我们读到<译者的话><前言><序><缩略语><目录>,这是要好好读一读的,对这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及作者译者的动机和期待。在读<缩略语>的时候,不妨拿荧光笔画一画,哪些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哪些是完全陌生的。在读<目录>的时候,试着对目录归类,十六章可分为几个大类,比如,我把他们分为:
- 癌症的特征(是什么)
- 癌症的由来(为什么)
- 癌症的治疗(怎么办)
这样本书的核心就出来了:作者在向我们介绍癌症的发生发展机理,我们目前掌握的癌症特征以及我们可能的应对策略。记住,本书的知识虽然是前人的经验,但这不是一本历史书:他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重要的是,它虽然明显是作者归纳
出来的,但实质上它癌症知识的演绎
。这也是我们要在手头备一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上下)》的原因:癌生物学的很大一部分是癌细胞的分子生物学。
很多人读完目录也就没啥事了,或者读完自己感兴趣的几个章节也就没啥事了。我的建议还是不要太早结束,我们看到在目录中每章都有:
- 总结与展望
- 重要概念
- 思考问题
- 参考读物
这部分都是可以相对快速地读到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行文脉络,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时间成本并不高,相当于读了一简略本。而且,思考问题
这部分可以让我们在阅读正文之前在大脑里形成问题索引:寻找问题的答案是人类大脑的本能,所以高考老师教我们先读题目再读正文。花一两个小时把每章的这几个部分看完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对做科研的同学来说更是重要的: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下一个诺贝尔。
好了,我们看完了前言目录和每章的提要与问题,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读正文了吗?
还没有。
在开始之前,我们还需要读一读书的最后经常被忽略的<索引>:基本是名词及其所在的页码。这和缩略语有什么不同?缩略语没有页码。如果一本书是一座宝山,索引就是这宝山的地图。值得给出索引的名词至少是作者觉得他们是有意义的,是值得检索的。索引不读,读不懂索引很可能会入宝山而空手归还。我们经常看到有大佬说:这个在哪个书的哪一页,说明索引是需要经常看的。在读的时候,像<缩略语>一样,用荧光笔画一画,感兴趣的直接翻到那一页浏览一下,但是不要深究。因为
到这里做的都是检视阅读,或者叫做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这样做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 了解本书全貌
- 知道关注的点在哪里
- 值不值得往下做
接下来,我们进入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记住,从这部分才是阅读快感的主要来源,在这部分越主动得到的增益也就越多。坐断板凳腿当然是一种方法,必要的技巧还是要有的。
- 制定燃尽图
- 认知学徒
- 卡片阅读法
- 善于类比
制作燃尽图是在决定读哪些内容之后,找到读这本书合适的节奏之后,对目标分而治之的办法。毕竟大家都不是初中生可以整天泡在图书馆,每天用来阅读的时间可能只有个把小时,制定一个三年高考五年模拟。比如,我打算三个月读完这本书,一个月读是什么
的部分:理解癌症的特征,主要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异同。上下班的时候在手机上搜搜相关的推文,晚上读书的时候有所联想,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再用半个月的时间,什么也不干,把书藏起来,冷却一会。看看会不会突然碰到某个问题想起这本书。
认知学徒是给自己一个受教的机会。书是历史的产物,不要看到自己不认同的,自认为过时的地方就和作者争吵。说实话,这阶段中,我们还没有达到合作者交流的程度。你所谓的争吵,不过是秀才遇到兵,请保持读者该有的谦卑。比如作者在书中即引用了经典的进化论,也讨论了种子-土壤假说,您可能觉得这些在细胞水平也许不适用。这只是直觉而不是理解。
卡片阅读就有点主题阅读的意思了。就某一主题,比如第五六两章主要讲细胞信号通路的,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第十五章细胞通讯有关,所以这两部分对照来看,一些概念关系图就会更加清晰了。当然,主题阅读在这里也要适可而止,毕竟这里还是分析阅读。分析阅读的一个结果是获得与作者对话的语境(或者坦率地说,与作者对话的资格)。
善于类比说的是,作为读者我们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着以往的经验。在阅读的时候肯定会产生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对有的问题会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时候不妨写下来,看看和作者的理解是否大致相同。到这里就有带点对话的意味啦。
以上是我们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得到的关于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的粗浅理解。作为最少必要知识,经过这些步骤之后,我相信大部分的你,可以开始真实的阅读了。对,这次是那种一页一页地读。按照你和作者达成的速度共识。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写一篇什么 现在我们该如何读《癌生物学》,而是理解癌症的知识框架以利于我们对生命、癌症、科研的理解。想象一下当年读完四大名著时候的心情(我没有当年~),读完《癌生物学》生活还要继续,我离诺贝尔还是那么远。最后让我们用该书的最后一章的最后两段话来结束本文吧:
。。。想象有一天,包括正常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在内的人体细胞的生物学反应都可以通过细胞的数学模型和内部调控环路来进行预测。这种进步将使现在的实验生物学研究,包括药物开发过程的许多步骤,不再成为必要。如果这真的能够实现,药物开发将会更多的是一种生物信息学工作,而不再主要是实验室生物学工作。
但就目前而言,这个想象中的大部分的内容还只是一个梦想,实现的道路依旧很遥远。但至少现在我们在正视药物开发的严酷事实、动物模型的不足、对细胞环路调节行为的无知,以及人类癌症混杂生物学的复杂性。最主要的是,我们永不言弃。如果我们祖先当时放弃了,人类就不会走出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
网友评论